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向烈日下的工作者捐水。学校 供图 东南网8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美化50条街巷、带动3000多个家庭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200万分钟……这些数据,是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这暑期所要完成的一项“小目标”。 “为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全体师生、家长在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中的作用,我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假期开展‘小手护古城’活动。”该校校长曾凤蓉介绍道,由孩子带着家长一起走上街头,参加捡垃圾、清除牛皮癣、维持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 孩子:小细节的不文明要注意 烟头、竹签、小纸屑……这是该校五年级学生杨欣怡在市区幸福街口附近做志愿服务时所捡到的垃圾。细心的她发现,路上可捡到的垃圾并不多,总会是捡到一些细小的垃圾,于是她便认真对周边路人进行观察,这也让她有了新发现。 “我发现大部分人都能主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那些细小的垃圾有的是在扔垃圾过程中从袋子里掉落的;有的是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的人经过垃圾桶时,扔垃圾没有精准投进桶里。虽是细小垃圾,但这也是一种不文明。”杨欣怡告诉记者,她也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一同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 在交流过程中,负责维持交通秩序的戴子超同学也讲出他发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我们发现大部分行人、车辆都能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可是有的叔叔阿姨在等红灯时会超出线外等,这样不仅会影响过往车辆通行,也存在交通隐患。”戴子超说。 生活即课堂!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志愿服务,孩子们对于“文明”二字有了新的理解。倒垃圾要检查垃圾袋是否有破口、过马路要在线内等红灯……不少家长也反映,回到家后孩子们也会对家人不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提醒。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