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 / 八闽体育资讯 / 正文
冬奥会火炬传递在京举行 安踏助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
2022-02-02 作者:陈诗婷 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婕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加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千人传递。安踏供图

东南网2月2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田郴桥)今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拉开帷幕,包括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内的25名高层加入此次千人传递。

据悉,所有火炬手首次穿上由安踏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服装,展现中国品牌的科技魅力和强大实力。安踏集团表示,全方位支持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不仅是中国体育品牌的使命和梦想,更是作为中国体育品牌在推动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全新起点。

当天,火炬手服装以“冰雪激情”为设计主题,设计元素包括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景观核心图形等;工艺方面,从袖口、身侧直达足底的红线与火炬对接成完整的线条,充分展示火炬手追逐前行的昂扬姿态,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运动时尚结合;制服兼具抗静电、超强透气、速干、防水以及抗菌功能。为了倡导绿色办奥理念,安踏在奥运装备上采用大量应用了环保可回收材料。

这一次“家门口”再办奥运会,除了火炬手穿着安踏定制服装携火炬奔跑外,安踏还全面助力冬奥会赛时制服装备,为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群体的冬奥工作带去温暖。同时,安踏还助力本届冬奥会15大分项中的12支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等奥运装备,以专业运动科技助力冬奥、助力奥运健儿,成为了奥运赛场上真正的主角。

火炬传递活动现场,安踏集团执行董事、集团总裁郑捷表示:“科技助力体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竞技装备在奥运赛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奥运赛场的竞技需求,安踏始终在产品科技、品质和工艺等方面进行研发和打磨,这促使安踏拥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去助力中国奥运健儿征战赛场、突破纪录!”

多年来,安踏累计为28支中国国家队打造高水准奥运装备。安踏从一件“冠军龙服”,延伸到官方工作制服、鞋款,再到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参赛服,与奥运的互动中,跟随中国体育一同成长,走向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过去30年,安踏从福建晋江走向全国,成长为中国第一的体育用品集团,市值从上市之初不到200亿到如今超过3000亿,成为世界前三的体育用品集团。

事实上,这是丁世忠第三次站在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特殊跑道上。十四年前的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前夕,丁世忠首次在福建家乡高举火炬奔跑。十年后的2018年平昌奥运会,丁世忠及安踏集团执行董事、集团总裁郑捷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重要代表出任平昌冬奥会火炬手,在海外完成火炬传递之旅;2022年,在家门口圣火再次燃起,包括丁世忠、郑捷在内的安踏集团25名高管和员工共同接力奥运火炬。

“这是中国体育对安踏的万分肯定和鼓励。”安踏集团表示,在与中国奥组委多年的合作中,安踏用真诚、实力和毅力,携手中国奥组委共同前行,成为其可信任的伙伴。

为了本届冬奥会,安踏早早开启冬季运动普及等冬奥会多个主题传播,积极推广冰雪运动一。不久前,北京冬奥会火种展示活动走进位于首都体育馆外的安踏中国冰雪奥运展示中心,安踏邀请数十位“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学生到场,通过近距离观赏冬奥火种、火种灯、火炬和火炬手制服,以及参与冬奥知识问答、冬奥低温体验等互动环节,体会冬奥火种的历史传承意义和冬季运动的魅力。

去年底,北京冬奥组委与安踏正式启动“冬奥有我-安踏茁壮成长运动营”主题公益行动,在江西、上海等南方地区启动系列城市冰雪运动营,通过入营学习,较少接触冰球、冰壶、滑雪等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孩子们,对冰雪运动有了全新的认知。安踏希望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中国更多欠发达地区、冰雪运动发展基础薄弱地区,让当地的孩子也能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感受奥林匹克文化的魅力。

“我们国家自己的体育盛事,作为支持中国体育多年的专业运动本土品牌,安踏有责任为这场盛事出一份力,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安踏集团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我们国家的体育盛事,作为支持中国体育多年的专业运动本土品牌,安踏有责任为这场盛事出一份力,这是安踏应有的使命感。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