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千年文脉 品万种风华——“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侧记
2024-06-28 08:42:4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26日,“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专家学者走进展览,看古代文物,观现代作品,感建盏文化,沉浸式地体验、感受建窑建盏的魅力。
建盏的烧制始于唐代。宋时,建窑发展达到巅峰,建盏与建茶一同成为御用茶器、茶品。本次展览共分为“古韵悠长”“啜英咀华”“星河流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五个单元,古建盏所在的“古韵悠长”便是此次展览的“起点”。
“宋时斗茶文化盛行,建盏也为人追捧,它就像现代的‘奢侈品’,在士大夫、富商中流行。”隔着展柜玻璃,中国古陶瓷学会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宋沼町仔细观赏古建盏,他说,建盏不仅在宋代茶文化和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镰仓时代(1185—1333年)建盏传入日本后,曜目盏、油滴盏、鹧鸪盏等,用它们的美,成为日本国宝级的存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艺术教授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到建阳水吉镇,考古、发掘、收集了大量瓷片和窑具,他在美国出版《建窑研究》一书,让欧洲知道建盏,为中国陶瓷文化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建盏在欧美渐渐流传开来。
底部刻着“供御”的古建盏是“古韵悠长”单元的“人气王”,多位专家学者驻足观赏。“从历史的角度看,建窑建盏自唐代开窑到宋代达到一个高峰,其在中国陶瓷的文化历史当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很高的地位。”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说,这些传世之作、历史遗存,能够更清晰印证这种陶瓷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近距离观赏这些艺术珍品,可以增强当代人对陶瓷文化的认知,提升文化自信,也为开创我们今天更美好生活的多元化打开一扇窗。
建窑建盏自元代衰落以致停烧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尘封了600余年。1979年,由中央工艺美院、省科委、省轻工所、建阳瓷厂等联合组成的攻关小组,开始仿古建盏实验,终于在1981年研制出仿宋兔毫盏。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站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福建建阳这些年的艰辛努力,不仅使建盏成功复烧,更为中国茶瓷文化的全面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匠心独运”单元的展板简述了建阳匠人在复原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看着这些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编审侯样祥颇为感慨。他说:“中国陶瓷史对黑瓷的记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以唐代‘南青北白’之说最具代表性。北宋斗茶之风的兴起,给了黑瓷应有的历史地位。中国陶瓷到了宋代,不仅产生了五大名窑,更因为有了黑瓷建盏,而将茶陶文化推向历史巅峰。常言道‘美食不如美器’,用在建盏上可谓是‘美茶不如美器’。显而易见,建盏已然成为人类实现‘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除了撇口、敛口、敞口和束口四种经典建盏器型,在“薪火相传”单元,还陈列有梅瓶、酒坛、奖杯等器型各异、釉色多样的当代建盏及建窑工艺品。流连于此,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黄宝庆赞叹连连。“当代建盏的器型、釉面继承了宋时风韵,但现在的建盏匠人在守正的基础上又做了创新,比如我们看到当代建盏的釉面是多元化的,这可以说是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黄宝庆说,通过国博展会这个平台,建盏匠人们一起交流学习,对他们未来的创新会有积极推动作用。此次开展,也能助力建盏未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平台。
2023年8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授予建阳区“中国建盏之都·建阳”称号。这块牌子,如今也在展馆内展示。“建阳获评‘中国建盏之都·建阳’,这是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建盏在国家的地位。这次在国博举办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对推动建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想一定有积极作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表示。
作者:□本报记者 李思敏
相关阅读:
- [06-27]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国博启幕
- [06-26]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 [11-14] “文艺赋能,非遗建盏”——擦亮建盏文化名片主题交流座谈会在建阳区召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