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考古人员淘到或是印度教石刻 被当石臼多年
石臼上印有印度教花纹
追溯
上世纪20年代以来 大批印度教石刻现身
事实上,上世纪20年代以来,泉州城区曾出土和发现大批印度教石刻。据介绍,它们是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建筑构件。如十六角形石柱、半人半兽柱础、哥林多式柱头、兰鸟半兽门楣石、莲花瓣门框石、圆弧形屋盖石,以及刻有“御赐佛像”的门楣石等。
泉州发现的印度教石雕,其故事内容系出于古代侨居泉州的印度人、锡兰人和与马八儿人的授意,而雕刻艺术及风格,则受到泉州石匠工艺的深刻影响。石刻上常可以看到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图案花纹,如双凤朝牡丹、狮子戏球、海棠图案及菊花图案、母鹿教子等。
■相关链接
泉州有座印度教庙砌两方印度教石刻
位于泉州市区模范巷内的白耈庙,经考证,是明朝来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所建的印度教庙。
据记载,1925年,泉州地方史学人士吴文良先生发现白耈庙的焚纸炉上砌着两方印度教石刻。1930年,德国学者艾克和瑞典学者戴密微从厦门大学到泉州考古,特地考察了这两方石刻,并断定石刻内容是古代流行于锡兰印度教神话故事。
其中,第一方石刻是“象、蜘蛛和磨盘、林加”的故事,第二方石刻是“牛、磨盘、林加和尊者”,这是锡兰古代印度教的故事。
这些泉州印度教神庙、祭坛的遗物,是中国与印度、希腊文物交流的物证。
来源:东南早报
相关新闻
- 2013-08-12元代印度教石墩藏身古玩城无人识 被凿成石臼
- 2013-08-12调查称圆明园400多件文物流散 大部分暂无机会返回
- 2013-08-05泉州德济门遗址:古城门残垣讲述700年“城事”
- 2013-07-31渔民金门海域捞起“战锣”? 或见证明末海战
- 2013-07-25废墟中淘到唐宋瓦当 对研究泉州建筑文化有价值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