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挪威新奥勒松6月25日电 通讯|北纬79度的中国北极科考“大本营”——北极黄河站成立20周年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玉亮 郭爽 李超
6月的新奥勒松,哪怕是午夜,阳光依旧刺眼。这个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小镇,地处北纬79度,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北定居点之一,也是科学界闻名的极地“科考圣地”。
2004年7月,一对中国石狮“落户”新奥勒松,标志着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正式建站。20年来,黄河站始终是中国北极科考的“大本营”,共有660多位中国科学家来到这里,进行冰川、陆地、海洋、大气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为研究极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着“中国力量”。
中国北极科考“大本营”
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1925年,中国加入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根据该条约,中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1999年,“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首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2004年7月,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中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新奥勒松建成。
“黄河站是我们北极科考的‘大本营’。自2004年建站以来,黄河站支持了包括冰川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和地理信息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观测、监测和研究。黄河站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我国科学家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站站长胡正毅告诉记者。
据胡正毅介绍,截至2023年底,黄河站累计支持250多个业务和科研项目,保障660多位科考人员赴站进行科学考察。通过黄河站和“雪龙”号、“雪龙2”号等船站平台,中国在北极地区逐步建立起冰川、海洋、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观测体系,涵盖科学研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
极地科考合作的重要平台
挪威极地研究所特别顾问金·霍尔门教授至今仍能回忆起2004年黄河站成立时的场景。他是黄河站的“老朋友”,甚至参与了建站前的预备会议。黄河站建站20年来,他与不少来黄河站科考的中国科学家成为挚友,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来黄河站从事科考工作的中国科学家非常勤奋,都受过良好教育,待人温和谦虚,他们为极地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霍尔门说,他和挪威极地研究所的同事都很乐意与中国科学家进行学术探讨。“气候变化在北极发生得最快、最剧烈。我相信,通过与中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我们可以预测世界其他地区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这对科学研究和人类命运至关重要。”
正在黄河站驻站的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红颖教授告诉记者,她正在进行同济大学领衔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我这次来北极的实验任务是对北极地区海洋及大气中的微塑料进行检测和溯源。”她介绍说,中国环境、海洋、化学等学科的许多科研人员都参与了极地相关的研究课题,黄河站搭建的极地实验平台对相关研究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黄河站的平台,我可能就无法顺利地完成在极地的实验。”
“我们经常去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也很欢迎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来新奥勒松,我们合作得很好,黄河站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参与上述国际合作项目的挪威极地研究所生态毒理学负责人盖尔·加布里埃尔森教授表示,他们期待与更多来黄河站科考的中国科学家交流。
不期而至的危险和“日以继日”的工作
极地科考与危险和艰苦相伴。在黄河站外仅二三十米的地方,就竖着一块“北极熊危险”的警告牌,要求人们必须配枪才能离开新奥勒松镇区。
科考队员、同济大学博士生武小涵告诉记者,6月15日,在她抵达黄河站不久,就看到了新奥勒松管理方发布的北极熊警告:有一头北极熊在距离黄河站不到1公里的小岛上活动,随时可能对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6月25日,另一头北极熊又出现在相近位置。“我从未想过危险会离自己这么近。”
除了不时出没的北极熊,冰川上的裂隙、海洋中的冰山、突然降临的暴风雪等都会对科考队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科学考察的工作强度也是一大考验。记者与胡正毅一起去冰川取样,往返花了7个多小时,也只走到距离最近的一个观测取样站点。胡正毅告诉记者,如果去最远的冰川取样点,可能要花10多个小时走上20多公里。夏季的北极并无昼夜之分,24小时都是极昼。有时候上午出发,虽然回来时太阳仍然高悬,但已是凌晨两三点。
“虽然苦,虽然累,虽然有危险,但结束工作回到站里,看到门口黄河站的牌子,看到会议室里鲜艳的五星红旗,便感到自己为中国极地科考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胡正毅告诉记者,黄河站建站的20年,也是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不断发展、不断突破的20年。近年来国家对黄河站的投入不断增加,各项实验仪器和设备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坚信黄河站的未来一定会更好,中国极地科考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由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主办,福州广播电视台、华人头条承办的2024福州十邑春晚,除夕(2月9日)18时将在福州广播电视台首播 ...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总工会出品,福建京剧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林祥谦》作为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场演出,20日晚在四川省成 ...
10月26日,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暨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圆满结束。这项由省文联、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活动在八闽校 ...
记者日前获悉,在本月初举行的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省实验闽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琼被授予“新时代中国 ...
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组总决赛22日晚在四川成都举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林子豪以第一名的佳绩喜获金钟奖,实现了福建声乐歌手 ...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于11月初在厦门举行,作为金鸡影展的重要组成单元,金鸡国产新片展拟于11月1日至3 日在厦门万象影城举行,共有1 ...
2023年9月28日晚,“庆丰收·促和美”,漳州市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诏安县第二届生态牡蛎文化节在于诏安县梅岭镇举行,由“我把家乡唱给你听“ ...
“我把家乡唱给你听·海峡情”海峡两岸音乐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10月1日投票正式开启。每个账号每天可以投10票,而这次网络投票分数占总分60%,快 ...
9月13日,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文旅厅联合主办,福建省曲协承办的“艺心永向党 奋进新征程”第五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在福州收官。
在9日进行的英超足球联赛中,利物浦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以2:2逼平阿森纳,延缓了“领头羊”的前进速度。水晶宫凭借奥利塞的助攻“帽子戏法”,以5:1 ...
2022-2023赛季法甲足球联赛9日结束了第30轮的全部比赛,积分榜排名第三的马赛在客场被洛里昂以0:0逼平,错失了追赶联赛“领头羊”的机会。 ...
葡萄牙体育队9日晚在葡超足球联赛第27轮比赛中客场以4:3险胜“升班马”卡萨皮亚队,继续排名联赛第四,距离欧冠区还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12进8附加赛10日晚继续进行,北京和广厦分别在主场轻松获胜,在三场两胜的赛制中占得先 ...
当日,中国女足在西班牙伊维萨岛进行赛前训练。作为备战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热身赛之一,中国女足与西班牙女足的热身赛将于11日举行。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