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则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研究员,房地产估价师,博士(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著有《房地产经济动态分析方法》等。
精彩观点
“房价基本上都在两位数以上增长。由于公积金是按照工资比例固定缴纳的,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贷款量到后面肯定是不够的。”
“现在用公积金买房的人增多,这也是国民经济头脑觉醒的一个过程。你不可能让公积金烂在银行里,大家都知道公积金没有其它投资渠道,也只能买房子。”
“公积金条例是由住建部出台的,而这个钱是你我的老百姓的,但是怎么用却不是你我定的而是建设部定的。应该通过人大来定。”
随着楼市再度持续升温,全国各地频现公积金贷款难、断贷甚至“挤提”现象,公积金贷款链条紧张的消息被推上风口浪尖。对此,部分城市已采取降低贷款最高额度、“公转商”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公积金资金压力。据此前报道,2011~2012年全国公积金年结余约有四五千亿元,为何现在却频现吃紧?一冷一热间暴露出公积金制度的哪些弊端?如何完善资金封闭运行等问题?13日,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陈则明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变化
用公积金买房现象增多
说明国民更有经济头脑
重庆商报:公积金吃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楼市火爆吗?
陈则明:从楼市成交量来看,最近两年都没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有的地方涨到1~2%都算了不起了,应该说成交量和前几年差不多,没有特别放大的迹象。但是房价就不对了,基本上都在两位数以上增长。由于公积金是按照工资比例固定缴纳的,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贷款量到后面肯定是不够的。实际上像上海,对公积金用途的把控早就从严了,基本上第二套房、装修、租房等都贷不了公积金。
此外,现在保障房也建得很多,如果也用公积金的话数量也是很大的。我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申请保障房的个人或者家庭用公积金是很正常的;另一个就是住保障房的到底能不能用公积金?公积金条例里面没有这个,但是也应该要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