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海沧区 > 海沧频道 > 今日海沧 > 正文

乡村振兴“培根计划”花开满园

2021-07-29 23:55:00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从芦塘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到如今全域铺开的“大写意”,海沧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的范本。(海沧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桐花旅游节上,市民游客纷纷与桐花合影留念。(陈亚沙 摄)

在沧江古镇,古镇造街完工,村民们载歌载舞共同庆祝。 (李佩珍 摄)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 岑 通讯员 张 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傍晚时分,漫步在海沧青礁村芦塘社,仿佛置身于孟浩然笔下美丽恬静而又热情淳朴的诗歌意境中,回忆与现实重重叠叠,才令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记忆中儿时乡村的景象。

这个承载着千年耕读文化的小村落,守住不变的乡愁,开启一次复兴家园的崭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海沧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站在了乡村振兴大舞台的聚光灯下:国内专家学者将芦塘乡村振兴成效誉为两岸融合振兴乡村的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大陆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因台而立、因台而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既是海沧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系牢“闽台乡愁”的必然要求。

几年来,海沧区委区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密切两岸情谊中深耕细作,持续助力厦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令人欣喜的是,海沧精心培育的芦塘样本不再是一枝独秀,她孵化出的“乡村振兴 五福临门”培根计划花开满园,在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带动下,正在全区由南向北全域铺开。下陈社、赤土社、海沧社区、过坂社区……一个个被改变活化的村庄,持续为闽台融合发展、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

从困境叠加到探索发展

村民们与台湾青年坐在一起探讨村庄改造方案。 (李佩珍 摄)

芦塘,这个位于厦门与漳州交界的小村落,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世代相承。2016年,面临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内生能力弱等交织叠加的困境,芦塘最先走上了海沧特色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之路。

现任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彼时在芦塘社驻点的台湾规划师李佩珍将台湾社区营造理念引入海沧,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因地制宜画出了芦塘乡村振兴的清晰路线图。

她说,“流水车间式”的乡村整治将原本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田园村落,都改造成了棱角全无的模式化聚居区。芦塘社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一定不能辜负。

她是如何将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融入海沧水土?在台湾社区营造专家看来,海沧芦塘书院的复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飞檐翘角的红砖古厝中,孩童们稚嫩的读书声萦绕耳畔,仿佛穿越时空,讲述着延绵千年的耕读文化。

清嘉庆年间,芦塘书院设立于芦塘祖祠光裕堂内,为陈氏一族的独办学堂。

“书院虽然不再使用,但村民们对书院的情感依然留存。”李佩珍说,村民们积极参与修复古厝、复兴书院,在一同梳理村庄历史资料、聆听乡贤介绍乡村故事的过程中,那些逐渐被淡忘的乡村历史一遍遍被重温。

正是复兴书院的过程,唤起了一股强烈的社会共同体意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村民林亚花腾出书院前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番薯田,用于修建书院广场;退休老支书林自省贡献出自家89.6平方米土地用于拓宽村道,修缮花坛,又拿出自家盆栽放在门口供人观赏;村民陈俊杰主动将自家猪圈拆除,让出154平方米的地块进行整治提升,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有的搬砖、有的挑水,齐心协力修建了一条800多米长的步道“我想静径”,成为村民与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像这样的故事,芦塘社有很多。

从芦塘样本到全域铺开

因为人的参与,人与空间就有了情感联结。(海沧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孩子们走进乡村,感受海沧乡村振兴的新成效。(海沧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芦塘只是一个很小的点,但它带来的样本经验难能可贵,为海沧在全区铺开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业界人士看来,芦塘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令人难忘,而今,全域铺开的“大写意”让人振奋。

今年初,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正式进驻青礁村芦塘社、海沧社区、第一农场下陈社、洪塘村赤土社、过坂社区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设立社区营造工作站,以“培根计划:乡村振兴 五福临门”为主题,逐个村(居)制订细致方案,驻点开展“陪伴式”服务。

海沧社区以“古镇造街:历史长廊里的心跳”为营造主题,不仅使古镇的空间改造在外观上修旧如旧,还进一步发掘沧江古镇历史和人文资源,融入了社区营造的人文关怀。古镇造街“点灯仪式”“沧江欢乐夜大家来作伙”等活动诠释了小镇的华丽蜕变。

下陈社以“下陈出新,花丽转身;走出小家,共建大家”为营造主题,依托正在打造的班纳利中国育种中心,将“花”的元素融入营造过程,通过开设花卉有关课程、乡村会客等系列主题活动,做深做实“花”的文章,提前做好“睦邻”准备。

赤土社以“今天你赤土了吗:你我有心、赤土有金”为营造主题,积极发动村民让地捐物,深入挖掘村民的善心善行。短短2个月,赤土社众筹了75800元爱心捐赠款,参与人数达111人。要知道,赤土社总人口才825人 ,相当于每7个赤土人就有一个参与其中。

过坂社区以“能人培力:寻找乡村代言人”为营造主题,引导村民成立过坂社区导览队伍,用影像与文字为故乡说好故事,通过在过云文化馆开设的我爱我的家乡、村庄导览等系列课程,将村民的身影融入到过坂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在芦塘社,乡村振兴不止步,迎来升级版:以“妇女培力:姐姐妹妹赞(站)起来”为营造主题,不仅打造了爱心妈妈走秀队、爱心妈妈小鼓队、芦塘爱心志愿队等3支队伍,还将台湾教育理念融入到在地文化,将原先开展的“小小解说员”项目升级为“芦塘小主人”,用在地小朋友的视觉,讲好芦塘故事。

“海沧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的范本,更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带来新的启迪。”在专家看来,从芦塘样本的成功到“五福临门”的落地,充分说明了海沧按照“海沧所需、台青所长”推进的乡村振兴模式,行之有效,值得借鉴。

从台湾理念到海沧经验

“海沧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在台湾大学著名教授夏铸九看来,大陆的许多乡村振兴工作往往单纯由农业部门主导,以乡村环境硬件提升为主要内容。海沧开启的乡村振兴是由多个部门横向合作,两岸同胞通力携手,处处闪烁着顶层设计的眼界和智慧。

乡村振兴为何需要多方发力?李佩珍告诉记者,乡村振兴的根本意义在于“造人”,即改变村民的理念与认识。海沧乡村振兴走的正是“造人”与“造物”并轨的路径,不仅着眼硬件环境的提升,同样重视激发村民参与共建的热情。

台湾开展社区营造的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累积的乡村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区关系弱化等负面效应,当地相关部门推行以社区为单位、以“造人”“造景”“造产”为目标的社区营造行动。

在海沧,决策者深知,要做好乡村振兴,修修路、刷刷墙远远不够,倘若忽略人的要素,只关注一时环境的改变,会让乡村发展在现代化浪潮中失去持续向前的“燃料”,因地制宜引进台湾“造人+造物”的理念,符合海沧实际。

近几日,家住芦塘的乡村网红余芳正忙着当老师。她走进沧江古镇讲述自己带领爱心妈妈参与乡村振兴的故事,也到过坂,分享自己发动群众参与的心得和经验。如今,她的“大头照”和“芦塘小芳欢迎您”几个大字一起挂在村口,成为芦塘社的形象代言人。

前些年,年轻的余芳回到家乡,她将自家老宅的一层修旧如旧,设立“小芳工作室”,并带头组织成立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在她的感召之下,妈妈们一同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并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此外,她们又以古法手艺制作特色花茶、海蛎饼、石磨豆浆等乡村小吃,打造乡愁味道,从小产业做起,嫁接乡村旅游,如今,更多村里妈妈走出“小家”,构建“大家”。

余芳从村姑到代言人的成长,是台湾“造人”理念在海沧落地开花的一个缩影。在赤土社,“造人+造物”的理念同样深入人心。

老厝怎么改?台胞社区营造员挨家挨户发放问卷,怎么翻修,修完之后做什么,全由村民自己决定。达成公益书屋的共同愿景之后,一场场议事会在村里展开,村民们不仅积极出谋划策,更有111名村民参与让地捐地让物与爱心捐款,筹集资金达75800元。

村民林荣文推来了一辆老自行车,他说,“当年我父亲就用这辆自行车载着我,从南安来到赤土,我们一家在这里扎了根,这辆车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希望能捐出来展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耕读文化代代相传的海沧,越来越多青少年传承着耕读文化,加入了乡村振兴的“大军”。这个暑假,海沧各个村子里常常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拿起话筒,落落大方,当起小小解说员,用稚嫩而又真诚的童声,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述家乡的故事。下个月,孩子们还要参加全新打造的儿童议事会,激发振兴乡村的奇思妙想,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

“因为人的参与,人与空间就有了情感联结。”李佩珍说,台湾社区营造理念重视在空间改造中做情感导入,只有搭建了情感纽带,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才能有所增进,从而增强向心力,增添幸福感。

“台湾社区营造经验之所以能在海沧得到充分施展,是因为接了大陆的地气。”在夏铸九看来,如果只是原封不动将台湾的经验移植到大陆,容易水土不服。在海沧,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工作,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取得了很好成效。

从导入理念到融合共生

放在时代的大坐标下,海沧乡村振兴的生动探索,是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尝试。在专家学者看来,这是一次两岸同胞的“双向扎根”,扎的是台湾青年在大陆生活的根,也扎下了大陆居民对台湾青年认同的根。

早上8:55,距离赤土工作站上班时间还有5分钟,80多岁的陈柴如往常一般准时出现,提着大包小包的新鲜蔬菜,等在了门口。“我要给嘉麟的,她怎么还没来。”老奶奶有些着急,她说,还要问问嘉麟道路白改黑的事,道路白白的为什么要改成黑色呢?

老奶奶口中的王嘉麟,是驻点赤土社的台胞社区营造员,因为耐心有亲和力,又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成了村里老年人信赖的政策翻译员、生活贴心人。在奶奶们眼里,嘉麟就如邻居家的女儿,大家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她。

李佩珍也有相同的经历。她说,我们住在村里,与村民是邻居,村民经常拿粽子、汤圆、饼干、水果等给我们分享,彼此拥有信任和亲人般的互动。

在过坂社区驻点的台胞社区营造员杨于萱被海沧当地村民的真情深深打动,她把家搬到了海沧,自己平时忙的时候,村民们争相帮助她照顾孩子。阿姨们热情地说,“你放心,我们一定把她照顾得白白胖胖。”

越来越多台湾青年走上海沧乡村振兴的舞台,在大陆扎根,融入当地,得益于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搭建的广阔平台。2019年6月,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在芦塘社成立,为台湾同胞参与大陆乡村振兴、促进两岸融合创立平台、先发探路,赋予这片历经时光洗礼的土地新的时代内涵。

作为全国首个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按照“海沧所需、台湾所长”的具体路径开展实践,是海沧在总结过去几年台湾青年工作的基础上,推出的台青工作3.0版。

如今,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已成为台湾青年参与海沧乡村振兴的大本营,两岸社区营造观念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与此同时,两岸社区营造的理念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宁夏泾源县,开启了“台湾理念、海沧经验、泾源探索”的西部协作新模式。在西部协作工作中导入台湾元素,此举开大陆先河。

据了解,去年,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先后派出台湾青年9人次前往西部贫困山区,引入台湾社区营造理念,通过调研、培训、空间活化等课题,加强当地乡村治理人才培育,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接下来,又有一批台湾青年将前往泾源,继续与当地一同开展“培根型”乡村振兴探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