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3万亩年产淮山5万吨 目前尚无过剩之忧
“淮山种植会不会与龙眼一样,在种植面积和产量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陷入市场饱和、产品过剩的滞销风险?”本报昨日报道《不唯茶香 淮山也俏》之后,本地农户对淮山种植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淮山种植会不会重蹈龙眼产业的覆辙?
为此,记者带着问题前往我市淮山主产区德化县和安溪县,深入走访有关部门和淮山种植户。
□本报记者 吕斯达
全市种植面积近3万亩
在市区新华南路的德化县绿园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直营店里,记者看到,礼盒装的去皮淮山成了最俏销的土特产。合作社理事长曾丽春告诉记者,淮山是一种集粮食、蔬菜、医药、保健等于一身的健康农产品,近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不断走高,所以淮山种植户的信心受到鼓舞。
而全市的淮山种植规模到底有多大?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局了解到,由于淮山不属于本地的主产经济作物,目前没有关于淮山种植面积的统计数据,但可以明确的是,种植区域分布在德化和安溪两个县。
“全县18个乡镇都种植淮山,目前规模约1.3万亩,每亩田地栽植2700棵—3000棵淮山苗,管理中等的田地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总产量估计在2万吨以上。”德化县农科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安溪县茶果局相关人士也透露,目前全县已有淮山种植面积近1.5万亩,分布于长坑、蓝田、祥华等8个内安溪乡镇,产量2万多吨,产值3亿多元。
“全市种植面积约2.8万亩,总产量5万吨左右。”在综合了安溪和德化的种植情况之后,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淮山生长条件苛刻
喜气的数据背后,仍然掩盖不了淮山的“娇生惯养”。
“淮山好吃难栽!”安溪长坑乡山格村有着30多年淮山种植经验的陈双金告诉记者,种植淮山不但生长条件要好,还要细心呵护。据其介绍,一般清明前后开始种植淮山,一直到农历十一二月才开挖,历时将近十个月。以一亩地算,一家三个劳动力得花上20多天掘土、翻土、拌土整田垄,这道工序最为繁重。而接下来埋种,铺加稻草,直至淮山芽冒出后的抹萌除草、追施农家肥、插篱打顶、田园灌溉,也丝毫不能含糊。
“淮山适宜生长在海拔300米—700米,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的山地,且必须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好、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德化县农科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因此本市基本只有德化和安溪两地的土壤和小气候适宜种植。
德化县农业局相关人士分析,相对于全市今年228.5万亩的粮食播种计划而言,既可当做主粮又可作为根茎类蔬菜的淮山种植面积所占比重还很小。“因此,目前来看,尚不存在因种植面积增长过速,导致产品供过于求的风险。”
鼓励规模经营提升效益
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在种植面积的“基本盘”逐步做大之后,规范化种植、形成规模化效益,是将包括淮山在内的种植类作物做精做细,提升效益的有效之举。
据了解,德化县已制定政策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淮山,户种植3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400元,种植5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500元,一个村相对连片种植1000亩且总产量达到1500吨以上的,列入“一村一品”重点村给予3万元扶持。而安溪县《关于加快淮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规定,淮山专业合作社或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种植规模达200亩以上的奖励3万元。
“鼓励规模化种植,并不是鼓励种植面积的无序扩张,而是通过现有种植格局的有序整合,形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带动下的规模化发展。”德化县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规模发展、大户带动,目前德化全县已有龙浔镇英山村、盖德乡下寮村、雷锋镇蕉溪村三个基地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德化“寸金薯”淮山也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 2013-03-05多元种植拓宽茶农增收渠道 不唯茶香淮山也俏
- 2013-01-31德化英山村“掘优势”种淮山 一年增收一千万
- 2013-01-30安溪新增万亩山格淮山田 新主题餐馆土淮山当家
- 2013-01-18安溪举行淮山产品推介会 为产销互动搭建平台
- 2012-12-24“一亩淮山十亩稻” 安溪淮山丰产薯农喜上眉梢
- 2012-11-11德化蕉溪村5位老人组建科技组 比拼谁家淮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