【转型升级】 沙县小吃新面孔悄然出现
餐饮市场也是一个江湖,变幻莫测。记者注意到,这两年,厦门的小吃市场风起云涌,除了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莆田卤面等老面孔,永安粿条、黄焖鸡米饭、漳州小吃等地方品类也有突飞猛进之势。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适者生存。一些厦门的沙县小吃业者正在努力扭转脏乱差的店内卫生环境。“沙县小吃的品种、口味可以不变,但是就餐环境的确应该转变一下。”在金尚开店的范女士坦言,很多客人对沙县小吃的印象就是比较低端、店里的环境差,“现在很多人去吃东西都会先看一下环境,感觉比较卫生才会进去吃”。所以,她认为,用流行的话说,沙县小吃也应该转型升级。 其实,在转型升级方面,沙县人也在不断尝试。例如,沙县人张万和在福州地区已经经营上百家“淳百味”,近几年也在厦门开了几家店。张万和说,今年12月15日,集美新华都将新开一家升级版的“淳百味”,投入40多万元,装修方面选择“夏茂建筑风格”(夏茂是沙县的一个镇,也是外出做小吃人数较多的镇,该镇现存不少明清时期建筑,别具一格),将赋予沙县小吃更多的文化内涵。 张万和认为,沙县小吃的产品本身极具特色,都是五谷杂粮做成,符合健康饮食理念。不过,从沙县小吃的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是个体户,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市场口碑、美誉度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厦门的沙县小吃从业者,不要恐惧其他品牌的竞争,而是要调整好心态,认真思考,从自身的改变开始。厦门的小吃市场前景很好,接下来,厦门的机场、写字楼、社区等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更多更好的沙县小吃店面。 【经济观察】 【背景】 沙县小吃的厦门传奇 逃债的追债的 都开了小吃店 说起沙县小吃与厦门这座城市的渊源,多少带有一点传奇色彩,民间广为流传的表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批躲债的沙县人,从沙县逃到厦门,以做小吃为生。结果,厦门成了他们的福地,赚钱的沙县人用“传帮带”的模式越走越远,沙县小吃的名头开始传遍全国。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邓世奇。日前,记者拨通了他的手机,听闻是采访,老邓笑了笑说:“讲太多了,不讲了。”尽管老邓婉拒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请求,但是他在厦门的创业故事,早已为业内人士熟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沙县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一大批人拆掉旧房后要盖新房,手头缺钱,就去标会。中标者,钱来得快。投标者,拿的利息比银行高得多,所以参与者越来越多。1992年8月,沙县这种民间融资的资金链断裂,标会纷纷倒闭,“八大会头”出逃,不少参与者也逃往外地。有一门小吃手艺的邓世奇也欠钱外逃,不过,他和老婆带上菜刀、擀面杖、煮馄饨的鸳鸯锅、做肉馅的木槌,来到厦门岛内开店卖小吃。第一天就有388元进账,而当时厦门的工资水平一个月才几百元。消息传开,很快,一批出门追债的人也开起了小吃店,老家的人更是坐不住。短短几年,沙县小吃门店在福建、广东沿海几个城市逐渐扩散。 食客们都知道,沙县小吃的优势是经济实惠、口味不错,扁食加拌面被打工族称作情侣套餐,还有蒸饺、炖罐、小炒等丰富品种。这种中式快消品很快打开了销路,占领了市场。来自沙县小吃办的数据显示,到1994年,厦门有900多家沙县小吃,外出做小吃的沙县人,1996年有一万多人,1999年两万多人,2002年达到三万多人。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缘的关系,沙县人最先到厦门、福州等城市开拓沙县小吃市场,随后又到珠三角、长三角,甚至是北京地区做小吃。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沙县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2万余户,店面达2万多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60亿元。 |
相关阅读:
- [ 12-04]沙县:深化改革探索扶贫新路
- [ 11-19]沙县县委书记袁超洪调研高新企业
- [ 11-19]沙县:20万村民共享“15分钟卫生服务圈”
- [ 11-11]沙县部署第四季度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工作
- [ 10-08]沙县县委书记袁超洪、县长林昭闹带队开展国庆节安全督查
- [ 09-28]沙县四个强化确保“两节”期间安全生产
- [ 08-26]沙县县长林昭闹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 08-24]沙县县委书记袁超洪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