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保税港
“海上福州”打造蓝色经济
福州人很骄傲,因为“海上有个福州”。
建设福州新区,势必加快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步伐,推动福州从滨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
“海上福州”具有优越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全省重点发展的6个湾区,福州就占了2个。可以说,福州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资源有了,条件有了,接下来,“海上福州”怎么发展?
南北两翼集中了福州最具优势的深水港区。以港区为依托,福州新区将重点打造南北两翼临港产业高地,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南翼依托江阴港区、松下港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粮油食品、现代物流、海洋重工、电力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整车进口产业、滨海旅游等;北翼依托罗源湾港区,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现代船舶制造业、能源产业、冶金产业等先进制造业。
绵长的海岸线,为新区提供了广阔的海洋腹地,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则首当其冲。福州新区将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新兴产业,进而通过深度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海洋能研究与开发基地。
突出对台合作和海洋特点,福州新区努力打造福州“蓝色硅谷”,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就是重要抓手。新区将努力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产业引领基地、生态型工业园区的示范基地、涉海产业和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产业园区增强承载功能
福州新区构筑了福州新的发展格局。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调整,也重新调整了福州既有的产业布局。
根据福州新区产业发展战略,新区范围包括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保税港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
园区集聚产业项目,肩负着承载发展的重任。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园区承载着带动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与壮大的功能,是福州新区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因此,夯实园区承载功能将是福州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福州新区将这样做——
持续提高园区建设水平。既积极推动13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工作,又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福州保税港区等园区建设,还要培育壮大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完善、比较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以此带动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福州新区将为产业园区营造一流环境,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吸引更多项目到园区落地、更多企业向园区集中,建设核心竞争力强、高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中西部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不断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福州新区将通过加快推进福州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积极申报设立长乐空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福州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和集聚辐射效应,力促其向自由贸易区升级。
伴随着建设福州新区的脉动,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迈向新的高地。
(福州日报记者朱毓松/文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