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1福建高招> 招考快讯 > 正文
2011年福建省高考各学科命题解析(历史篇)
m.folksfolks.com 2011-06-09 10:40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我来说两句

点击查看福建省高考各学科命题解析:

语文篇】 【数学篇】 【英语篇】 【物理篇

化学篇】 【生物篇】 【政治篇】 【历史篇】 【地理篇

基于模块 能力拓展 史论结合 (历史)

2011年历史科命题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以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试题科学、严谨,阅读量适中,兼顾不同版本教材。全卷知识点分布均衡,按模块必修Ⅰ35分、必修Ⅱ28分、必修Ⅲ22分、选修(Ⅰ、Ⅱ、Ⅳ)共45分,或按通史中国古代史22分、中国近代史52分、世界史56分。全卷预估难度值0.58。本试卷主要特点有:

一、基于模块,学科特点强

试题考查内容基于模块,突出“主干”知识。Ⅰ卷中涉及水利的“坎儿井”、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百家争鸣、林则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文艺复兴、美国经济大危机、冷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有关模块的“主干”知识;Ⅱ卷第38题紧扣“秦帝国”、“民族危机与辛亥革命”、“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中国政治沿革的主线。选考题第41题知识点为“明治维新”、“康有为的思想”和“拿破仑”等。全卷在强调新课标、新理念的同时,重视对历史基本脉络的考查,突显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能力拓展,命题立意高

试卷搭建了基于模块之上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点、线、面之间的切合平台,强调“能力立意”,要求考生打破定向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力层次已从“是什么”上升至“为什么”。如第13题以土耳其“礼帽”为载体,体会文化交融中现代与传统的关系;第15题以“重农抑商政策”为题材,在考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升华;第17题以“走进京剧”为研究性学习课题,要求考生了解京剧的产生;第18题从林则徐给道光帝的“奏稿”显示出了林则徐的过人见识;第24题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考查,考生须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和经济学常识并做出判断和推论。第38题时间跨度大、内容综合强,是试卷能力的“提升部分”,以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话题切入,提供了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英国媒体漫画、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和毛泽东“三条外交方针”的材料,设问贯穿了“指出”、“简评”、“分析”和“论述”等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能力的考查。第41题A、B、C三题命题立意高,注重知识迁移,如A题“明治维新”联系了英国《权利法案》,B题“康有为”的“民智未开、操之自上”与“谭嗣同”的“上权太重、民权尽失”比较,C题“评价拿破仑”融入“罗马法”,侧重考查考生的第四层次能力要求。

三、史论结合,“三维”导向新

充分发挥考生的主体性,培养考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试题重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其中第14、20、22、24题和第38题材共采用了9幅图表,要求考生必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支持观点或用具体史实论证观点,特别是第38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中国历史政治“三大变革”典型事件的信息,领悟并认识郡县制在近两千年封建大一统帝国中的作用,明确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却未能实现国家独立自主,从而论证了新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里程碑意义。全题四问上下贯通,史论结合,不回避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热点”,保证了试题的学科性、学术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体现了高中新课程“三维”目标对历史教学改革的导向。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