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祭扫现场。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谢雨真 实习生 廖可图/刘东华)记者昨日从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清明节三天假期,厦门共有67.15万人次前往祭扫,同比去年增加了18.4万人次。

据了解,前天的祭扫人数达到了最多,为27.8万人次,昨天的祭扫人数最少,为12.6万人次。为何今年清明期间的祭扫人数比去年高出那么多?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分析,主要是今年的天气比较好,三天都是晴天,没有下雨,所以每天前往祭扫的人数都很多。另一个次要原因是,这几年厦门每年约有一万人新亡,这必然导致每年多出一万多个家庭前往祭扫。

昨日下午,记者在薛岭山陵园看到,祭扫的人数已下降了很多,还有多余的停车位可供停车。数据显示,昨天薛岭山陵园祭扫的人数比前天少了26051人次。

市殡仪服务中心介绍,清明假期一过,基本上八成以上逝者的亲属、朋友都完成了祭扫。按照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清明节前十天和后十天都可以祭扫,本周末将会是今年的最后一个祭扫高峰。


【相关新闻】

女儿没有安放证 父亲骨灰取不出

记者 谢雨真 实习生 廖可

“我是他的女儿,难道我没有祭拜的权利吗?”昨天下午三点多,薛岭山陵园的营业厅内,小莉(化名)一脸怒气地质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小莉提供不出骨灰安放证,按照规定,是不能取出骨灰盒让她祭拜的。

小莉说,骨灰安放证在她的大伯那里,而她与大伯因为房产的继承问题闹了矛盾,所以大伯一直不肯把证件给她。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发现,小莉的大伯是骨灰安放证的法定持证人,而按照规定,要从骨灰寄存室取出骨灰进行祭拜,是必须出示这个证件的。

小莉质疑,那个大伯与父亲并无血缘关系,为何大伯可以成为持证人,而不是身为女儿的自己。工作人员解释,按照规定,只要前来办理骨灰安放证的市民可以提供出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等,都可以办理骨灰寄存手续,并成为持证人。而根据资料,当时小莉大伯的确提供出了相关证件,而且是他为逝者办理的后事。

工作人员说,小莉要成为持证人也可以,不过需要她的大伯自愿放弃持证人的身份,前来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并同意把这持证人的身份让给小莉。小莉告诉记者,她和大伯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她现在迫切地想给父亲祭拜。说着说着,小莉还哭了起来。

经过沟通,陵园管理方最终答应让小莉探视骨灰盒,不过不能取出,而且点香、烧纸钱等仪式要在陵园内的指定地方进行。

陵园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曾发生一件逝者子女与管理方闹矛盾的事,逝者共有子女8人,因为闹矛盾分成两派,逝者的骨灰安放证在最小的儿子手上。当时陵园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格,逝者的另两个儿子来探视骨灰时,放了花在骨灰盒上。逝者的小儿子和其他几个姐妹来祭扫时发现了那朵花,气得就要揍骨灰寄存室的工作人员,并质问为什么让他的两个哥哥来祭拜。

李先生说,一些闹矛盾的家庭,在清明祭扫期间常会发生冲突。为了严格管理,管理方必须看到骨灰安放证才会让市民取出骨灰进行祭拜,还请多理解。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俊鸿)昨日,记者从厦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清明小长假3天时间共接到36起森林火灾警情,而这些火情,大多与清明祭扫有关。不过万幸的是,由于扑救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据介绍,小长假3天时间,第一天的森林火灾报警量是7起,到了第二天,集中爆发,达到23起,第三天,也就是昨天,报警量减少到6起,而从火情分布地点来看,大多集中在岛外的翔安、同安。

专业人士分析,今年清明小长假森林火灾警情比往年明显增多,最主要是天气原因。往年小长假经常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不但没下雨,天气好温度高,天干物燥,岛外一些村民祭扫墓时,一旦烧纸钱、放鞭炮,遇到干燥杂草,很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尽管火情增多,不过扑救及时,并未发生人员伤亡。”工作人员说,在小长假之前,森林防火的各单位都提前部署,尤其在一些扫墓集中区域,派专人执勤,一旦遇到火情,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东南网4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实习生 曾黎常海军)刚刚过去的清明三天小长假,厦门迎来祭扫高峰,全市5个墓园和4个区服务站共有67.15万人前去祭扫,比去年同期多出18.45万人。

厦门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清明三天假期天气晴好,是推高集中祭扫人数的重要原因。

其中,假期头两天的祭扫人数分别达到26.6万人和27.8万人,第三天则回落至12.6万人。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不少人都是从外地甚至国外回厦祭扫,因此更多的人把祭扫活动安排在假期的前两天,第三天不少人已启程返回。年近90岁的黄老先生,就是趁着清明假期带着十三位家人,专程从新加坡飞回厦门,祭拜他逝去的父母和祖父母。黄老先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移民新加坡,此后每逢清明节,他都会带着家人不远千里回厦祭扫。在中华墓园,和黄老先生一起来祭扫的有四代人,最小的曾孙才1岁多,还抱在怀里。大家在墓碑前排队站好,献上鲜花,鞠躬缅怀先人。

从假期三天各大墓园的情况来看,薛岭山陵园的祭扫人数最多,达到16.7万人;其次是安乐园,有16万人;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华永久墓园,有11.2万人。另外,从3月28日至4月3日,已有26.7万人率先安排了祭扫。接下来,清明集中祭扫活动还将持续至本月12日。

这些个性化的祭扫用品大多是往年的积压品。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谢雨真 实习生 廖可)“房子”、“汽车”,这些个性化的祭扫用品在殡仪用品市场存在了很久。不过,昨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今年这类祭扫用品的销量大不如前,有的商家甚至不再进这种货了。

【现状】

鲜花销量翻了一番 烧“房子”的几乎看不到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华永久墓园看到,此处设置了一个临时的平价鲜花超市,一束花的价格从30元至50元不等。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第二年设平价鲜花超市,从今年情况来看,鲜花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此外,在中华永久墓园和薛岭山陵园,市殡仪服务中心还设置签名送鲜花的活动,只要市民在印有“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的绿布条上签名,就可以免费领取一株菊花。据了解,在清明节期间,这两处祭扫点每天都准备了2000株免费鲜花。

市殡仪服务中心介绍,设置鲜花点一是为了便民,二是希望推广鲜花祭扫、减少纸钱的燃烧量,营造低碳、环保的祭扫环境。市民黄先生表示赞同这样的观点:“对先人的思念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烧越多的纸钱,就越尊重他们。”

中华永久墓园负责人李先生说,烧纸钱是传统的祭扫方式,这个观念一时半会难以彻底改变,不过,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祭扫。“市民带了花来,纸钱就会带得少一点。”李先生说,通过观察,他发现今年大多市民祭扫物品日趋简单,几乎看不到纸房子、纸汽车等大件祭扫用品了。

【调查】

“楼房”摆很久没人买 店家表示不再进货

昨晚,记者前往大生里多家殡仪服务店进行调查。在靠近大生里原殡仪馆的一家殡仪服务店里,记者看到除传统祭扫用品外,货架上还摆着一些纸制手机、手表、麻将、洗发水等个性化祭扫用品。店员徐先生坦言,这些祭扫用品很少有市民问津,货架上的不少商品都是往年的积压品。大件的“房子”、“汽车”等,需要提前电话预订,不过今年清明期间尚未收到一个订单。

一家鲜花店旁的殡仪服务店门口摆放着两座纸制楼房,分别是两层和三层的。“都摆很久了,没人来买。”店员说,现在这类祭扫用品不好卖。另一家殡仪服务店老板则表示,现在不再进这种货了,除非客户有需求。

【变化】

年轻一代祭扫力求简单 更重精神层面寄托哀思

徐先生在殡仪服务店干了十多年,他说,现在的年轻人祭扫力求简单,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哪些个性化的祭扫用品,除非他主动推介。“以前家里有人往生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祭祀,现在有的人才做‘头七’就嫌麻烦。”

徐先生告诉记者,老一辈的人比较在乎那些风俗习惯,比如家中有人往生后,第一年正月初三都会烧一套纸制房子,等于给逝者“安排住所”。现在,年轻一辈人承担起了祭祀、祭扫的责任,很多人都不懂相关的风俗习惯,没那么多讲究,更注重精神层面寄托哀思。所以,现在店内一般就纸钱、蜡烛等最基本的祭扫用品卖得好。

厦门日报讯(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厦公宣)往年清明细雨绵绵,可今年清明的天气炎热且干燥。厦门警方表示:昨日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报因53起,涉及翔安、同安两区的25个点。大部分山火均在较短时间内被扑灭,过火面积不大。其中,14时许,翔安区新圩镇东寮村的山火因出现复燃,翔安区政府、森林防火部门等组织300余人投入灭火,现山火已基本被控制,目前仍在清理中。警方提醒市民文明祭扫,注意防火安全。

截至昨晚9时许,记者了解到,森林公安、武警、消防等救援人员仍在翔安新圩镇灭山火,但火势已基本被控制。“下午就上山灭火了,这是第二处火点,因为余火没有完全扑灭,导致复燃,大家还在扑救。”武警官兵告诉记者。

昨日中午11时左右,马巷镇友达南门对面的山上,冒起了青烟,有人说树木被点着了,但没有人员被困;中午12时半左右,又有人报警称翔安南路海洋学院附近的山上,灌木起火;3小时后,读者报料说,翔安唐厝港南面的山上,山林起火了。市森林防火办工作人员透露,因为扑救及时,昨日多数火情都控制得比较快,只有一两处“顽疾”,扑灭后风一吹,死灰复燃。他进一步说,目前他们在岛外有四个灭火专业队,平均每队有20-25人,各区镇村还有应急分队和护林员。

今年的天气在市森林防火部门看来,有点反常,“往年这个时候会下雨,今年不仅天气热,还很干燥。一些市民祭扫撤离后,烧纸钱没有完全扑灭,风一吹又烧起来,引燃了边上的灌木。”

森林公安提醒:清明祭扫时,要多采用安全、环保的方式,严禁野外用火,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蓝慧 实习生 赵钧天)昨日是清明节,27.9万人次涌入厦门各大墓园扫墓祭祖。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众人扫墓排队,鲜花祭扫,文明扫墓已成新风。

昨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薛岭墓园,只见墓园周边有大量车流汇入,交通情况依旧紧张,禾山路沿路都有民警站岗指挥疏导交通。

在墓园门口,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排队等候进入墓园。刚扫完墓的林先生告诉记者,昨日上午8点左右,墓园门口的人流量已经非常大了,工作人员于是在现场指挥市民排队。“我也是排了半小时的队才进墓园的。今年的秩序比往年好多了,不会太拥挤。”

一束鲜花寄哀思。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在祭扫时选择带上鲜花卡片,烧纸钱冥币的人少了。市民陈女士说,昨天一大清早她就去花店买花,带来祭拜祖先。“今年我们没有烧纸钱,鲜花祭扫文明环保,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家里的老人也很支持。”

在天马山墓园, 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扫。

“烧纸钱什么的比较不环保。从去年起,我们就改成献花了。墓园里就有卖花的,很方便!”前来祭扫的王先生说。

受祭扫方式改变的影响,墓园里花店的生意也好多了。一摊主表示,这几天每天可以卖100束左右的鲜花,生意很好。

厦门晚报讯(刘东华 王东城 摄影报道)8万人、1万多辆私家车!昨天,厦门安乐园迎来了今年以来祭扫人数的最高峰。不过,根据往年的数据统计,这个数字还不到安乐园每年祭扫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今明两天,厦门安乐园依旧会是人多车多,陵园负责人呼吁市民错峰祭扫。

昨日祭扫总人数 266345人次

同安安乐永久墓园 8万多人次

薛岭山墓陵园 57081人次

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 51000人次

大多市民文明祭扫,仅用鲜花寄托哀思。(本报记者 张奇辉摄)

昨日,一位少年扫墓时擦拭墓碑。(本报记者 张奇辉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郭瑜芬 何无痕)伴随着炎炎烈日,为故去的亲人带上一束鲜花,擦拭碑面的尘土,昨日,26.6万多人次的庞大数字,掀开了清明小长假岛内外祭扫高峰的序幕。

昨天祭扫人数之多出乎墓园管理人员的意料,祭扫的方式比往年也发生了变化,市民手中的纸钱纸人变成了鲜花。

为了宣扬文明扫墓的理念,薛岭山墓陵园昨日上午特地在入口处举办了签名活动,市民只要支持文明祭扫的观念,并签上名字,便可以拥有一枝鲜花。

而在天马山,墓园管理处从去年开始就设立了“鲜花超市”,生意颇为红火。工作人员说,才早上9点多,已经卖出40多把,估计一天能卖出80、90把鲜花。“去年鲜花一天差不多就40把的样子,今年翻了一番。”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鲜花之外,有些人还带来了逝者生前喜爱的东西。有家属会在墓前放上点着逝者生前喜欢的香烟,有的家属在墓碑前摆了多个塑料杯,倒满白酒。


【故事】

一位伟大母亲

用遗体和角膜遗爱人间

    前天上午,2015年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恩泽园举行。(本报记者 姚凡摄)

本报记者  程午鹏

去年6月13日,郑先生的妻子林女士因病去世,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郑先生支持妻子的决定,但当妻子去世时,他再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悲痛,远赴上海找了一份新工作,并刻意回避回到厦门,女儿也交给姐姐照顾。

今年清明节前,郑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厦门,在清明节那天带女儿去看望妻子,并告诉女儿,她的母亲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笑着爱你

他笑着陪妻子走完最后的路

夫妻生活,肯定有争吵和怄气,但如今在郑先生的心里,对妻子的一切记忆都是美好的。

周日清晨,阳光从树梢洒下来,妻子还在睡觉,郑先生带着女儿去爬山。在山上打个电话给妻子,得知早饭已做好。郑先生和女儿下山回家,餐桌前,一家人幸福地吃着早餐……这样的美好时光,在2013年底戛然而止——郑先生的妻子林女士被查出肺癌晚期。当时,林女士刚满30岁,两人才一起走过婚姻的第9个年头。

郑先生和妻子一直都有参加无偿献血。在商量“身后事”时,林女士想到了遗体捐献的事情,郑先生也觉得很有意义——妻子一生短暂,遗体捐献也算是稍微弥补了人生遗憾。

在林女士住院治疗期间,郑先生紧紧地陪伴着。在妻子面前,他从不哭泣,总是露出微笑。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流泪?郑先生说,妻子已饱受病痛折磨,眼泪只能徒增悲伤,微笑着面对,至少能给妻子在最后的日子一丝安慰。


不离不弃

他在捐献墙预留自己的位置

越接近生命的终点,林女士对遗体捐献的信念就越坚定。林女士老家在漳州,郑先生老家在宁德,长辈和亲人思想传统,对遗体捐献多少有抵触的情绪。郑先生既要满足妻子心愿,又要尽可能地尊重长辈的意见,处于两难境地。

林女士去世的前两天,病床上的林女士叫来同学和亲戚,避开丈夫郑先生,口述遗嘱,并且拍下视频录像,其中就有关于遗体捐献的内容。去世前,林女士抓着自己父母的手,叮嘱遗体捐献的事情。

去年6月13日,林女士去世,医生为她做了眼角膜移植,亲人朋友悼念后,遗体被送往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春晖堂,专门用来纪念这些为科学事业奉献的人们。春晖堂里有两面墙壁,记录着遗体捐献者的姓名,医学院老师让郑先生选择墙壁上的位置。

郑先生看到墙壁上已有不少人的名字,其中包括祖孙三代,有些人还预留了位置。郑先生也做出决定,对医学院老师说,选两个位置吧,一个给妻子,一个留给他。

郑先生记得,林女士生前曾问他:“我走了之后,你会怎么办?”郑先生回答:“我会经常去看你!”看着厦门大学医学院为林女士立的碑文——无言导师,以及旁边预留的空位,郑先生很欣慰:“生前没有骗过你,你走后我也绝不会骗你!”

一名七岁男孩

用器官延续七个“生命”

本报记者 程午鹏

7岁的小男孩小鑫因病去世,身体器官无偿捐献,器官移植拯救了7个人。清明节,父母对他无比思念。但是,想起因移植器官而获得拯救的人,他们似乎看到,儿子还活在这个世上。

拯救:儿子的器官捐给七个人

如果儿子还在,他应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回家,安溪县的李先生这么想。

去年,年仅7岁的小鑫患上了脑部疾病,去泉州的医院检查后,又送来厦门治疗。2014年7月31日,小鑫去世,父母通过厦门市红十字会,在厦门将小鑫的器官无偿捐献。

“肾脏、肝脏、眼角膜,一共可以帮助7个人。”今年40多岁的李先生说到这里,提高了声音,显得很激动。李先生和妻子只有初中文化,刚开始,他们对器官捐献并没有多少概念,一名在厦门政府部门工作的亲戚给了他们这个建议。其实,老家的很多亲戚不赞成器官捐献,但是思考再三,李先生还是做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

缅怀:他们希望领养一个孩子

小鑫的名字刻在了海沧文圃山恩泽园门口的纪念碑上,在前天的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中,李先生和妻子以及亲戚,特地从安溪赶来厦门,悼念小鑫。

小鑫器官捐献后,遗体在厦门火化,小鑫也成为他们家族中第一个没有采用土葬方式安葬的人。

李先生在泉州开出租车,妻子因为颈椎方面的疾病只能在家打零工。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出嫁,因为来自传统观念深厚的地方,他们总觉得需要一个男孩作为“顶梁柱”,所以后来生了一个儿子。至今,李先生和妻子仍未走出失去儿子的阴影,每次回到家里,他们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不过,一想到移植了儿子器官的病人获得了新生,李先生就会觉得很欣慰,似乎看到儿子还活在这个世上,只是无法和他们联系罢了。

李先生和妻子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领养一个孩子,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


【现场】

战乱割不断血缘情 华侨空墓陪伴父母

本报记者 何炳进

昨日上午,艳阳高照,天马山的阶梯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小女孩的陪伴下爬到了半山腰,在两座墓碑前停留下来。这位老人叫林友仁,今年84岁,每年清明节都会准时到此扫墓。

“左边是我哥哥的墓碑,他是印尼华侨。”林友仁手摸着墓碑,发现上面的字有些褪色,正琢磨着弄点涂料重新装饰一下。

记者发现,林友仁哥哥的墓碑上只有出生年份,没有逝世年份。“这是我哥哥在世的时候自己写的墓碑,包括我父母的墓碑,他都写得很工整。”1993年,林友仁的哥哥从印尼回国,在天马山安葬了父母。晚年的他也给自己买了一块墓地,紧挨着父母的墓碑,意在陪伴父母。

林友仁的父亲早年去印尼打工,但不幸英年早逝,骨灰被人从印尼带回福建安葬。20世纪30年代,年仅13岁的林友仁哥哥为了逃避战乱逃至香港,随后跟随父亲的足迹去印尼投靠亲戚,结果就在那边定居了。

“我哥哥在印尼去世之后就在那边安葬了,但这边的空墓依然一直陪着父母。”林友仁每到清明节,就会带上自己的儿孙,到此为哥哥、父母扫墓。

“哥哥在印尼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孙后代,但我们都还有联系,偶尔他们也会回国探亲。”林友仁称,两兄弟的家人目前依然联系密切。

>《6300座坟墓 三成多“欠费”》后续

本报报道后 近300市民自觉缴费

本报讯(记者何无痕)3月19日,本报曾报道薛岭山墓陵园面临的一个头疼问题——6300座坟墓中,有三分之一没有缴纳墓地管理费;21663个骨灰位中,也有十分之一没有缴纳寄存费。不过,最近这一情况却悄悄发生了改变。昨日,记者从薛岭山墓陵园了解到,在看到报道后有近三百个市民自觉前来缴纳费用。

“真的很谢谢你们,许多市民在看到报道之后都主动前来缴费,还跟工作人员道歉,说之前不知道还需要缴费。”昨日上午,薛岭山墓陵园的李站长告诉记者,自从3月19日的报道出来后,就有市民陆续赶来缴纳拖欠的墓地管理费或骨灰寄存费,截至昨日已有近三百名市民来缴纳了拖欠的费用。

“就在前天,还有一个市民的骨灰寄存费只缴纳了1997年到2007年的费用,看到厦门日报的报道后,他特地赶来补交了这9年没缴纳的90元寄存费。”李站长说。除了本地市民,也有身在海外的华侨趁清明扫墓的机会缴纳费用。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民政部1992年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有明确规定,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而目前外地多个地方都出现了墓地20年缴费“到期潮”,至少有数万墓穴的缴费期已到,都面临续交问题。不过,薛岭山墓陵园表示,出于人性化的考量,对于没有及时缴费的市民,他们也极少催促,“也希望能借用你们媒体的力量提醒市民们能够自觉缴费。”


【同步】

各界人士 缅怀英烈

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官兵举行海祭活动。

本报讯(记者 汪长福 薄洁 通讯员 叶明亮 林锋 薛剑 李俊灼赵志贤)清明前夕,厦门各界人士用各种方式缅怀革命英烈。

3日上午,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民警来到厦门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参观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边检民警们面对鲜艳的党旗和庄严的英雄纪念碑高声宣誓,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铭记入党、入警誓言,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同一天,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官兵举行海祭活动,深切缅怀英烈。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官兵手持菊花,肃立默哀,并将花瓣撒向大海,寄托哀思。

日前,何厝边防派出所组织官兵及辖区何厝小学师生,开展“弘扬英烈精神、争当忠诚卫士”主题纪念活动。

4月1日上午,海警三支队和海沧地税局的党员代表来到驻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两岸蔡厝人 共祭蔡复一

本报讯(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蔡江沈)敬献花篮,敬献供品,上香祭拜……来自金门蔡厝、翔安蔡厝及厦漳泉的200多名蔡氏宗亲日前齐聚翔安内厝小盈岭,在蔡复一陵园举行海峡两岸共祭明代爱国将领蔡复一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蔡复一家乡金门县蔡厝村的乡亲就有十几名,前来祭祀的宗亲最小的只有3岁,最年长的有80多岁了,他们提前一天从金门渡船到厦门。

据悉,蔡复一,字敬夫,号元履,金门县蔡厝人,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其一生以“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为座右铭,学博才高,著有《豚奄全集》、《毛诗评》等。

海西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又是一年青草绿,那些逝去的战友让我们格外牵挂……”清明期间,厦门公安各个单位先后举行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公安先烈。据悉,2008年至2014年3月,福建省共有32名警察因公牺牲。

腹部中弹仍紧追不舍

刚入警2年,他热爱这身警服,为了头顶的警徽闪烁,他牺牲在26岁的青春年华,他叫林松嵘,福建长泰县人,生前任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大队大桥中队民警,1997年2月24日英勇牺牲。

1997年2月24日7点多,林松嵘与同事正在集美孙厝岗亭值班。突然听到岗亭外有人在喊“抢劫啦!”他一个箭步冲出岗亭,看见一名青年男子从一部停在路边的出租车内跑出,向公路对面的孙厝信用社方向逃窜。

林松嵘向歹徒逃窜的方向追去,同事从另一条路包抄。在一处农家院落前,林松嵘追上了该男子,男子突然拔出手枪,朝林松嵘扣动了扳机。子弹击中了林松嵘的腹部,顿时鲜血如注,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毅力,强忍剧痛,继续朝前追赶,在一堵农家院墙边,他终因失血过多倒了下去。当天12时45分,林松嵘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26岁。

设卡拦查被撞飞17米

如果没有那辆摩托车,吴伟明可以看到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那一年他36岁。吴伟明生前系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巡警大队主任科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吴伟明和全市广大民警一样,积极投入到奥运安保工作当中去。

2008年8月10日,吴伟明与其他5名同志奉命执行319国道海沧青礁执勤点武装设卡检查。当天23时45分,四川籍农民工何朝洋酒后驾驶摩托车,载其妻子、哥哥、嫂子等3人从海沧霞阳返回龙海角美暂住处,途经海沧青礁执勤点时,在明知公安设卡检查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停车接受检查,反而加速行驶,强行冲过第一道执勤关卡。此时,面对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正在负责第二道关卡拦截检查的吴伟明挺身而出,继续拦截,被摩托车撞飞达17米远,头部着地受重伤,后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枕头饼、麻酪等也被用于清明祭祖。

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何无痕)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草龟粿、米糕、薄饼、枕头饼……这些平日里的“冷门”食品销量大涨。光薄饼皮,八市的一个小摊位一天就可多卖出五六十斤。这些食品都是清明祭扫的标准配置,背后都各有故事。昨日,记者走访了八市,并请来民俗专家来为大家讲讲这些食品背后的清明故事。

【现场】

春卷皮等销量上升

走进八市,虽然海鲜一如既往是菜市场里的主角,但不少市民却看也不看海鲜摊位,一头直奔里走,李阿姨就是其中一个。他们都赶着去买什么呢?走进八市的一条分岔路中,李阿姨停在了一家春卷皮的摊位前面,一边买上十几张春卷皮,李阿姨一边解释了其中的秘密,“明天要去扫墓啦,扫完墓大伙儿一定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这是厦门人的清明习俗。”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不少厦门人都直奔八市采购清明必备祭扫小食,在八市经营亚敏春卷皮的老板邱先生说,“春卷皮销量多了五六十斤。”

馅饼成清明新宠

厦门人清明都有“拜拜”祭祖的习俗。“一天能卖几千个。”在八市专卖红龟粿、年糕的陈阿婆说。陈阿婆介绍,草龟粿也是清明特色贡品,“小孩子也爱吃。”

而在一家饼店前,蒜蓉枝、枕头饼、麻酪也受到欢迎,“清明节一天每样起码多卖五六十斤。”老板娘说。馅饼也成为厦门人的清明新宠,在阿吉仔馅饼店门口,顾客排成长队,工作人员说,一天可多卖一千盒。

【揭秘】

习俗很特别

“拜拜”祭祖:节前十天持续到节后十天

草龟粿、米糕、薄饼、枕头饼……这些小食在清明节受青睐,这是为何?记者从本报资深编辑卢志明处了解到,由于厦门人都有清明“拜拜”的传统,而这些食物作为祭祖小食成为了清明“必备”。比起其他地区,厦门的清明节有特别之处,厦门清明“拜拜”传统是从清明节前十天持续到节后十天,所以不少商家已经提早感觉到了清明带来的效应。

食物有来历

薄饼:春卷不经油炸 与古时寒食节有关

卢志明告诉记者,厦门最常见的清明祭祖小食便是薄饼和清明粿。“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薄饼做法考究,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蔬菜上市后才可做成。”卢志明介绍。据民俗专家考证,古时候的春祭都在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这一天不生火做饭,专吃冷食,在厦门就逐渐发展为清明包薄饼吃。

清明粿:富含氨基酸维生素 能缓解胃溃疡

清明粿的材料极为特殊,在闽南的土地上每到清明时节就会生长出一种鼠麴草,这种草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厦门人会采摘回家清洗,跟糯米一起制作成清明粿,不仅口感很好,而且吃了还对治疗胃溃疡、慢性气管炎、咳嗽、风湿有好处。事实上,在清明粿上盖个龟印,也就是如今市场上常见的草龟粿了。

 

海西晨报讯(记者 崔易)昨日,鳌园上空万里无云。9点整,厦门各界人士和集美乡亲、师生代表聚集在陈嘉庚先生陵墓前,深切缅怀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追思他“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光辉一生。

厦门市领导黄菱、陈昭阳、卢士刚等参加了今年的祭扫仪式。此外,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市直有关部门、市各民主党派等2000多人也来到现场,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立人先生和陈君宝先生、孙女陈佩仪女士、曾孙陈铭先生、外曾孙曾文正先生等海外亲属专程前来参加祭扫仪式。

从去年开始,经市委研究决定,将每年10月确定为厦门市“嘉庚精神宣传月”。去年,厦门市举办的首个“嘉庚精神宣传月”系列活动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响应。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黄菱女士在祭扫仪式上讲话:“嘉庚精神已经成为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年我们还将结合纪念抗战70周年主题,继续把‘嘉庚精神宣传月’办好,进一步做出特色,做出影响。”

东南网4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通讯员 林志杰)昨日上午,厦门市各界人士和集美乡亲、师生代表2000多人在集美鳌园祭扫陈嘉庚先生陵墓,深切缅怀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追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据悉,从去年开始,每年10月被确定为“嘉庚精神宣传月”,今年还将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举办相关活动。

清明将至,馅饼已成为祭品市场的“新宠”。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王晨程 图/陈立新)清明将至,龟粿、薄饼、红糖发糕……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传统扫墓的祭品受到市民的青睐。然而,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不知何时起,馅饼也成了清明祭扫的“标配”美味。这两日,记者从厦门各大饼家了解到,馅饼已成为祭品市场的“新宠”。

馅饼销量大涨 做饼都来不及

这两天,在位于大同路309号的義兰中糖饼店,義兰馅饼总经理、总师傅洪永钟忙得不可开交。连同仓库、操作间在内,不到60平方米的店面,平时平均每天能卖1万个馅饼,清明期间则至少上涨50%,每天能卖15000个至20000个。他告诉记者,禾祥东店、前埔店等其他二十几家店面也同样如此,销量至少都要上涨50%。“做饼都来不及,全是现做现卖,平时每天8点半开始做饼,清明期间最少要提早1个小时,中午在饼铺吃完午饭,又继续做。不间断地要做到5点才能结束。”

鼓浪屿食品厂总经理曾华山告诉记者,清明将近,这几天“鼓浪屿”馅饼更畅销了,自己每天都是忙到傍晚6点才回。“平常一个店铺每天能卖出700多盒,清明期间销量至少要涨20%。最近绿豆糕也卖得非常好,除了清明的原因外,还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买去泡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他说,厦门清明“拜拜”从清明节前十天持续到节后十天,“3月25日就明显感觉到了销量上涨。”

阿吉仔馅饼总经理黄聪明也向记者透露,最近销量几乎翻倍:“平时每天能卖出1000多盒,最近则经常能卖出2000多盒。”

馅饼赛功不可没 市民排队购买

洪永钟说,参加晚报办的“最闽台伴手礼评选——厦门馅饼大赛”后,馅饼销量上涨非常明显,至少有10%的涨幅。“很多不知道我们店的人专门找过来,就是看了晚报报道而来的。”他说,从3月29日开始,便进入一年中除中秋外的另一个馅饼旺销期,一直持续到4月10日左右,清明节则是做饼最高峰,4月4日、5日卖得最好。他说,到清明期间,准备带馅饼祭扫的市民一早便来排队购买。

鼓浪屿食品厂总经理曾华山说:“非常感谢晚报馅饼大赛对我们的肯定,让‘鼓浪屿’馅饼实至名归。评比后,上榜的红豆馅饼非常受欢迎,很多市民开始是听说买来尝尝看,结果被馅里的一颗颗红豆吸引,发现包装的铝箔纸还方便加热,就成了回头客,隔三差五就来买,还介绍朋友来。”

清明祭扫,南普陀素饼也一向是祭扫者的“心头好”。记者从南普陀实业社了解到,南普陀素饼近来也是销量大增,供不应求,他们只希望“低调些”,因为实在“忙不过来”。


分析

馅饼不易坏 不担心浪费

洪永钟说,清明闽南自古有“拜拜”的习俗,而用馅饼来“拜拜”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并非传统习俗。“改革开放前馅饼都是紧缺物资,平常百姓家一般是没有的,只有工厂的职工才有,碰上做饼,每个工人才能发到10个馅饼。”他说,改革开放后,在“拜拜”的桌台上渐渐多了馅饼的影子。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馅饼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一些传统的祭品如龟粿等,由于容易腐坏,不易存放,加上家里吃的人又少,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而馅饼则比较符合大众口味,既可以做点心又可以做茶配,基本上都能吃完,不会担心浪费。

曾华山说,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在桌台上摆上很多祭品,茶叶、馅饼、旺旺雪饼、发糕、素食等。而馅饼一般全家人都爱吃,所以,馅饼在祭品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声音

祭品多了一种选择

福建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彭一万说,厦门最常见的清明祭祖小食有三样:薄饼(春卷)、糕仔、鼠壳龟。其中,糕仔是将米磨细后,加以白糖、葱头油、花生等制作而成,再用木头印印上图案;鼠壳龟则是清明前后用鼠麴草(也叫清明草、鼠壳草)做成,采摘鼠麴草回家清洗、水煮,剁得细碎,混入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油炸花生压碎,加上炒过的黑芝麻和白糖,做成内馅,包好后外面再拓印上龟纹。

“当然祭祖不单单这三样,一般还有猪、鸡、鸭、水果等,有时还会煮几碗菜。发展至今,很多人在其中加入一些现代的饮料、零食等也是很常见。清明期间馅饼热卖也是市民对祭品的一种选择,市民大多用馅饼取代糕仔,这是因为糕仔做起来较为复杂,馅饼则可购买现成,且在口味上更受欢迎。”

链接

清明祭拜食品

薄饼也是“标配”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据介绍,薄饼又叫春卷,做法极其考究、繁琐,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时令蔬菜上市后才可做成。厦门春卷不经油炸,据说这与古时候的寒食节(春祭)有关。

最早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萝卜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适当调味而成。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贡糖,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清明祭扫还要记得带上鸡蛋、鸭蛋,这些食物先祭祀祖先,然后自己再吃。尤其要注意的是,鸡蛋鸭蛋吃完后,蛋壳要留在墓地上。

微信公众号的界面一览

厦门安乐园APP功能:

■可查询园区路况、停车场动态,预留免费停车位

■选购祭拜套餐

■实现园区内一键导航,方便市民逛园区

■购买“代客祭扫”服务,实时收看专业礼仪师代为祭拜的高清直播,还可将视频升级为微电影

“电音三太子”在安乐园带来文化表演。

 小丑形象在安乐园给市民分发气球礼品。清明节除了祭扫之外,让人多了一点踏青的内涵。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王东城)清明节祭扫高峰期,你驾车去陵园,大清早出门就遇上堵车,去花店,再去殡葬用品店,一路上花好几个小时,期间可能还要遭遇停车难问题,多“心塞”呀!然而,当殡葬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些烦心事就能解决了。

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您可通过厦门安乐园APP客户端轻松搞掂以下这些事情:查询园区路况、停车场动态,预留免费停车位,直接用手机选购安乐园为您设计的祭拜套餐,再到陵园领取。厦门安乐园负责人称,“掌上清明”将改变传统的祭扫方式,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

技术建设

园区WiFi全覆盖,利用大数据助市民错峰出行

厦门安乐园是全省8个清明祭扫观察点之一,今年厦门安乐园又增加了不少新举措,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在便民、惠民服务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

“今年,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园区WiFi全覆盖,不仅方便了祭扫的市民,也为陵园提升互联网现代化水平打下基础。”厦门安乐园负责人说,“同时我们也引入大数据,比如开通市民祭扫预约系统,通过预约系统的数据,提前研判高峰期,帮助市民及时了解陵园一带的交通路况和停车场的情况,为错峰出行提供信息服务。”

据介绍,厦门安乐园除了实现园区WiFi全覆盖,还针对手机用户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厦门安乐园”,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打开一键导航,让您的路途更精准,避免走冤枉路。

电商平台已建成,市民可网购“代客祭扫”服务

厦门安乐园今年还将首次把专业的礼仪师祭扫融入互联网平台中。电商平台目前已建成,线下的高清摄像头也正在建设中。投用后,一些因故无法去祭扫的市民可在通过APP中的“代客祭扫”购买专业的祭扫服务,实现“线上购买、线下祭扫,线上实时高清直播、高清录像回放”。

这种方式有别于一般的网络祭扫。“以往的网络祭扫只是把墓园虚拟在网上,然后虚拟献花,其好处仅仅是便利。我们现在推出的这种方式为用户带来的不止是便利,用户整个家族都可借助网络,实时观看安乐园专业礼仪师代为祭拜的实况,以后还可进一步升级为微电影,浓缩成家族回忆,最终形成家族人文博物馆。”厦门安乐园负责人说:“用最现代的方式传承最传统的文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文化普及

改变世俗偏见,给生命永恒的美丽

厦门安乐园负责人说,他们正在打造“o2o模式”(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就引起了民政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厦门安乐园线上有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线下有专业服务。同时,还对殡葬文化进行发掘和普及,突出祈福文化、感恩文化、缅怀文化等,今年安乐园举办的首届跨界清明文化节,就充满了祈福、感恩的文化元素。

“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是需要时间的,就让互联网带着传统文化飞一会儿吧。”厦门安乐园负责人说。

文化的普及正是解决“对殡葬行业特殊偏见”的绝佳方式。比如,很多“80后”、“90后”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后,重新认识了死亡,并唤起对生命和轮回的尊重——“任何的旅程,都会有终点,人生旅程也一样。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生命永恒的美丽”。

厦门安乐园在打造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也一直在坚持“刷文化的存在感”。现在的这些举措和投入,就在逐步改变人们对殡葬行业的世俗偏见,让更多人明白陵园不是依靠卖墓地赢利的,它还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运用互联网的手段打造全新的殡葬文化。

行业发展

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殡葬业刮起“酷炫风”

未来,厦门安乐园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是全终端,用手机、iPad、电脑PC端都可体验到便捷的服务。

在厦门安乐园的手机APP“圆满”中,可以看到专门的文化板块和专业的殡葬服务板块。殡葬服务板块中,已开通支付宝和银联支付。在厦门安乐园的微信公众号上,您同样也能获得便捷的服务。

用“酷炫风”这个流行词汇来形容厦门安乐园给殡葬文化带来的新鲜感,或许不太庄重,但这种感觉谁也无法否认。比如,为过往亲人选墓,验收墓园,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更加低碳;又如,走在安乐园里,不少市民祭扫完后,并不急于离开,而是会在园内逛一逛,打开手机连接WiFi,就能实现园区内的导航;有的市民祭扫完之后,会到美食区点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还可以免费领取祈福荷灯,到湖边放荷灯。

更加酷炫的是,这次安乐园联合国内著名软件商打造的这个殡葬行业的软件系统,是有知识产权的(今后其他地方的陵园想要使用这套系统,需要付费)。双方的战略合作,将为这个行业的互联网运作摸索出一套标准。

东南网3月31日讯 清明之际,为响应文明、健康、低碳的文明祭扫的时代号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3月30日下午,兴园社区以“文明清明,环保祭扫,网上祭英烈”为主题的清明活动在居委会电子阅览室开展。

文化志愿者们登陆中国文明网的“网上祭英烈”专题,参与网上的缅怀先烈的纪念活动,在网上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以此寄托哀思。在践行低碳环保的同时,大家也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

“通过网上文明祭扫的方式纪念缅怀革命烈士,更有意义,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志愿者们还表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文明、健康、低碳的文明祭扫引领时代新风尚。

(通讯员 刘洁)

1 2 3 ...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