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5-6期部分作品摘登: □ 卷首 □ 特别报道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 品牌推介 □ 业务园地 □ 福建新闻奖 □ 新闻人生 党管新闻媒体理所当然 党管新闻媒体原则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变化,舆论生态如何演变,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新闻媒体不能变。 党管新闻媒体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事业的兴衰成败。坚持党管媒体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管新闻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西方敌对势力其实早就看出了媒体的力量,《华盛顿邮报》就曾说:“西方世界为寻求瓦解社会主义的方法,花费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和亿万美元,却忽然发现答案就在新闻里。”前苏联解体、中东北非“颜色革命”、摩尔多瓦“推特革命“等都与舆论阵地失控密不可分。这些事件警示我们,坚持党管媒体是新时期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党管新闻媒体是由我国媒体自身性质决定的。世界各个国家都管理媒体,区别的只是管理的方式方法。我们的媒体与西方国家的媒体有着本质区别,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党性同人民性是统一的,对党负责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坚持党管新闻媒体就要确保媒体在政治上与党同心同德,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定力,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党管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坚持党管新闻媒体的必然要求。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新媒体普及的时代,信息传播领域蝴蝶效应明显、传播速度极快、没有地域限制。我们一定要及时掌握舆情动态,进行清晰的判断、科学的分析,及时客观准确地进行引导,决不能被虚假新闻、谣言危言、负面消息所左右,也不能让这些消息泛滥传播。 党管新闻媒体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勇于面对、敢于担当是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应有的工作态度。当前社会上的舆论热点问题并不是过去的“自言自语”,或是几个人的“窃窃私语”,尤其是负面新闻会被借机炒作,国内外敌对势力也会争相介入,放大事件负面效果,影响公众价值判断,损害和消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面对复杂的舆论态势,领导干部要真正负起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责任,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把关责任。 (摘自中宣部《宣传工作》第17期) 福建日报开展“‘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报道活动 “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的。日前,福建省委出台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意见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干部和全体采编人员迅速行动,认真落实省委“四下基层”各项要求,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在宣传推动“四下基层”中努力作为。 高度重视,搞好发动。近年来,福建各地秉承“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下基层、解民忧、促发展活动,有力推动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福建日报集团党组按照省委强调要进一步把“四下基层”制度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的要求,积极引导发动集团领导干部和全体采编人员既要认真落实 “四下基层”各项要求,同时还要肩负起宣传推动“四下基层”的重要责任。 精心策划,开辟专栏。集团党组决定,在福建日报开展“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报道活动,把“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作为集团落实省委意见的载体之一。从6月初起,福建日报统一开设《“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专栏,在要闻版设《推进“四下基层”》《政策连线》,在民生版设《基层面对面》《一线体验》,在政文版设《政策追踪》,在视点版设《基层调查》《前方日志》等子栏日参与报道。福建内参、东南网均开设“四下基层”专题。福建日报社从编委领导、部门主任到采编人员,每月至少安排一周时间下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落实“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报道。 积极践行,充分造势。“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报道活动自5月底启动以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纷纷率领干部和编辑记者,分别下到漳州等地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展开采访报道活动。在“四下基层”报道过程中,无论是报社领导还是采编人员,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和发扬“走转改”精神,努力实践“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及时发现、总结并报道推进“四下基层”的先进经验、典型和成效,不断丰富“四下基层”的内容、载体、形式和方式方法;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和读者对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四下基层”情况的反映、意见和要求,采写典型、内参、评论、深度报道等;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宣传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和各项政策措施,报道政策效应,推动政策落实。 (省宣记者工作处) 福建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经验成果正式汇编出版 为全面梳理总结福建新闻战线“走转改”新鲜经验,指导推动全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常态开展、持久开展,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主编的《在广袤大地上躬耕践行——福建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成果汇编》一书于近期正式出版。福建将该书作为“走转改”的生动教材,分发全省各新闻单位及高校新闻院系学习。 该书分“上级肯定”、“活动掠影”、“理论探讨”、“记者手记”等篇章收录了刊载在中宣部《宣传工作》,中宣部新闻局《内部通信》、《新闻阅评》,中宣部舆情局《宣传信息清样》,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三项学习教育通讯》,省委《八闽快讯》等中央和省委重点刊物肯定福建省“走转改”活动的文章近40篇;收录了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撰写的研讨文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期的生动实践——关于“走转改”活动的思考》(该文发表在2012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上),以及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各地党委宣传部长、记者编辑撰写的“走转改”实践探讨和经验体会文章;收录了《十年治荒 山河披绿》、《踏着泥泞抓通路》、《厦门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融合示范区”》、《小麦岛的收获季》、《大爱无声》等一系列“走转改”优秀新闻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现福建省“走转改”活动开展情况。 自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福建省委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有力推进,各地区各新闻单位迅速行动、全力投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基层联系点910多个,记者编辑走基层4.5万多人次,开设专题专栏150多个,取得丰硕成果,也创造了“宣传部长同新闻工作者一道走转改”、“海都农家乐”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经验,福建省成为唯一一个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的省份,中央和省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一批听得见记者脚步声的鲜活报道,有力地服务了大局、推动了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其中通讯《十年治荒 山河披绿》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了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力推动了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专门刊文推介福建省“走转改”经验做法。 (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 弘扬中国精神新闻媒体热情描绘“中国梦”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3月2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发的《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一文中这样写道。这篇社论是《人民日报》自3月19日推出“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评论以来的第8篇。 自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以来,众多媒体纷纷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通过多种形式阐释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如何凝聚中国力量。 凝聚力量激励现实之中国 高瞻远瞩、大气磅礴的系列报道和系列评论,是媒体解剖重大报道主题时的一把利剑。这种报道形式凭借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阐释,总能起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 在《人民日报》“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评论的开篇《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中,文章直击我们的梦想之旅,告诫人们这“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尽管如此,评论在结尾处依然鼓励人们:“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 此后,这组系列评论连续推出《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如何实现中国梦作出深刻解读和阐释,评论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广为转载。 3月18日以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推出了“梦想引领未来”系列节目,连续数日通过《如何实现中国梦》《百姓心中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数说中国梦》等系列报道,用中国梦激励现实之中国。 以小见大“小梦”串成“大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连日来,在解析“中国梦”时,不少媒体以个体的人为切入点,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报道不仅以小见大、生动鲜活,更传递出“践行中国梦,不只当围观评论者,要做行动者”这一观点。 为引导广大高校师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教育部、《光明日报》、人民网共同主办了“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征文时间为3月20日~9月20日,获奖文章将择优陆续刊登。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中国青年网从3月19日起推出“青春助力中国梦”系列报道,如《存高远 炼意志 实现中国梦有我们青春的力量》《你的志愿梦,我的西部梦,我们的中国梦》等。比如,报道提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其官方微博上“述”梦:“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是实干与苦干的结合体。我们支教在深山,奉献在西部,志愿在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是为祖国边陲农村的发展,为西部教育的进步贡献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力量。” 这些报道让我们看到青春在梦想中不断成长,感受到年轻的生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绽放异彩。正如报道所言,“这是大家的梦,这是祖国的梦,把你的梦、我的梦串一串,串成我们共同的梦,串成一个‘中国梦’。无论大小,无关长短,在今朝,随着习近平主席共同放飞属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 公益广告让梦想如此真实 “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自然的馈赠,播种与丰收,团聚与喜悦,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鲜健康的空气、水和食物,让我们用劳动成就自己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更好。” 中央电视台“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蓝图篇”“家国梦”对个人梦想以及家国梦、民族梦的演绎,让很多人热血沸腾,那些普通人因梦想而改变的命运、因梦想而多彩的生活、因祖国的梦想而激发的斗志,在公益广告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得到了无限诠释。电视媒体的动感与逼真,让人们从那一组组鲜活的画面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和家国的未来。梦想,在那一刻如此真实。 为更好地诠释“中国梦”,很多新闻媒体充分运用公益广告这一生动鲜活的形式。 围绕“民族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环球时报》《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等主要报纸,都以彩色整版或半版篇幅刊出公益广告,气势恢宏,主题鲜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频率在黄金时段推出的公益广告,以平民视角、百姓口吻展望“中国梦”,亲切感人;在中国文明网推出的“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播中,由《光明日报》、泉州文明网、遵义文明网等制作推出的《我勤劳 我善良 圆我中国梦》《用勤劳 用善良 托起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公益广告十分抢人眼球。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作者:晋雅芬 赵新乐)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着眼形势要求不断提升完善 ◎梁建平 一、从“八闽行”到“走转改”,我们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提高自觉 “走转改”活动是继承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闻媒体主动应对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变化加强自身建设的自觉行动。 福建省委对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对新闻队伍的作风文风转变也给予热情关注和指导。最短社论、标题新闻报道领导活动等都是省委主要领导亲力亲为,省委宣传部袁荣祥部长多次亲自带领记者“走转改”,作出了表率,进行了推动,也使报业集团常态化“走转改”有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多年来,福建日报对组织记者深入基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7年,蔡小伟社长提出“源于福建 高于福建”的办报理念。“源于福建”要求编辑记者奔走在八闽大地,沉下去、抓“活鱼”,在践行“三贴近”要求中将关注的焦点投到基层和群众;“高于福建”要求编辑记者以更高的站位将深入基层与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紧密结合,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力。在此理念指导下,2008年初我们与新华社福建分社联手开展“新华社记者福建日报记者八闽行”联合采访活动,共同组织记者,围绕重大主题深入八闽大地抓活鱼,抓典型,形成系列报道强势。中宣部新闻阅评肯定了这一创新做法,此后我们不断完善“八闽行”这一活动形式,根据各个阶段的宣传报道需要,或自己组织,或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和设区市党报联合开展“记者八闽行”活动,从社领导、部主任到编辑记者都分期分批参加“八闽行”。既有力推动了主题宣传,又有效推动了作风转变,也为“走转改”活动的迅速展开和深入持久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部署开展“走转改”活动,集团党组敏感意识到这不仅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集团提升素质、提升品牌的重大机遇。要提高认识、自觉投入,努力做到走得深、转到位、改得好。集团成立由社长挂帅的“走转改”领导小组,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和计划,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各采编部门开辟出“基层亲历”“基层面对面”“理论进基层”“记者驻社区”“记者进村居”等专栏,队伍分批深入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集团已建立160多个基层联系点,刊发稿件8600多件(篇、幅),中宣部《内部通信》《新闻阅评》多次刊文肯定集团“走转改”活动成效,“海都农家乐”成为全国新闻战线践行“走转改”活动的典型。 二、从主题宣传到常态宣传,我们把“走转改”贯彻到采编全过程 在深入推动“走转改”中,日益认识到,走基层,本质上是为了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转作风,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问题;改文风,就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新闻宣传的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开展好“走转改”,必须解决“走转改”只是一个阶段性活动的想法,解决那些“走转改”就是开个专栏、挂个题花、多用两句方言俚语的简单化做法,切实把它作为党报集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推进党报新闻创新、提高舆论影响力和锤炼新闻队伍的有力抓手,在拓展内涵、健全机制、持续深化上下功夫,使之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全部过程,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成为队伍的一种新闻自觉。 1.结合重大主题宣传,通过“走转改”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蔡小伟社长多次强调,开展“走转改”活动要与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紧密结合,围绕中心、设置主题,这样“走转改”才能走得好、走得远。一年多来, 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省九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三规划两方案”、“五大战役”、“三维推进”、生态省建设等主题,以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为抓手,坚持“三个一定”,即一定要拿出重要版面、一定要唱响主旋律、一定要贴近群众,把“走转改”精神落实到办报(刊、网)各个环节各个版面(页面),成效明显:一是主题宣传突出基层视角、民生视角,注重把政策解读与民生报道结合起来、把宏观部署与新闻故事结合起来,“跨越之路·为民之举”的“关键词”和“亲历”组合报道让人津津乐道。二是评论、理论、深度报道更接地气、作用更加突出了,评论坚持“党报视角、平民风格”,“理论进基层”形式生动,福建南平理论故事会的经验,引起中宣部雒树刚副部长重视,各中央媒体和刊物都在追踪报道。三是突出做有温度、有感情的新闻,多反映群众身边的变化,多报道群众身边的典型,多推动基层问题的解决,反响较好。四是做好“活动文章”,“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各项活动中共有1200万人次参与,有效扩大了“福建精神”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以走转改的方式组织记者到基层共学十八大,会后一个月内,仅头版就刊发“记者基层共学十八大”报道20多篇,形成了较好的宣传声势,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肯定,并被省委宣传部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 2.坚持党报带头、各媒体紧跟的良好运行机制。一是完善“记者八闽行”活动载体。“记者八闽行”已成为福建日报的一个重要品牌。根据各个阶段的宣传报道需要,我们持续开展记者八闽行活动,力促记者编辑走下去、沉下去,搞调查研究,挖掘典型、写重头稿,锤炼队伍作风,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二是推出一批固定的报道栏目。为加大报道力度,福建日报在重要版面常年开设“走转改”专栏,一版的“记者八闽行”,二版的“政策连线”和“记者视线”、三版“经济观察”、四版“基层面对面”、五版“基层新事”、六版“台湾印象”、九版“西岸观察”、十一版“前方日志”、摄影版的“百姓故事”等,都形成固定的深化“走转改”栏目,至少每周1-2次,保持来自基层报道的力度、频度。其他媒体紧紧跟进,东南网在首页推出“走转改”专栏,海峡都市报常年开设“民情一线通”栏目,受到读者好评。三是常年开展助农活动。结合“下解办促”、“文化三下乡”等活动,集团倾力帮扶泰宁大源村、连城吕屋村、平和崎岭村,对接帮扶项目15个、帮扶基层群众1200多人次,落实帮扶资金150多万元。“海都农家乐”通过报网推介、现场义卖、网络购买、卖场销售等方式,帮助农副产品尽快进入市场。海峡导报以“建一个产业、富一村群众”为目标,为贫困村新建茶树菇生产基地、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从资金、项目、宣传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为村民提供稳定的致富渠道。 3.强化制度规范,持续巩固和拓展“走转改”成效。自活动开展以来,报业集团就十分重视从源头和制度层面加以规划和规范,依靠制度调动积极性,既保障活动成效,又引导活动向常态发展。一是领导带头“四个一”,从社长、总编辑开始到采编各部门正副主任、主任助理,每年都要联系一个社区、进驻一家企业、调研一个村、体验一个基层单位,成果在稿件和版面上体现出来,并将其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二是认真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制订详细的蹲点计划,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课题、定要求。在已有联系点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平潭、长汀、泰宁等报社一级的“走转改”活动联系点、采编队伍建设联系点,鼓励更多的记者利用国庆、春节长假主动下基层写稿件,鼓励编辑策划出异彩纷呈的“走转改”专题版。三是强化走基层报题制度,记者编辑在走基层中要及时发现基层亮点,及时报题,确保时效,优先发稿;四是完善奖惩考评制度,对走基层在稿件的分值进行倾斜,将下基层采访情况作为业务考核方面的重要因素,在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新闻评奖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从深入“走转改”到贯彻“八项规定”,我们力促新闻宣传“三力”上新水平 党的十八大,对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给新闻战线深化“走转改”作出了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作为空间。集团党组及时提出了打造东南沿海一流党报集团的新目标。这个目标对新闻宣传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坚持“走转改”常态化、打造党报一流宣传和创业团队提出了新要求。“走转改”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不断推进、持续深化,并用一系列机制确保“走转改”常态化开展下去。 1.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一是严格贯彻八项规定,为转作风改文风提供更大空间。福建日报社制定了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规范并严格执行,使这些报道大大简化,为版面面向基层面向生活腾出了大量空间,由此倒逼编辑记者要走下去、抓活鱼。二是把新一轮改版作为深化“走转改”的抓手,稿件、版面上加强民生领域和基层报道分量。今年4月1日改版后,要闻版和四、五版重点设置《经济》《民生》《政文》三个新闻版块,《视点》版针对热点问题,《评说》版、理论版紧扣基层生活实际,其他专副刊版以新闻为依托,策划并加强与群众互动,强化服务功能。通过版面调整,调动广大编辑记者参与“走转改”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加强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理论宣讲、实践总结、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渠道,提高采编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将“走转改”逐步向一种工作习惯与新闻追求转变,真正从“要我走”转变为“我要走”,形成内生动力。 2、制定“走转改”刚性指标。福建日报新的好稿评选办法对于消息、评论、通讯,以福建新闻奖的标准明确了字数限制,使“走转改”真正体现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新闻本源的回归。科学的刚性指标还包括针对不同的岗位人员确立不同的任务指标,明确各级领导、业务骨干、普通记者编辑每年、每季参加“走转改”活动的次数、天数,建立基层联系点的数量,完成调查研究、工作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使“走转改”的目标要求变成“硬杠杠”,用制度的约束力持续催生“走转改”的执行力。 3.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检查督促机制。将“走转改”精神真正融入采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福建日报在完善原有的考核奖惩机制基础上,建立新的采编人员编采数量及质量排名考评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好稿、好版面评选机制,更加重视读者的评价,遵循“奖励向精品倾斜原则”,鼓励深入基层、跑在现场、多写好稿、多做好版面,并坚持在评先评优、职称职位、提拔任用等方面进行倾斜。同时落实好督促问效和实施检查监督等配套机制,以经常性的督查配套版面改革同步实施,不断调动采编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推动“走转改”活动机制化常态化。 一系列常态化推进“走转改”的改革,使福建日报今年来的版面有了很大变化,群众说,现在的党报好看了,停在手里的时间长了。省领导也多次对报纸宣传作出重要批示,给予热情肯定和鼓励。 (作者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省广播影视集团:狠抓长态长效打造精品节目 ◎王展 省广电集团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方面的努力主要是在新闻宣传中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机制、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和时段保障制度,并通过群众评议机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一、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机制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就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到一线的机制,并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逐渐成熟并固定下来。 (一)集团领导下基层赴一线。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集团形成了领导每月须下基层,重大活动必须由领导带队赴一线的机制,保障了集团领导带头下基层。例如,2013年省“两会”、全国“两会”期间,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宗云,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王展等都在北京等一线参加审稿看片;在迎接十八大的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主题采访活动中,集团领导也是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其中。 (二)所属新闻单位领导下基层到一线。除了集团领导外,集团所属各部门、中心、频道、频率也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了领导下基层的规定。例如,新闻中心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做出表率,每位班子成员每月都至少带队下基层采访。一年多来,新闻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深入闽北山区、闽西老区、沿海渔村等偏远基层开展蹲点调研采访,并亲自撰写新闻报道,以此鼓励更多编辑记者甚至播音员主持人到基层去、到一线去。 领导的带头走基层,直接催生了一批精品节目。例如,集团领导参与的迎接十八大节目《领航》、大型系列调查节目《福建海洋调查》、大型生态纪录片《守望》等均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获得省级政府奖一等奖,其中《领航》还获得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喜迎十八大好节目评选一等奖。 二、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走转改”活动,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励采编播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绩效考核机制,逐步建立鼓励记者“走转改”的长效机制。各中心、频道、频率的激励约束机制都是根据自身的定位设置的,各有所不同,新闻中心、新闻频道、新闻广播等这些承担新闻报道任务的单位侧重于下基层采访的激励,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东南广播公司等承担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的单位侧重于激励新闻在台媒和外媒播出次数和赴台采访,节目交流中心、电视剧频道、都市时尚频道等承担提供影视娱乐节目的单位侧重激励所选剧目和娱乐节目的亲民性。新闻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较早,也建立较好。 以新闻中心和新闻频道为例。新闻中心对一线记者提出了“走基层”选题每个月的量化任务指标,在绩效考评中也打破以往单纯“计件”考核的做法,对跑机关等浮于表面的动态消息报道,与深入基层单位的调查性、体验性的深度报道;对来源于走基层中发现的鲜活报道选题,与来源于互联网的选题,都拉开考评的等级档次,鼓励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抓“活鱼”。从2012年起,新闻中心对后期编播人员,尤其是对长期坐班的编辑和主持人也提出了“走基层”的量化任务,要求每个栏目编辑和主持人每月都要深入基层,至少采制一篇“走转改”的新闻。新闻中心将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编辑、主持人每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和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建立了“走基层”的约束机制,使不“走基层”,在办公室坐等稿件,新闻嗅觉、组织报道能力退化、不熟悉来自基层的生动语言的采、编、播人员没有机会、得不到认可,在中心形成福利待遇向“走转改”活动优秀个人倾斜的用人导向。 新闻频道在新闻采制资源以及其他各项资源的配置上,毫不吝惜地向“走转改”活动倾斜。除采访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之外,还将相关报道任务向编辑部门分解。目前,除了采访部以外,编辑部、外联部、闽南报道部等采编一线的力量都投入到了“走转改”的报道中去,“走转改”报道已经成为新闻频道采编播的一项重点任务得到人力资源、报道资源的重点保障。同时,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对每个记者的“走基层”的选题都有一个量化的考核标准与激励办法,把“走转改”作为编辑记者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明星员工的评选方面予以倾斜,在好新闻的评定及绩效考核方面向“走转改”的作品予以倾斜。保证记者安心在基层蹲点。保证走基层的记者能提供高质量的作品。 其他如经济生活频道、公共频道、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等也探索建立了相应的有利于激励采编播人员深化走转改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走转改”走在前头。 三、实行时段保障机制 如何增强“走转改”报道的有效传播,强调单片质量是一方面,确保黄金时段播出也是扩大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新闻频道将所有“走转改”的报道均安排在频道王牌栏目《现场》、《新闻2100》中播出,同时,还在其他新闻栏目安排重播。从为“走转改”报道专门开辟的专栏《八闽新事》、《走基层 看变化》到《身边环境红黑榜》均贯穿频道黄金时段的重点新闻栏目。黄金时间、强势栏目、重点编排,使其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福建卫视新闻》和《福建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的编播安排上,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大题材”、“大文章”才能做大、做长、上头条,反映基层百姓的生活真实状态的琐事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老观念,在没有重大时政报道和重大动态消息的情况下,必须以记者走基层采编的新闻在主打栏目头条播出。同时,对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选题,要求采编人员做精、做细、做长,提供给主打节目不做删节地完整播出,保护和鼓励记者走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把“走转改”作为新闻中心日常性报道的一块内容,新闻中心从2011年开始在主要新闻栏目中开设了新闻中心结合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和热点,先后推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身边的感动》、《新春走基层》、《我的春运故事》、《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美化家园》等系列专栏,确保以栏目带动基层报道上主打新闻节目的头条、在主打新闻节目占据足够的时段。其中《身边的感动》等栏目已经成为新闻中心各档节目的常设栏目,在广大电视观众中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新闻中心还专门为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走基层策划了“走基层——主播带你游”小栏目,让新闻主播走出演播室,用基层生动的语言,与观众共同体验福建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 四、开展群众评价 在集团层面,组建了收听收看科,专事群众评议员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议,其中,每期都会约稿,专门评议相关中心、频道、频率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情况,并及时将评议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当事中心、频道和频率。同时,各中心、频道、频率也都有建立自己的收听收看队伍,例如,公共频道也建立了几十人的队伍,每月对走转改新闻进行评议打分,听取来自群众的声音。 (作者系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 福州市:依托“三个抓手”推动“三个建设” ◎陈惠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福州市迅速部署,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参与,全市1000多名编辑记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迈向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队伍得到砥砺和锤炼,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新闻宣传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制度机制管根本、管长远。“走转改”启动伊始,福州市委宣传部就高度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并于去年7月制定出台《关于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鼓励市属媒体多出精品佳作的意见(试行)》,把“走转改”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稿件使用、业务考核、分配激励、业绩评价、提拔使用和评奖表彰中,增强记者编辑走出高楼大院、深入基层一线、多出精品佳作的内在驱动力。 一、以优化分配激励机制为抓手,推动“走转改”制度化建设。我部把深化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建章立制,推动福州日报社、福州广电集团等新闻单位优化和创新新闻采编人员分配激励机制,以深入基层采访情况和好稿数量的多少,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进一步增加好稿在收入分配中的权重比例。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访情况和好稿数量的多少,列为评先评优或媒体评选首席记者(编辑)的主要标准。重点做到“三个倾斜”:一是效益工资发放向一线采编人员倾斜。报社(集团)的效益工资(稿酬工资)发放进一步向采编部门倾斜,特别是向一线采编播人员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人员倾斜。二是业绩考核向扎根基层的采编人员倾斜。从业务考核、评先评奖、职称评定、提拔使用等方面,对在深化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采编人员给予重点倾斜。三是好稿评选向“走转改”稿件倾斜。以“走转改”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好稿和好策划的评定标准,加大对好稿和好策划的奖励力度;设立社长(董事长)奖励基金,作为每年在以人头费计算的收入分配“蛋糕”之外,鼓励采编人员深入基层创作新闻精品的专项奖励经费。 市属各媒体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完善了分配激励政策措施。比如,福州日报社对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访的鲜活新闻、经过深入调研采写的深度报道,在稿酬考评中一律按上限打分。驻县(市)区记者采写的深度稿件均上浮20%计算工分,并每月给予1000元交通、通信和误餐补贴。报社已设立的奖项,如赵家欣优秀青年记者作品奖等,也向常年深入基层一线的采编人员倾斜。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访的业绩(如是否有基层工作经历、是否采制过来自基层的深度报道、是否经常深入基层采访等),列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福州电视台建立完善了栏目、部门、单位三级激励机制,栏目制片人、中心值班主任每天评出当日好稿,中心每周进行好稿点评,每月进行好稿评议,对“走转改”好新闻从栏目量化考核和中心好稿评议两级给予奖励;年终集团“金智慧奖”也对优秀“走转改”记者进行重奖,进一步激发采编播人员深入“走转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批优秀“走转改”记者脱颖而出。福州电视台记者魏欣的“走转改”体会文章——《感动在基层 锤炼在基层 提升在基层》入选中宣部新闻局编辑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编辑感言选辑》。 二、以打造活动品牌为抓手,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建设。打造“走转改”活动品牌,是福州市深化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重点和亮点。品牌打造好了,既有利于提升“走转改”活动的影响力,又有利于保障“走转改”的好策划好报道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刊播,促进形成常态化的版面、时段保障机制。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福州市涌现了“党报记者乡村行”等一批“走转改”活动品牌。2012年,福州日报组织“党报记者乡村行”活动的经验做法先后在福建省“走转改”简报、《福建新闻界》杂志和中国记协网(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专网)首页刊出,并获得2012年度福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据统计,“党报记者乡村行”活动去年总行程达1万多公里,先后走进福州市100多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参与记者达380多人次,受采访对象达1180多人次,发稿字数超过21万字、图片达280多张,进一步拉近了党报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党报记者乡村行”活动重点深入偏远山村、革命基点村、新农村试点村、创先争优精品村、驻村干部所在村、文明村、城中村等乡村,去年先后策划了“喜迎十八大”“‘海上福州’在基层”“同植一棵树”“温泉旅游”“关爱农民工子女”“十八大精神进村来”等活动主题,做到了“每周一主题,村村有特色”,陆续推出了《山村里的“甜蜜事业”》《“草柄经验”解读》等180多篇有分量的报道。与此同时,致力于做好事办实事,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据统计,“乡村行”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关注了农村交通不便、留守孩子教育难、村医难留、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等现象,进行了10多个新闻事件的追踪采访,解决了不少基层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福州日报依托“党报记者乡村行”平台,第一时间成立了十八大宣讲小分队,组织采编人员分赴各县(市)区开展宣讲采访。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宣讲小分队走进12个行政村或社区进行宣讲采访,每次都由报社领导或采编部门负责人带队,宣讲采访对象近500人次。 “走转改”的深入开展,使福州市新闻战线的“基层情结”和“草根情结”更加浓厚。福州晚报打造了“晚报欢乐社区行”品牌。今年上半年,福州电视台策划推出了系列报道“我在基层当干部”,派出多路记者来到福州市相对后进、薄弱的村庄蹲点,和驻村干部们同吃同住,真实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他们在修公路,修旱厕,推动旧村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他们如何用自己的一股韧劲儿改变村民的旧观念,当好村民的“贴心人”、“领路人”和“带头人”。《王长勇:小村官“大事业”》等多条重头报道播出后都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三、以领导带头带动为抓手,推动“走转改”长效化建设。新闻在前方,记者在路上,领导在排头。领导模范带头作用产生的榜样力量和辐射效应,是“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有力助推器。福州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年结合“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主题宣传,两次组织“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由宣传部部长、副部长带队,组织媒体领导和记者深入福州市所有县(市)区进行集中采访,以带头下基层的常态化机制保证活动不断深入。 在福州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各类媒体领导和中层干部严格落实定期带记者编辑下基层采访调研制度,接“地气”、抓“活鱼”,带头撰写洋溢时代气息和泥土芬芳的稿件。福州晚报规定,在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执行过程中,总编辑、副总编辑和编委要与记者编辑结对子,一同下乡村、下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和新闻采访;各采编部室主任、副主任也要带领编辑记者深入第一线,认真调研新情况、新变化,发现问题,发现亮点,确定深度报道、重点报道选题。福州广电集团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挂钩基层、蹲点采访的工作计划表,党委分管领导、集团编委会领导和福州电视台、电台班子成员,不断地以普通记者身份,和采编播人员一起,深入福清、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等县(市)的田间地头、山区林场、工厂矿区、码头港口、乡村社区,就金银花种植、高山羊放养、农业生态园建设、陶瓷业转型升级、海岛医疗事业、海上福州建设、社区党建创新等议题,推出一系列专题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其中,《两个人的学校》和《鼓岭上的“中国梦”》均入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名录。 (作者系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视点”:打造立体阅读新体验 陈静 地方媒体进行国内外时事报道时,通常以选编新华社稿件为主,注重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也由此造成版面同质化程度高,缺乏深度的报道和个性化的观点。如何找准角度,进行时事新闻的深度挖掘,体现媒体个性,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新体验?福建日报每周一推出的“视点(天下)”版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这个版面于今年4月1日起推出。主要包含“一周话题”、“九州观察”、“全球眼”、“周观天下”等栏目,选择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报道;针对读者普遍关注或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要闻,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评说一周内最重要的和读者最关心的国内外新闻,为读者提供一个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平台。 1.提高贴近度 聚焦热点事件 贴近度是指新闻与读者间的联系,包括地理位置的贴近以及利益、兴趣、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靠近。通过选取读者感兴趣的题材、事件、话题,能引起读者共鸣,拓展读者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提高新闻贴近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加强民生报道。例如,“视点”版先后选取了下水道“吞”人事故、“特供”产品揭秘、垃圾围村、复旦大学投毒事件、阿里巴巴面临三大挑战等选题,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当下热点相契合。通过对事件的系统报道和分析研判,使人们对身边事、热点事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体现了党报的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 国际新闻同样强调贴近性。如5月6日的“视点”版报道了日本政坛的右翼倾向。其间,日本政府动作频频,安倍出访俄罗斯,新华社也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然而编辑选取了中国读者最为关心的“修宪”问题,使读者对日本政坛的右倾化有了更清醒透彻的认识,对我国的外交工作有了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2.挖掘纵深度 打造立体视角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快餐式”新闻报道,无法触及事件的本质,难以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要追求新闻的高附加值,打造时事报道的舆论影响力,就需要党报媒体比其他媒体挖掘得更深一点、站位更高一点、追踪更长一点、眼界更宽一点、渗透更广一点。 为此,福建日报“视点”版面加强稿件组合,实施立体化报道策略,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息式聚焦,做深做透新闻,强化深度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例如4月22日的“视点”版关注复旦大学投毒案。新闻报道不仅关注案件本身,更揭示了被害人、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对事件的影响。同时,版面还通过事件回放、新闻评论、专家解析等多种形式,对这一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不仅让人对事件有清晰的了解,更引发人们对当前中国青少年心理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3.突出个性度 展现媒体观点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独家新闻难觅,独家观点可求。以观点取胜,突出思想性,已经成为打造媒体个性的重要方式,助力媒体占领舆论制高点。福建日报的时事报道一直在观点提炼上苦下功夫。 “视点”版在选取焦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时,通常会配发一篇时事评论,站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制高点上,评判优劣,揭示美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独特视角拨云见雾,引导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增强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刚刚获评福建新闻名专栏的“周观天下”栏目,在报社新一轮改版后转到“视点”(天下)版。这个栏目展示了本报编辑记者对时事的洞察能力和独到视角,通过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度点评,打造福建日报国际时事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选取塞浦路斯债务危机、伊朗核问题、金价大幅波动等国际焦点事件进行深度点评,以新鲜的观点代替一般性新闻报道,避免了众口一面的同质化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放大了新闻传播效应。针对塞浦路斯债务危机,栏目刊发的《小国家,大麻烦》总结出“量入为出、自律者活”的观点,揭示了债务危机的本源在于该国金融过度杠杆化,助长了“懒人社会”,使经济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使读者有所启迪,对欧洲债务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增强美观度 优化传播效果 在视觉元素日益影响受众选择的当下,平面媒体的版面呈现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视觉符号正在重组版面格局。福建日报“视点”版通过创新版面语言,充分运用图片、文字、线条、色块的排列组合,追求震撼力、提升表现力、营造冲击力,营造出跃然纸上、立体生动的视觉“盛宴”。 在4月1日的“视点”版面中,市政人员站在下水道防护网中的主图吸引了读者的注意,红黄相间的丰富色彩、自上而下的高角度,提升了版面的感染力。评论文字下方铺垫的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底纹,配合创新剪裁的圆形图片,加强了版面的冲击力。 4月22日的“视点”版面中,巨幅标题“被害人 嫌疑人:两个都是伤痛的记忆”成为视觉中心,黑体和水柱体的组合、艺术字的巧妙应用、蓝灰黑的色彩搭配,渲染了沉痛、肃穆的版面氛围。 综上所述,福建日报时事“视点”版通过提高贴近度、挖掘纵深度、突出个性度、增强美观度,“四度一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立体、层层深入的阅读新体验,为人们打开了纵览时事要闻、认识大千世界的全新视野。(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时事体育部) “归侨故事”:在普通人中找新闻 林小宇 福建是侨务大省,海外福建籍乡亲1200万,省内归侨侨眷也有千万之众,《福建侨报》因此担当着重要作用。 作为对外对内宣传的窗口,福建侨报一直自立于侨务宣传的权威地位。但长期以来福建侨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上,不可避免地有着“官样”色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传媒还不发达时,人们对侨务信息的获取大都来源于福建侨报。随着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尤其侨务工作社会化,信息来源多样化,福建侨报的地位和优势逐渐减弱。 如何改进福建侨报?以便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这需要思考,需要改革,需要创新。 一、把目光投向普通人 纵观华侨归侨社会,就如一座金字塔,诸如陈嘉庚、胡文虎、郭鹤年、陈永栽等是这个金字塔上的塔尖,他们的确是华侨社会中的领袖人物,精英份子,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宣传他们固然重要,但在这个“金字塔”下却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毕竟个个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有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 这些人不仅是我们报纸的受众,也是我们的应该关注的对象,但如果将这些普通的归侨转变成为报纸报道的对象,这的确需要有观念上的更新。 相对于“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识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人物的采写,都不会很难。而对于普通人的采写,就会遇到诸多的难处,怎么才能找到出路,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并建立一个专门的平台。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了解,觉得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转变新闻的特定属性,通过“故事”展现人内心闪亮的一面,摘取人性善美的一部分。 于是,我们就开辟了一个为普通人而设的“归侨故事”栏目。 二、“归侨故事”面前人人平等 一般媒体开设“人物”专栏,都会有选择的报道,因此“归侨故事”栏目开设时,就有人提出,不是人人都适合作为采写的对象,要有所选择,有所甄别。 这个建议固然有合理性,但却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上,因为挑选的条件无非又是“有地位,有实力,有造诣,有影响”,无法真正做到在“归侨故事”面前,人人平等。经过讨论,最后大家思想得到了统一,那就是让这个栏目真正成为普通人的栏目。 有时,现实和理想距离很远。当我开始采访普通归侨时,遇到了麻烦,几乎所有人都拒绝了我们的采访,理由很多,但比较一致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根本没有什么好写的,更不愿意把自己的身世登在报纸上,让别人指指点点。 此时的我这才知道,采访普通人比采访“名人”更难,但难在哪里,这让我们陷入了窘境。于是,我们想从交朋友开始,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熟悉他们。 在每个城市里,都有不同名称的“归侨联谊会”,而且他们都定期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参加他们活动多了,他们就把记者当朋友,同时也了解到“归侨故事”栏目的初衷和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情培养”,终于有归侨愿意接受采访,于是我开始了“走街串巷”,上门采访归侨,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我不仅能看到普通归侨侨眷的真实生活,也能通过采访交谈,成为了知心的朋友,他们能在第一次和记者见面时,就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全盘道出,甚至内心深处的情感,都毫不忌讳地告诉了记者。 三、运用新元素,创造新风格 要在普通人的一生中,找出“亮点”,的确很不容易。通常当事人都是平淡地叙述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文化程度高的,多少能说出一点精彩的东西;文化程度低的,就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随着采访不断进行,我发现归侨有这几方面的特点,其一,因为是归侨,就有着国家的感觉,无论是出生国,还是中国,他们都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的结果,都有很深的感慨,都对自己的祖籍国有感激之情。其二,从当年回国到现在,中国在变化,回国前的居住地也在变化,他们对这些变化都有实质性的比较,也都有真实的感受。其三,他们当年的回国,要么是爱国情操的驱使,要么是在排华中被迫回来,但无论是哪种,时过境迁,都会对这段历史做自己的判别。 以上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元素,有着这些“历史、情感、判定”,文章不仅能丰富,也可生动。 四、在平凡中找亮点,在低处找高点 前面提到,归侨回国都有着国际背景,即使是描述他们当年回国前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闻性,但这还不是我真正要找的东西。真正的亮点却存在时空中,也就是时隔几十年后,这些归侨他们现在过的怎样,他们通过对比,产生了一个什么新的结论。 比如,归侨雷慧琴讲父亲托她买灯笼回菲律宾经过。以前在春节时,在菲律宾的华人想挂中国灯笼,但很长时间都不敢挂,有的是等到大年三十的深夜时,才悄悄出了挂灯笼,然后到了天亮再收起来。现在由于中国日益强盛,华人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把灯笼挂在家的大门外。于是写出了《灯笼挂在大门外》的文章,文章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菲律宾当地的中文报章也都纷纷转载;又比如,采访越南归侨陈福东,他介绍了当年因越南排华而艰辛回国的经历,不仅他回国,还带着越南籍的妻子回国,当时他的岳父担心因中越交恶,女儿又是越南人,会受到迫害。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妻子在中国得到了从中国政府到普通民众的爱护,他妻子最后对记者说,中国是她的家,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于是写出了《牵手一起走》的文章。文章同样受到各界的赞许,还被联合国难民署收集。 可见,在普通人中,有着不普通的事,就看我们能不能深入细致,能不能专心致志,能不能总结升华。 五、涓溪汇江,微亮聚彩 做一件事容易,一直做下去不容易。 “归侨故事”既然是一个栏目,就需要有量的体现,如果说,每一篇故事是摘取一位归侨人生的“亮点”,那么“归侨故事”栏目就是将这些“亮点”汇聚起来,由原来的星星点点的光亮,变成色彩艳丽的光芒。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不停的采写,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创新,不停地努力,因此作为栏目的负责人就需要有长远的打算、吃苦耐劳的准备,用时间换取空间,用辛勤换取收获。 回头看,从2004年开创“归侨故事”栏目到现在,该栏目已经走过了10年的路程,发表的文章有百万字,现在人们一旦谈论福建侨报,都会称赞“归侨故事”,这又成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天道酬勤,2009年“归侨故事”曾获评福建省新闻界最高奖项——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这是对“在普通人中找新闻”的“归侨故事”栏目的最好的肯定。(作者单位:福建侨报) 生态文明宣传报道面面观 陈坦汶 生态是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深入报道的层次、内容很多。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子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对今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新闻宣传报道体现生态文明融入到四个建设中,如何让新闻宣传报道角度更有新意,如何让报道喜闻乐见,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分解。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是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度建立。但以往的宣传报道更多地关注生态美的具体表象,却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忽视了有关生态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果报道。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报道确定了重点方向。制度建设代表生态文明的软实力。我们的记者要明白:生态文明建设不等于生态建设。假如说生态环境质量代表了生态文明的“硬件”的话,生态文明制度就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可以说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标志,它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等重要。福建生态状况优良,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1月中旬全国雾霾天气我省空气最清新,这是所有记者都看得到事实,也是一窝蜂抢发的新闻。但是我省的记者能否另辟蹊径重点报道或发表言论赞美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绩。要告诉受众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这与我省实行生态制度建设先行是分不开的。记者编辑只有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新闻报道中才会抢发省市有关生态制度创新的消息,才会透过美丽的环境看到生态制度的“美丽”,才会制作评论节目赞赏制度先行开出的生态美丽之花。 生态报道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从长期报道看可选的内容、题材、体裁和角度很多,估计今年很多媒体会以生态行或美丽行的主题报道方式,宣传报道我省各市、区、县、乡优美环境。从媒体的特点看电视媒体更擅长用镜头语言表现美丽的环境、优良的生态,此类报道更多地出现在主题性宣传活动中,容易形成浓郁的生态宣传氛围,但是此类宣传报道忌讳只见实景不见思想、观念、制度和人的素质;只见具体的生态项目、工程、规划,不见生动的人物或事件故事叙述;只见一个又一个镜头画面,不见主持的评点或编辑部旗帜鲜明的观点。从深刻性、生动性方面要求,这类报道既要见美丽的风景,更要见富于见地的思想观念,报道才见深刻感人。广播以声音见长无法像电视那样展示影像,广播可以联合电视共同采访,也可与报纸合作,但要以讲故事为主,以情感人,切忌说教图解政治。报纸、广播还可另辟蹊径,报道看不见的美丽或看不见的生态工程,例如报道空气中粉尘降低达标,景观水、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达标,土地重金属污染得以净化,居住地、街道、公园噪音降低,百姓居家电磁波、辐射减弱,光污染减轻等等,以这种报道肉眼看不到的干净和美丽,来说明当地政府以人为本,美化环境,为老百姓办实事取得的成效。 生态方面的报道涉及面极广,比如一些冷门的题材如果角度新颖的话,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其他生物链物种和谐关系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社会己出现某些本土动植物物种灭绝或某些传统生物基因流失的危险,我们的记者如能就此展开问题性调查报道,反映当地有多少传统的鸡鸭牛羊猪狗本土物种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古村落的消亡,洋物种的引进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为生物物种多样化受到巨大冲击敲响警钟;也可报道一些国外的转基因植物物种的侵入,挤占了本土基因植物的生存空间。五六年前广电集团新闻中心曾采制出一篇很有新意的专题,大意是我省森林覆盖忧思录,并获得高奖。该专题很好地运用了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指出单一树种人工造林的脆弱性,呼吁培育多种树木混交的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系统,以抵御病虫害对森林的侵袭,同时也有利于地表的水土保持。记者要发扬这种钻研精神,以科技与生态的双重眼光去挖掘新的生态新闻。 涉及生态文明报道最多的是生产与消费经济社会领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就是三个最重要的方面。绿色发展不宜简单地理解为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绿色发展指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产品不受污染,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自身不受污染,生产绿色工业产品和农业绿色产品。循环发展指工业生产方面运用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环保技术,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尽可能在较少的工业用地上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值,集中治理各种污染物,降低治污成本,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上游厂家的下脚料或废弃物是下游厂家的原料,废弃的生活垃圾可再生利用,不断循环利用;农业生产方面提倡立体种养,最大限度利用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减少使用无机农药化肥,多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多用有机肥料;在城市建设方面,建设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完善地下网管、内河系统、排污系统,建立污水垃圾无害处理设施,有效控制各种生产和消费污染源,空气、水、声、光等环境达标,在商业和城市公共交通、家庭生活方面使用清洁能源,立体绿化都市,分拣垃圾回收利用,奖励使用环保节能产品,发展生态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低碳发展指生产方面多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潮汐能、水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在消费方面提倡低碳生活,倡导骑自行车、步行,短途乘公交,节约用电用水,使用太阳能热水,提倡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是三个相互割裂的生产、生活系统,而是有机的统一,相互交叉,相互促进。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些内容专业性很强,报道中难免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普通读者、观众、听众未必爱看爱听。这需要选择大众易于接受的报道切入口,从百姓感兴趣的居家生活为切入口,开展三个发展的报道。要深刻领会到百姓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树立生态环保节俭的生活方式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重要作用。比如交通广播可开展绿色出行的专题讨论,电视公共频道农村节目可专题报道生产绿色农产品、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报道,都市类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频道可报道城市居民追寻绿色时尚生活的新闻。一些生活类栏目可开展“我为生态发展作贡献”的讨论,也可报道典型人物的环保小故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纸、频率、频道如广播电视经济频率频道可开辟专栏,有选择地开展绿色、循环、低碳专题报道。专业性强的频率、频道也可在今年开展绿色环保行采访活动,也可开展生态工业园巡礼行进式报道活动或乡村生态游展示报道活动。涉台的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可适度报道台湾生态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和教训,加大海峡两岸生态建设方面的交流以及生态产业对接与合作的报道。 在“走转改”活动中要善用群众语言 林瑞声 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群众,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新闻人,永远是架设在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关心群众的冷暖,传递党的声音,写出更多有情感温度、时代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永远是我们身为记者的使命。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和善用群众语言,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一、群众语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群众语言,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习用的口头语言,是与书面语言相对而言的,它不像书面语言那样典雅、庄重,但朴实、生动,朗朗上口。用好群众语言,可以使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可以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可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听到百姓的心声,写出鲜活的基层新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文风,让新闻更多地用群众语言来叙说。群众语言的特点是大众化、口语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群众语言来自生活,出于肺腑,形诸口舌,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这样的语言尽管可能原始粗糙,却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近期我省刊发的一些稿件,在写法上改变以往新闻稿固定的严肃模式,适当运用群众语言,写得更实际生动、具有地方色彩,增强了新闻稿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作为一名基层的记者,我们在长期下乡的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群众各类朴实的语言和心声。用好群众语言首先要接好“地气”,俯下身子,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能真正深入基层,以真心换真情,“入得了百姓门,拉得上百姓话,交得上百姓心。”其次,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虚心向群众请教,并能活学活用。顺口溜、打油诗,民间谚语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是群众语言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可以收到“一语胜千言”之功效。 二、要向群众学习鲜活的语言 刘云山同志指出,走转改活动,“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因此,作为基层的记者,在“走转改”活动,我们始终坚持把“改文风”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注重学习运用群众语言,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感染群众,涌现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和一大批短、实、新的新闻作品。 1.反映最真实的基层。很多新闻“假大空套”现象严重,主要还是因为不熟悉情况、没掌握实情,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再能写的人也犯难。因此平日里一有空闲时间,我便会驾着摩托车,深入农园田间,听老农晒晒“农经”,或者走进村民家中和他们一家子聊聊天,每一次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最近的天气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吗、农民的收成好不好、卖的价钱是否合理等攸关农民利益的新闻线索,我都十分关心。由于翔安的村庄多,而且几乎每个村种的庄稼种类各具特色,大宅的火龙果、徐错的胡萝卜、小嶝岛的紫菜等,农作物名目繁多,要想熟稔这些时令花果蔬菜等作物的生长规律,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着实不易。 幸运的是,作为闽南人,我能很好地用闽南语和村民们话家常。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能更好地打开村民们的话匣子。在自己的家里、田里等熟悉的环境中,村民们往往更能敞开心扉,将他们的心声娓娓道来。这样一来,我也能更全面地将村民们的生活生产面貌如实呈现。 2.提供最及时的帮助。要想最真实地报道农民的生活生产现状,反映农村概貌,那么就必须要做到抢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获得并采写最直接的资料。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采访对象,同时还应该具备正义感和大局意识。特别是,针对老百姓胡萝卜、火龙果、茶树菇等丰产却滞销的局面,我们主动出击,主动下基层进行采访报道,切实帮助农民排忧解难。 今年4月6日,我在《厦门日报》第四版刊发了《天热茶树菇疯长 没销路农民受伤》一文,报道了翔安新店镇杨厝果蔬合作社农民从种植胡萝卜转型种植茶树菇,却因为气候、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原因导致茶树菇疯长、优质茶树菇滞销并烂在菌房内,农民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可这样的辛酸,如果我们没“沉”下去,他们的苦水只能自己咽。 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市民们纷纷驱车前往采购,后来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厦门多家超市帮助他们解决了滞销的状况。一周后,专业合作社社员杨宗文开心地给记者传来这个喜讯,感谢《厦门日报》的及时报道,也很感谢市民的爱心帮助。 3.写出最实在的言语。做新闻,七分采访三分写。然而这三分,却是关键。内容空泛、浮夸、格式“八股”、语言僵硬等不良文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报道的篇幅并非越长越好,语句也不是修饰得越多越生动。往往短、实、真的文章才能引起越多的关注,更能打动人。因此我们还注意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让语言言之有物。 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淳朴的民风民俗,特色的农村产业,这一年来我写过多篇关于这类主题的报道。我认为写这类文章,用平易朴实的语句概括,最恰当不过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与农民的淳朴本色不无关系。受他们朴实性格的影响,写出的文章也吐纳着质朴的气息。我相信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讲出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的话,读者才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三、采访时应注意到的问题 鲁迅曾经这样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学习好群众语言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要“言之有物”,多谈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与群众交流沟通,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言之有物”,对接群众的迫切需求,多聊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为此,应把握“三多”要求:一要多谈细小事,如“钱袋子”、“菜篮子”等,既是群众的“兴奋点”,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如此,则可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二要多“下基层”,体味群众的“寒暑冷暖”,“存储”话题的“原汁原味”。三要多“办实事”,对群众提出的诸如就业、上学、看病、住房、行路等民生问题,要下最大的气力、想最多的办法、求最好的效果。 2.要“看菜吃饭”,会讲群众能听懂的语句。运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遣词造句这一关非过不可。怎样过,还得学会“看菜吃饭”,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第一,要做到说理通俗易懂,切忌死搬硬套、高深莫测,把群众搞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结果自己也是“人吃亏,戏不好看”。第二,要做到话语朴实无华,多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样,采访可以轻轻松松,群众也明明白白。第三,要做到掌握一些方言。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能更好地打开村民们的话匣子。尽管群众语言的重点不是指“土语”、“方言”,但我们如果争做“有心人”,掌握一些“方言”,肯定会拉近与群众的心灵距离。 3.要“注重细节”,善用群众最喜欢的方式。一是空间上要力争“零距离”。要把农民当朋友、当兄弟,让农民朋友成为报社的广播员,尽可能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地交流。二是时间上要常下“及时雨”。平常要勤到农村、农田走走看看,和农民朋友话家常,了解时下自家农业种植、收获等相关情况,聊聊近期相关农作物的价格与收获情况,甚至可以把自身经历的农业种植经历和农民朋友聊聊,拉近和农民朋友的距离。三是仪态上要写满“真善美”。衣着要简洁得体,情绪要饱满平和,肢体接触要亲切自然,让群众感受到真诚与温暖,真正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翔安区委宣传部) 突出“三性”:办出党报专刊的特色 蔡郁生 网络信息时代,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地市一级的党报面临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那么,作为党报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刊,如何发挥其作用,办出特色,为党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呢?笔者从事专刊编辑工作十多年,多年的编辑实践体会到,要办出党报专刊特色,必须从“三性”上下功夫,即专业性、服务性、可读性。 明确定位,突出专业性 专刊版不能像新闻版那样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稿件也不能像新闻版那样抢在第一时间里出来,为弥补本身新闻性不强的缺陷,就要发挥自已“专”的优势。 一方面,围绕“专”字做文章,从专版内容、栏目的设置有明确的定位,每个专版确立自己主要的读者群。从读者的口味、心理要求去设置栏目。今年初闽东日报对专刊版进行了改版,将原来零散的十六类版面整合为七类,以“视点”、“生活资讯”为主导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重新包装。如把原来的“社会”、“经济”、“法制”、“校园”、“人物”整合为“视点”,时间由原来的一周或者两周一期,时效性明显不利,改为隔天一期,增加了专版的时效性。设置的栏目如“教育园地”定位为广大的师生、家长;“退休时光”定位为广大的老年朋友;“法制纵横”定位为普及法律知识,面向广大读者;“生活资讯”定位为为读者提供生活知识及资讯服务。每个版面,栏目各有风格,服务对象各有侧重,不同的专栏不同的定位,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另一方面,围绕“深”字挖内涵。专刊最突出的特点是“专”字,因此专版要体现“专”,所做的报道要有深度。专版表现形式灵活,版面相对丰富,为拓展报道的广度深度提供了空间。如今年改版后设置的“今日视点”栏目、“生活广角”栏目等,这些栏目稿件要求尽量从受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切入,把文章做足做深做透,不停留在一事一报局限里,除报道新闻事件本身外,增加了链接、点评、记者手记等表现形式,争取每期有亮点,有看点。该栏目开办以来,以刊登的稿件有深度,满足了读者深层次阅读需求,获得读者的好评。 侧重需求,强化服务性 专版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服务性。专版强调服务性,应成为专刊编辑的共识,一方面我们将服务性强化到每个专版中去,另一方面加强生活服务指导。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长寿成为众多百姓的重要需求。不少人认识到健康对于事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渴求。鉴于此,为满足读者的需求,今年改版后的“生活资讯”版每周两期一整版,开设了“健康养生”栏目,内容为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传播健康养生新理念。请有权威的医生介绍一些多发病的防治知识;针对季节性疾病发生的人群特点进行解读;介绍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健康常识等等。让百姓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到很多健康养生的知识,很受读者欢迎。还有如设置的“生活小窍门”,介绍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小技巧、小技术、小学问。“家政服务”、“消费指南”、“身边故事”等等栏目,从美食休闲、引领时尚、引导消费、享受生活等方面真诚服务读者。“生活资讯”版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让读者满意,从而深受读者赞誉。 实践使我认识到,专版所刊登的内容与读者的利害关系越大,读者关心的程度越大。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此,每年中考、高考前夕,我们教育栏目就把想在中高考中决一雌雄的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抓住中考高考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立足于招生考试,请招考权威部门定期发布考前、考中、考后信息。同时还约请进修学院的专家名师,撰写文章,对考生做考前复习指导,这些信息都是考生、家长与教师急需,欲知、应知、未知的信息,从而获得读者的青睐。还有如设置“以案释法”栏目,请专业律师为群众解疑释惑,选择一些典型案例,现身说法的形式,服务于读者。由于专版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内容贴近了读者,贴紧了读者,强化了专版对于受众的服务功能。 加强策划,增强可读性 专版重在策划。为增强专版的可读性,一方面加强专版内容的策划。充分关注受众的实际生活,对于百姓关注的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信息进行策划。比如针对每年中的一些重大节日进行版面策划,如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围绕每年不同主题进行策划,对于消费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消费警示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再如每年的禁毒日、敬老节等,想新点子,找新角度进行策划,均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专刊部曾与记者部联合策划了一组系列报道,内容是反映寿宁郑龙鸾老人含辛茹苦收养残疾孤儿小马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热切关注,中国联通宁德分公司发起了“阳光助孤、救助小马特别行动”,独家赞助提供小马所有手术费用;寿宁南山文武学校为小马提供免费寄读;市县两级团委组织献爱心。紧接着专刊版连续发表了5篇报道。在媒体关注下,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小马已经康复,走进了明亮的教室与普通孩子一样在学校就读。通过这一系列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也提高了报纸的知名度。 反映社会热点难点,及时追踪,促成问题的解决;关注弱势群体,反映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这些都是专刊版重点策划的内容,既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心,也为专刊树立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专刊版的可读性。比如对于老百姓关心的液化气价格、春运市场、城市卫生、噪声污染、环境问题、占道经营、小学生玩游戏机等等热点难点问题,都进行了全面的策划,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曾刊登的福安市松罗乡梨头村蔬菜种植专业户阮成村家中20亩菜园蔬菜发红发烂面临绝收减收的问题,本报专版以《“白菜”病怏怏,愁煞“蔬菜王”》为题进行报道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福安12315介入调查此事,使得菜农获得了万元补偿,菜农电话打到报社,感谢党报为他办了一件实事、好事。曾刊登的“14岁少女遭凌辱,15岁被迫成为母亲”,反映一位14岁小女孩身心屡受摧残,为采集证据讨还公道,忍着屈辱生下孩子,文章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同情。好心人纷纷献爱心,福州、霞浦等地各界好心人士热诚来电话,咨询捐助联络方式,掀起了一场爱心拯救少女妈妈的活动。等等这类报道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并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加强版式编排策划。为提高专刊版视觉冲击力,力求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吸引读者,在版式设计上求新。今年闽东日报加大了美编队伍建设,增加配备了专业的美编人员。专刊版面美化上,采用大标题、大图片、大色块,设计简洁、大方明快,用好标题、字体、字号、色彩、线条、底纹等版面语言,使整个专版图文并茂,版面形象生动,让读者产生了阅读兴趣。 总之,融专业性、服务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专刊版,使版面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地市党报的竞争力,赢得了更多的读者。 (作者单位:闽东日报社) 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关于公布第十九届(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设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平潭综合实验区媒体中心,各有关单位: 第十九届(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活动于4月举行,全体评委严格遵守评选标准和程序,牢牢把握导向,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出发,评选出了一批反映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成果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客观翔实展示了2012年我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浓墨重彩反映了2012年全省新闻媒体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生动新闻实践,体现了我省新闻工作自觉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优异成绩。按《福建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获奖作品目录已于4月19日—27日公示于福建记协网,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经公示,来自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期刊和新闻网站的4个新闻专栏和393件新闻作品获奖。 现将获奖作品目录予以正式公布(详见附件),并对获奖编辑记者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会将对获奖作品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我会奖励标准为: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500元。请各单位按惯例给予配套奖励,奖金数额不低于我会发放标准。 希望各地、各新闻单位深入持久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增强精品意识,持续推出新闻精品佳作,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重点展示我省改革发展辉煌业绩,精心组织策划重大宣传报道,努力繁荣我省新闻事业,提高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2013年5月14日 五十年再访“榜山风格”发祥地 张锦才 时间的流逝容易冲谈人的记忆,甚至将它带走,但有的记忆却可以“留住”时间,让其还原过去的某些情景。 龙海在我的心中,就有这样一段能“留住”时间的记忆。 那是整整50年前,即1963年春夏之间,作为省广播电台的派出记者,我曾多次行走在九龙江两岸,报道龙海人民火热的抗旱斗争,宣传名扬全国的“榜山风格”。如今——2013年,又是春夏之交的时刻,我随省炎黄采风团到了龙海。无论走到哪里,脑海中都会自然地涌现出半个世纪前“丢卒保车”、堵江截流的动人情景,这让我在团里确定选题的会上,主动请缨,用文字再次叙述那个曾经令全国人民为之动容的龙海1963年。 “九龙江有水不算旱” 九龙江,福建的第二大河流,丰沛的江水滋润着闽南大地。 龙海县,1960年由龙溪与海澄两县合并而成,位于九龙江下游。那里盛产水稻,是福建著名的粮仓,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它的地位十分重要。 1963年的2月4日是“立春”,按照农事季节的安排,已经该浸种育秧了,可是从上一年的10月份开始,在长达120多天的时间里,龙海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非常严重,春耕几乎无法进行。怎么办?当时县里正在召开党代会,为了鼓舞人们发扬革命精神开展抗旱斗争,会议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九龙江有水不算旱!” 熟悉县情的人知道,这话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着充分的依据。因为九龙江有三条支流(西溪、北溪、南溪)横穿龙海境内,江水滔滔,只要人们肯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当然,解决问题不能只停留于口号,变口号为行动,需要的是扎实工作。2月6日,县委一班人就带领几个相关公社的代表,乘坐汽船沿九龙江西溪勘察水源,目的是对堵江截流的可行性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几处现场分析,参加勘察的人一致认为,如果在榜山公社的洋西大队进水口堵江,可使西溪每秒22立方米引流量中的15—17立方米,经洋西水闸,进入迂回曲折、长达32公里的九十九湾和南港渠道,直至终点南港灌区,而闸口上游的步文、颜厝两公社则可以引水入田,这样就能解决全县的缺水问题,确保按时育种插秧。由于做出堵江决定的那次会议是在船上召开的,人们因此称它为“舟中会议”。 “舟中会议”的决策虽然正确,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困难在于,九十九湾需要从榜山公社经过,水位上涨,必会淹掉榜山公社洋西等六个大队地势较低的田,总数达1300多亩。这样做对他们是个不小的损失,农民能否接受是个未知数。然而面对堵江截流将会出现的这个难题,榜山公社的农民却表现出令人感动的牺牲精神。他们认为,“小利应该服从大利,小我应该服从大我,从全局出发,我们没有意见!”洋西大队的女社员林兰说,“要是下游的几万亩田插不上秧,我们这里就是丘丘结金子也没用。”当过队长的郑水龟说得更具哲理,他指出,“淹掉一小部分田,换来几万亩好收成,这是丢卒保车,很值得。” 2月15日,轰轰烈烈的堵江截流工程终于开始。需要做出牺牲的榜山公社依然走在前面,他们挑选出3000多名强壮劳动力和近百只小木船前往参加。这种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感染了全县人民,“丢卒保车,顾全大局”,迅速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那天,参加堵江的一万多名农民,自带工具、粮食与被褥,从四面八方步行赶到工地,各级领导干部(如县委书记刘秉仁、榜山公社党委书记苏海成),纷纷深入第一线,既当指挥员,也参加劳动。经过六七天的艰苦奋斗,一道长535米、高8.5米、顶宽4米的大坝巍然矗立,将西溪拦住,使源源不断的九龙江水,顺着九十九湾和南港渠道,流进了下游的石码、莲花、东泗、东园等公社的田地,春耕因此按季节进行。之后,人们又回过头,帮助被淹的洋西等大队排水抢插秧苗。这样,既做到了保“车”,又捡回了被丢出的“卒”。 对于西溪堵江这一壮举,2月21日,《漳州报》以“龙海万人胜利堵截九龙江”为题,作了报道。4月7日,《漳州报》在报眼的小栏目“黑板报”里,首次提到了“榜山风格”。6月21日,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刊登了该报记者、著名诗人郭小川的长篇通讯《旱天不旱地》,讴歌闽南人民的抗旱斗争,其中对龙海县的堵江截流作了详尽的描述,并配发短评《“榜山风格”的光辉》。从此,“榜山风格”传遍全国,为人们所熟悉。 事实上,1963年龙海的旱情并非只发生在春天,而是一直延续到炎夏时节。因此,继西溪堵江之后,县里又组织力量,先后对北溪和南溪进行截流。经过不断的抗旱斗争,大灾之年的龙海,粮食生产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全县水稻亩产平均超过千斤。人们总结经验时把它归功于“榜山风格”的发扬。 这一年的秋天,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访问福建,听到有关“榜山风格”的介绍,非常感动,欣然写下一首七律,以表示钦佩之情。诗云:“弥望黄垂禾穗丰,从知抗旱奏全功,截流闻说五千道,引水曾经数十重。协力同心无反顾,先人后己见高风,但听一语相传告,三面红旗看越红”。 从芗剧《碧水赞》到京剧《龙江颂》 许多中老年人都知道,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曾活跃过一批“样板戏”,其中京剧《龙江颂》所反映的“龙江精神”,原型来自1963年的“榜山风格”。但是,新闻报道中的“榜山风格”,是怎样演变为戏剧中的“龙江精神”,人们却不一定都了解。此次笔者到龙海,就此请教了熟悉情况的人,他给我作了介绍。 据有关资料表明,1963年的四、五月份,就出现过歌颂龙海那场抗旱斗争的文艺作品,其中有龙海县文化馆副馆长柯振兴所写的芗剧表演唱《榜山风格赞》: 九龙江水听使唤,改造流进九十九湾。 十万亩田解春旱,清清流水好播田。 布谷鸟催春叫不停,十万良田一片青。 百里悠悠长流水,点点滴滴榜山情。 时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长的陈虹看过县芗剧团的表演唱,很感兴趣,但他觉得,表演唱形式比较简单,还不足以反映那场轰轰烈的抗旱斗争和崇高的“榜山风格”,便组织人员以漳州地方戏剧——芗剧的形式编写剧本《碧水赞》,此剧参加省汇报演出并得了奖。就在那时,福建省话剧团为了准备参加华东地区汇演,决定在芗剧《碧水赞》的基础上创作话剧,而剧本的主要执笔者之一正是省文化局局长陈虹(化名江文)。这位“喝九龙江水长大的”领导干部,早年投身革命,曾是新四军的一员,此次又深受“榜山风格”的震撼,于是“怀着儿子于母亲般的深情”,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在获得大量素材之后,与其他主创人员一起,争分夺秒完成了写作任务,剧名定为《龙江颂》。不久,福建话剧团带着五幕话剧《龙江颂》参加华东地区汇演,之后又奉命晋京。周恩来总理曾亲临观看,并作了很高的评价。上海新华京剧团发现这一题材后迅速把它改编为京剧,剧名仍为《龙江颂》。 1966年5月,此时已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江青正在大搞“京剧改革”,当她看完新华京剧团《龙江颂》的演出时,用一种大老板收购货物的口气对张春桥说,“这个戏,我要了!”由于“革命文艺旗手”想干预这出戏,深受观众喜爱的京剧《龙江颂》也就因此被停演。这一停三年,直到1969年,江青才下令上海京剧团组建“革命京剧”《龙江颂》剧组,并投入排练。然而审看时,她发现戏中的主角仍然是男的(即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郑强),不禁大发雷霆,说是“重男轻女”,绝不可以。据记载,当时这个不可一世的“旗手”发出指令,“剧本要改写,要把男支书换成女的,戏里要表现阶级斗争”。于是,原有的主角由男的变成了女的,即后来人们所熟悉的那个“高大全”形象——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 由于江青的插手,京剧《龙江颂》的身价也就陡然升高,成为当时红遍全国的样板戏之一,并被搬上银幕。毫无疑问,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这出样板戏曾产生过一定影响。今天,人们再回过头审视,虽然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其所颂扬的“龙江精神”还是值得肯定。 故地重游忆当年 对于50年前龙海的那场抗旱斗争,作为见证者,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想有机会再去那里看一看。这次采风,让我实现了这个夙愿。 当年因堵江截流而被淹的洋西大队,是我最惦记的地方,“榜山风格展览室”就设在洋西小学内。接过采风任务的当天下午,我即迫不及待地前往那里参观。其时有三位自称是“龙江精神传人”的四年级女学生,分别给我讲解,她们有板有眼的介绍,令我这个当年的记者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参观后,我问起堵江时所筑的大坝,主人告诉我,大坝的旧址现在是西溪桥闸,建于1967年至1970年,这个工程的主要效益体现在引水、蓄水、防洪、排涝、纳潮、通航等方面。我又问起当年的洋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郑流涎,他是那次堵江截流的关键人物之一,由于他的大局观,洋西大队真正做到了“舍卒保车”——宁愿让自己的土地遭淹也要拥护堵江截流。从芗剧《碧水赞》、话剧《龙江颂》直到最初的京剧《龙江颂》,主角的原型都来自于他,但是到了样板戏《龙江颂》,他的事迹就转而由女主角“江水英”去完成了。可惜的是,郑流涎已经于去年病逝。 从洋西村回城的路上,我又想起了当年的另一位风云人物——莲花公社玉枕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黄九使。玉枕是九龙江出海口的一个小岛,西溪一堵,淡水流不到那里,岛上只有咸水,而咸水是不能育秧也不能灌溉的,因此,堵江截流对他们来说,可谓“死棋”一盘。起先社员强烈反对,郑九使也不同意,但前来做工作的公社党委书记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是你们玉枕的两千亩重要,还是四个公社的十万亩重要?另一句是,如果你不是玉枕人而是别地人,你会反对堵江截流吗?这两句话让郑九使的思想豁然开朗,并以此做队里其他干部与社员的工作,使大家由堵江截流的“反对派”转化为积极拥护者。玉枕人的牺牲精神也因此被誉为“玉枕风格”。当年我曾上岛采访过他,还留下一段小插曲,即有关他的名字写法。原来,这位当年意气风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名字叫“狗屎”,一些记者的报道也照实地把他写为“黄狗屎”。作为闽南人,我熟悉旧时闽南乡下的长辈给新生儿取名的一个“传统”,即为了孩子日后“好养”,常取一些比较贱的名,如“流涎”、“水桶”、“豆干”、“无毛”,等等。然而“狗屎”两字毕竟不雅,于是我征求他的意见,是否可以将他的名字写成“九使”?因为“九使”在闽南话里与“狗屎”正好同音。他听了我的建议当即高兴地接受。如今,50年过去了,黄九使如果健在,应该有90来岁了。但一问,也早已去世。这让我颇为伤感。毕竟,他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 回到市区,我前往市党史办,就一些问题请教当地的“活字典”郑厚根同志。老郑已年届八旬,上世纪50年代初在县委文书室工作,是龙海的第一位档案员,听过老革命家曾三有关档案工作的讲话,对1963年那场抗旱斗争非常熟悉,还接待过前来采访的诗人、记者郭小川,并保留着许多宝贵资料。老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常应邀到机关、部队、学校做有关“龙江精神”(即“榜山风格”)的介绍,至今已有80多场,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的3月26日。他的介绍博得了听众的好评,认为“榜山风格”应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但也有个别听众对“榜山风格”不理解,并提出疑问,说那时是计划经济年代,处处讲“一盘棋”,要求“丢卒保车,顾全大局”是可以的,如今是市场经济年代,强调经济利益,再这样做合适吗?为了回答问题,老郑列举了抗击汶川地震与本市的角美台商投资区三通等许多事例说明,无论是与自然灾害斗争还是发展经济,顾全大局的观念都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在场听众(包括持怀疑态度的人)无不信服。 郑厚根与我交谈时,还分析了“榜山风格”的时代背景。他认为,这与学雷锋活动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1962年8月雷锋不幸牺牲后,有关他的先进事迹陆续出现在报纸杂志上,引起人们对他的钦佩之情,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的精神。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字“向雷锋同志学习”,使原有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高潮。龙海的抗旱斗争正是发生在全国学雷锋活动的高峰期,而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因此,在事关个人与集体,大局与小局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时,人们自然地倾向于雷锋同志。龙海人“丢卒保车,顾全大局”的勇敢决定正是因此而产生。 我赞同郑厚根的分析。今年,是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50周年,也是“榜山风格”诞生的50周年,这两件事都值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纪念,因为在我们社会,二者都曾起过并正在继续起着积极而健康的作用。 为龙海的未来祈福 过去的龙海县,农业吃香;今天的龙海市,经济逞强(全省十强县之一;全国百强县之一)。走进龙海,我既感到熟悉,又觉得陌生,因为变化太大了。 就市容市貌而言,采访“榜山风格”那年,县城在石码,区区几条老街;如今市区已扩大到包括石码、榜山与海澄三个镇,范围之大,不可同日而语。我对当地的同志说,那年,我是骑着脚踏车从县城出发,穿过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到了榜山公社所在地,现在,我是乘坐汽车驶过两旁布满高楼大厦的宽敞大道,来到榜山镇所在地。至于原来非常熟悉的石码老街,已经“隐居”于偌大的市区内。要不是在当地人的引导下,我不知该如何去找它。虽然今天再看老街,显得低矮狭窄,生活设施也比较落后,但我还是衷心希望它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因为保护老街就是保护那段历史。可喜的是,这方面已有了政府的明确规定。 就交通而言,采访“榜山风格”那年,全县只有几条沙土公路,车辆少得可怜,出行非常不方便。而今,不仅水泥大道、沥青公路四通八达,各种车辆也激增不少,其中有的路段堪比城市,更有高铁与几条高速公路在龙海经过,开了许多出口处,加之漳厦跨海大桥(北起厦门海沧,南至龙海浮宫)的建成通车,龙海人走南闯北,不管多远,都极其方便而又快捷。 就人民生活而言,采访“榜山风格”那年,龙海虽然拥有水稻“千斤县”的桂冠,但老百姓的日子仍然过得比较紧。改革开放以来,不管城镇还是乡村,龙海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比较快的提升,这从统计局逐年公布的城乡个人收入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到。但我想举个例子,即与金门大担、二担靠得很近的浯屿岛,上世纪70年代我曾去过,原是个穷地方。这次我的一位同行到那里采风,他回来告诉我,浯屿岛的渔民由于发展远洋捕鱼业,收入大增,许多家庭年收入达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真可谓“富得流油”。 当然,也有不变的,那就是龙海人的勤劳、智慧、勇敢、诚信与热情好客。这次他们对待采风,上上下下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令采风团的同仁交口称赞。可以相信,凭着这股精神,龙海——这个曾经产生“榜山风格”(“龙江精神”)的地方,前途将不可估量。 展望未来,让我们为龙海祈福吧! |
- 2013-05-14《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
- 2013-04-07《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3期
- 2013-03-14《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