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探寻增长前沿 发掘合作潜力——从夏季达沃斯关键词看世界经济风向

2024-06-27 09:18 作者:王炳坤、丁非白、邹明仲、王嘉伟 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大连6月26日电 作为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瞭望塔”,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过5年再次回到大连,探讨世界经济何去何从。通过梳理本次论坛的关键热词,从中可以展望世界经济的新脉动。

关键词一: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2020年至2024年成为全球经济近30年来增速最慢的五年。

“只有将蛋糕不断做大,全球才不会陷入激烈争抢蛋糕,进而让蛋糕越变越小的困局。”本届年会上,不少嘉宾发言时都不约而同表达这样的共识。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陈黎明表示,未来增长点将围绕世界变革中的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探索新的增长引擎进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能源转型等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这将为全球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能。

关键词二:新前沿

本届年会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表达了各个经济体对前瞻性谋划和布局新技术、新产业的热切关注。

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包括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隐私增强技术、弹性热量材料、能捕获碳的微生物等技术。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总负责人蒋睿杰介绍,这些技术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深刻影响世界。

据世界经济论坛介绍,本届年会将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对话,帮助与会代表充分利用技术潜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和能源转型,制定以人为中心的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解锁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关键词三:合作

面对当今世界发展困局和增长机遇并存的局面,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25日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加强国际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只有合作,才能实现迈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来自约旦的一家游戏公司负责人胡萨姆·哈莫是第一次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他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我们已经与北京、上海、深圳的公司开展了10多项合作,我希望在论坛上找到更多合作客户。”

“全球经济互联互通面临供应链中断、贸易失衡和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如何保持合作尤为重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历史学助理教授伊丽莎白·英格尔森说,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践行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四:中国

今年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五次在中国举办。从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的2007年至今,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外贸不断实现新突破。庞大经济体量和稳定增长势头,让“中国”近年来持续登上冬季和夏季达沃斯的“热词榜”。

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到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发展,再到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模式创新,中国都引领时代风潮。面对当前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坚持低碳发展,成为维护全球化和保护气候环境的中坚力量。

本届论坛上,许多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表示要抢抓中国商机。“中国市场对于任何跨国公司来讲都十分重要,中国为确保这些企业未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China Macro Group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陈瑞华说。

关键词五:绿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节能降碳是历届达沃斯论坛绕不开的话题。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讨论能源转型话题时表示,当前着重关注材料、生产、技术更新升级与创新、再生回收率等方面,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电池以保障绿色出行。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不仅作出贡献,还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我们将顺应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说。

如何推进世界能源转型取得新进展?一些嘉宾认为,各国需携手合作开展更多行动。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格伦瓦尔德表示,开展全球协作,国家间共同破除非技术性壁垒,才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走得更远。(记者:王炳坤、丁非白、邹明仲、王嘉伟)

关键词:中国,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经济总量,世界能源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