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建瓯芝山街道创建“芝山晚枫”党建品牌,小区治理显成效

2023-06-29 09:25:2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张书记,我家楼道的防火门松动了,你赶紧帮我想想办法!”25日,建瓯市芝山街道武夷花园小区16号楼的陈阿姨来到“芝山晚枫”党员工作室,向退休老党员张兴明反映诉求。


张兴明看出了阿姨的着急和担忧,赶忙安抚道:“你放心,你告诉我你是几号楼、什么问题,我马上联系物业过去维修!”果然在第二天,阿姨的问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自从“芝山晚枫”党员工作室成立以来,但凡小区里出了什么大大小小的问题,大家都会像陈阿姨这样,到工作室向老党员们反映。热衷于为居民服务的张兴明对此感到由衷的自豪:“这是居民对我们的信任,说明我们的工作有成效!”

建品牌 搭框架 拉队伍

在社区治理中,由于人员力量不足、物业业主等各方单打独斗,社区治理成效很难显现,出现了邻里关系疏远、“熟悉的陌生人”现象的“城市病”,还有许多机关在职党员家园认同感欠缺,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样的背景,建瓯市芝山街道创建“芝山晚枫”党建品牌,探索“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业主”四方共治的治理体系,发挥退休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成立“芝山晚枫老党员工作室”,并调动小区里的法官、律师、医生、教师等成立困难党员帮扶、孝老敬亲、文化建设等六支队伍,义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服务、组织文娱活动等。

“芝山晚枫”党建品牌的灵感来源于一批以张兴明为代表的退休老党员。自从入住武夷花园小区以来,几位老党员们常常自发在小区巡逻,邻里发生纠纷了、小区卫生差了、物业不管事了,他们总是耐心地帮忙协调解决。渐渐地,这些有热情、有方法的老党员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认可:“有问题就找老党员,靠得住!”

框架一搭起,小区治理中的各项工作便有了遵循和指引。首先,是把党支部建到居民家门口。2020年,张兴明当选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由党支部引领小区治理。支部成立以后,长期困扰住户的停车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武夷花园小区有近600辆小车,但路面仅100多个停车位,有些业主将车辆随意停在道路中间和草丛中,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这一难题,以老党员为主的小区党支部积极调动“四方”积极性,科学合理划分出146个小车停车位、1200个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改建摩托车、电动车停车棚,督促物业安装500组充电桩,并协调业主充电费用为全市最低价,有效制止了业主电动车“飞线”充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大家纷纷赞叹道:“有支部和没支部,还真是不一样!”

矛盾不上交 纠纷不烦恼

“晚枫”指代的不仅是老年人,还取了学习“枫桥经验”的意味。别看这些老党员们都已年过花甲,但在小区治理这件事上,他们有着由衷的热忱和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工作室设置“邻里评理室”,邻里吵架闹别扭怎么办?老百姓有烦心事、揪心事,都可以到评理室说理。

一次,小区4号楼和11号楼一楼过道瓷砖空鼓发生严重破裂,给业主进出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维修迫在眉睫,但有些业主对维修费用的分摊产生了异议。了解到该情况后,党员工作室的成员叶海姑、童晓奇召集楼栋业主代表走进“邻里评理室”,老党员们主动当起了“和事佬”,让各方畅所欲言。同时,邀请小区律师根据《物业服务合同》,为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商定由物业负责维修、费用本梯业主公摊,成功解决了这一矛盾纠纷。

有了“邻里评理室”,各类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得到了有效化解。“邻里评理室”成立以来,成功调解邻里矛盾70余起,解决邻里问题200余个。都御坪社区党委书记江美芳表示,在退休老党员的影响下,小区居民越来越团结,生活环境变好了,邻里交流也变多了,矛盾自然就变少了。

文化润人心 小区幸福浓

“粽子就要这样肥瘦相间的,才好吃!”端午临近,武夷花园小区盈满阵阵粽叶香,小区的老党员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洗粽叶、包粽子,满堂欢声笑语。

这几年,这样的文娱活动时常在小区上演。退休教师、老党员叶海姑是支部的文艺骨干,逢至节假日,多才多艺的他经常开展“迎新春·送春联”“闹元宵·猜灯谜”“家风家训书画展”等聚邻、悦邻活动,平时“抬头相见不相识”的邻里们会聚一堂,有了秩序的同时更有了温度。小区居民梁伟珍感叹道:“现在的小区,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如今,在“芝山晚枫”党建品牌引领下的武夷花园小区,“邻里一家亲”蔚然成风。芝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武建说:“‘芝山晚枫’党建品牌就像一面旗帜,让小区里的老党员们主动亮身份、作表率,让小区从无人管、不想管到众人治、主动管,有效提升了小区治理水平。”

叶秋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