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作为外汇对冲工具,“降准”作为主要目的是对冲热钱外流,对于房企资金压力的缓解等于一个鸡腿投入鳄鱼池中。对房地产而言,仅是一种尝试改变投资和消费预期的措施。
央行12日决定自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0 .5个百分点。这是在去年6月20日创新高(大型金融机构21.50%,中小金融机构18.00%)后,近半年内连续第三次下调,也是今年来第二次下调。“降准”消息发布后,很多房地产业内人士欣喜不已,判断这是市场调控政策放松的信号,甚至认为政策已开始转向。
这种急盼政策转向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连续两年的“史上最严厉调控”影响下,房企的经营压力已从销售压力,传导到资金压力,又从资金压力快速传导到生存压力。但由此而断言调控政策转向,还为期尚早,过于乐观。
首先,存准率调整是货币政策范畴。我们知道,房地产调控政策分为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和交易政策。存准率调整只是货币政策之一。与房贷直接相关的是信贷计划和利率,而不是存准率。
而且,存款准备金说到底只是一种外汇对冲工具。从最近发布的金融数据看,外汇占款和储备呈现负增长或净减少,热钱外流迹象显露。央行此时再次“降准”释放部分流动性,主要是对冲热钱外流,同时减轻央行16万亿元以上(80万亿广义货币×20%)存款准备金的利息成本。
再说,4000多亿元的流动性即使释放到市场上,也会首先保障实体经济和基建项目。有多少资金流入房市还是未知数。笔者近日获悉,基层银行已接到进一步严格审查房地产信贷的内部意见,要求有限的信贷资金优先保障信用等级和资质等级高的企业。近年来,各项房地产贷款占比不到20%。如此推算,即使有1000亿元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对于资金缺口上万亿的全国几万家房企来说,与一个鸡腿投入鳄鱼池中有什么区别?
第四,由于去年前存准率的“超调”,银行放贷资金较少,加上这几个月整顿民间借贷市场,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领域普遍遭遇了融资难困境,资金链断裂一触即发。通过适度下调准备金率不失为应急之举措,同时也是纠正存准率政策使用过度的内在要求。
诱发这次“放水”的直接原因是1- 4月份的经济数据,增速放缓的速度比经济学家,也许还有政府,估计的要快得多。因此,意在“保增长”,而不是保股市、房市。15日沪指下跌0.59%就是例证。
许多业内人士对房市调控政策有一种偏见,认为是开发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这种“敌对”情绪甚至影响了对政策和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笔者认为,今年房市仍然是震荡筑底的一年。厘清此次“降准”必要性之后,必须要清楚的是,这不意味着政策转向,更不意味着政府又要“救市”。这最多意味着是一种“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手段,是一种尝试改变投资和消费预期的措施。如果过度解读,而影响企业转型和练内功的决心和进程,才是真正的调控之殇。
- 2012-05-16存准率二度下调 福州楼市利好信号再次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