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生灵“故事会”丨在“中国最美乡村”出圈,这个实验室有啥特别的?

2024-06-26 16:08 作者:朱雨诺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南昌6月26日电(记者 朱雨诺)仲夏的傍晚,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迎来一群探秘自然的“客人”。

“大家落脚可要小心,这个季节在野外有很多蛇出没。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的说法?不过如果碰到‘王锦老师’也别害怕,它本身无毒。但也不要招惹它,暴脾气的它感受到威胁会疯狂扑咬……”林奈实验室负责人刘芝龙的自然科普课总是别具一格。

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县,是2400余种高等植物和12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后”科研人员被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创办了这家自然教育科普机构“林奈实验室”。

“我们成立林奈实验室的初衷,是想带领更多的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进而更好地保护自然。”刘芝龙表示,现在很多人久居城市,很少有机会能够走进自然山野里感知草木虫鱼的勃勃生机,“希望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

为了让自然科普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更接地气,林奈实验室的成员们“绞尽脑汁”,对课程的设计细节要求十分严苛。他们不仅会一遍遍修改打磨课程内容,还会邀请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试听,观察哪些知识点、哪种讲授方式更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经过悉心设计推出的创意科普课程层出不穷,工作人员会带领公众在峡谷观察夜行性动物的行为、在溶洞了解喀斯特洞穴生物的节律、为无家可归的鸟儿制作人工巢箱……

即使是在实验室内,成员们也竭尽所能创造生命的“律动”,让来访者感受到自然的“脉搏”。猫科动物头骨、杉木雌球花、树舌灵芝等形成了一面标本墙,在野外被遗弃的树根及枯叶化为装饰摆件,原生溪流缸、原生鱼缸、石灰岩景观生态缸内,多种动植物和谐共生。

“我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在户外感受到自然魅力,来到实验室也能感受到生物多样性,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刘芝龙说。

截至目前,林奈实验室的线下自然教育活动已服务超5万名海内外青少年,自然科普受众累计超200万人次。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婺源县林奈实验室被授予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

在林奈实验室看来,自然科普并非单向输出,而应该与村庄人文、生态进行融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他们在婺源的多个村庄进行自然科普教育的同时,还了解村庄的经济、人口情况,思考能否将自然科普教育与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位于婺源县紫阳镇的雍溪村,依山傍水,古树葱茏。林奈实验室在考察后与当地展开合作,举办的自然研学营给村里创造了不少发展机会,民宿、农家乐等蓬勃发展起来。雍溪村党支部书记韩建华表示,这不仅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更让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注入村民心中,“这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用规矩拥抱热爱,用行动守护环境,是自然科普的重中之重。”刘芝龙表示,未来林奈实验室将继续播撒热爱自然的种子,将自然科普行动向全国扩展,进一步搭建起自然科普与乡村振兴的桥梁。

关键词:实验室,林奈,故事会,人工巢箱,讲授方式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