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从“Shanghai Pass”到“做一天上海人” 上海入境旅游体验更多元更便捷

2024-06-04 09:15 作者:陈爱平 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上海6月3日电(记者陈爱平)“上海公共交通太方便了,我们要把‘Shanghai Pass’作为纪念品带回去!”首次来华的泰国游客梅根和宁近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上海公共交通卡服务网点写下留言。

梅根和宁使用的“Shanghai Pass”是上海近期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这张多用途预付费卡采取不记名、不挂失、不提现形式,最高储值额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为了方便外籍来华人士,购卡、充值、退资、维修服务点涵盖上海浦东、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部分客流量大的地铁站点服务中心。在上海,这张卡片可用于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轮渡等交通工具,也可在文旅场所及商超便利店使用。这张卡片还能在北京、西安、桂林等3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使用。

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瑶说,“Shanghai Pass”5月19日发行至今已有约1100人次购卡、交易超过3.7万次,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博物馆纪念品商店、黄浦江游览、好德便利店等多处留下了使用记录。

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5万台,今年将增加到8万台,全市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再加上优化外卡自助取现、外卡内绑和投放零钱包等多措并举,建立完善了“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托底”的便利支付体系。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外国游客告诉记者,上海旅游产品和线路更加多元丰富,住酒店民宿、搭乘交通工具、支付以及预约预订等服务更加周到,这让他们可以便捷地深度体验上海市井生活、感受中国文化。

放眼整座城市,从文旅场所到街区菜场,入境游客可以更加“丝滑”地“打卡”。上海博物馆通过国际旅游平台,面向3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游客提供特展票务购买与预约服务;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官方购票网站和小程序均已上线中英文页面,景区内导览指示牌都配备中英文双语,确保外国游客能够顺畅地游览并获取所需信息。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广元市集,是附近居民买菜、买花、社交的生活空间,近日迎来了来自冰岛、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游客,这是他们“做一天上海人”旅游线路中的一站。

从去菜场买菜到在专业厨师指导下包出一只只小笼包,冰岛游客古德伦·托斯朵蒂尔收获了满满的快乐。“我第一次吃到带汤的小笼包,很美味,更不敢想象这是我亲手做的,回冰岛后我要给12岁的女儿做一次。”古德伦说,她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其中美食文化尤其具有吸引力。

上海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玮介绍,不仅是City Walk(城市漫步),外国游客日益青睐深度体验类线路,“像本地人一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居民时尚生活的交融。旅游机构因此推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旅行产品,满足入境游客需求。

文体旅商展加速融合,形成城市形象宣推的“金名片”和吸引国际游客的“加速器”。今年4月,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吸引了近20万观众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0%;3月举办的2024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吸引海外观众超过15000人,创下历年新高。上海文旅部门还联合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旅行社打造“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共同推动入境旅游繁荣发展。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一段时间,上海将持续加强入境旅游形象推广。上海已全面启动“Visit Shanghai”计划,策划推出一系列宣传资料和市场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了解和喜欢中国、探访并爱上上海。

关键词:Shanghai,外卡,加速器,打卡,丝滑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