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2023-01-09 08:52:5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年伊始,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科所)科研人员铆足干劲、精神抖擞再出发:

刚刚获评廖俊波式好党员的副所长刘端华在溪口科研基地平整试验基地,将其改造成田间微课堂,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巫仁高在开展冬种大球盖菇、羊肚菌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植保研究室邓云在南山科研基地对国内外寄来的2万多份小麦新材料开展赤霉病抗性鉴定;千里之外的海南南繁基地,水稻研究室科研人员王怀富穿着胶鞋、戴着草帽,“全副武装”在田里忙碌,对1.2万份从南山基地带来的水稻育种材料进行人工移栽;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市农科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正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助力闽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育种是一项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事。

“2001年,我们培育的超级稻‘特优175’品种在云南种植以亩产1185.5公斤首次打破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成为全国首家打破水稻单产世界纪录的农业科研单位。”市农科所所长张传生自豪地说,据统计,市农科所培育的79个水稻品种已累计在全国推广面积2亿多亩,增产粮食上亿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上亿元。

“小种子”里孕育“大丰收”。张传生表示,市农科所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殷切嘱托,一如既往地施“良机”、育“良种”,积极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市农科所从2006年开始,就承担玉米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2012年,市农科所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是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审定推广的关键环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刘端华介绍,截至目前,市农科所已累计承担近2000个玉米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及育种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玉米育种技术,努力在玉米新品种培育上实现新突破。”

不仅如此,市农科所还是全省唯一一家小麦抗赤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基地,1973年就开始进行小麦抗赤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研究,之后一直承担着国家科技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为全国小麦抗赤

“2009年开始,我们承担起国家冬小麦长江上游、中下游、黄淮南片冬水、春水组、黄淮北片水地组赤霉病自然抗性鉴定区域试验任务。还先后承担了来自美国北达可他州立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等国内外30多个科研教学机构委托的40余万份小麦抗赤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任务。”市农科所副所长谢冬容说,“2022年,我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合作的《小麦对多种真菌病害抗病性研究与利用》项目获得当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类一等奖。”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关乎百姓基本生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市农科所近年来不断推动技术突破,加紧研发新品种。

据初步统计,市农科所先后完成500多个科研课题,97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研究选育出104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省品种审(认)定,其中水稻94个,食用菌3个,西瓜3个,牧草2个,秋葵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2项。

“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在实验室里、落实在试验田中,把科研论文写在广阔的土地上。”张传生表示,市农科所将围绕推进南平现代化农业强市建设,聚焦“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宣传推广转化,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加快实现闽北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卢国华 肖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