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令记者感触颇深——听说记者业余从事美术评论,好几位画家都委婉地提出请求,希望记者给他们写篇评论。此事让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尚未得到恰当“定位”的艺术群体。他们有激情,有技巧,有创造力,具备了成为艺术家的所有条件,但似乎有个隐形的“天花板”横亘在他们的上升通道之中。 造成这个“天花板”的,就是他们作为民间画家的“出身”问题。民间绘画在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存在。而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绘画的民间生态基本消失,所有画家都供职于机关或事业单位。体制外的、民间艺人身份的画家重新出现,是改革开放之后的零星现象,而所有刊登、出版、展览、研讨、批评等涉及话语权的艺术评价体系,都被所谓的学院派所垄断。每当市场要推广一位画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出身”——毕业于哪所院校,受业于哪位教授,参加过哪些具有学术性的展览,是不是某一级的美协会员…… 这正是莆田油画家们很难找到批评家为他们推介的尴尬所在。 呼唤民间文化生态 中国美术史上,传统绘画始终有宫廷、文人与民间三个相互交融、影响的体系,民间绘画以其生动活泼、富有创造力,往往成为宫廷绘画与文人画的营养来源。民间职业画家的杰出者可以进入宫廷服务,也可以通过与文人交游,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从而进入文人画的大范畴。 油画作为一个“舶来”的艺术门类,百年来基本上按照西方美术的理念和逻辑,在院校中传承。前些年拍卖场上“风光无限”的当代油画现象,则是外国藏家的眼光标准与机构资本“共谋”的结果,与百姓生活无涉。而莆田油画的“疯狂生长”,让人再次惊讶于民间绘画的灵活性,一种外来的工具载体原来可以这样地植根于生活,并且不断地变通改造,以满足国人的审美需求。 然而,任何民间艺术的发展成熟,都需要健全的民间文化生态,就像鱼类的繁衍需要水、空气、阳光和足够的生态链。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民间艺术家需要一个“文化的江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存在一个文艺鉴赏群体,这个群体中有文人、官员、儒商、乡绅和收藏家,相当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民间评价体系,所谓“厨师的好坏,由美食家说了算”。此外,还有来自民间力量的各种形式的艺术赞助、雅集、品鉴和推介活动。即便到了上世纪20年代,像仙游李耕这样的民间画家,仍然可以经由民间的推崇脱颖而出。 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其互动、社交、分享、小众化、大数据等特点,让艺术的传播方式、评价标准与“权力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显然有助于民间文化生态的恢复。但对于莆田职业油画家群体来说,他们显然还未得到文化部门、社会、媒体和艺术市场的足够重视,在展览、出版、评论、学术研究、推广和再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不足。 2015年6月底至7月初,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和莆田油画城联合举办“寻胜莆阳——油画写生采风行”活动,几十名画家踊跃投入,9天里走遍了莆田7个县、区、管委会。这是莆田油画界第一次组织集体写生活动,也可以视为这个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虽然面临现实中的诸多迷茫,这个群体对于未来还是充满着自信。协会副会长、身兼画家与画商的林浪松对记者说:“民间画家处在市场的第一线,不像学院派对西方油画亦步亦趋,他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反而更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有可能闯出属于中国油画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