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有“位” 便民有“为” 泉州加快实施“一城一网一平台”建设,推行车位资源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有力解决停车难等民生关切问题 泊位少、乱收费等停车难题长期是市民急难愁盼的社会问题。回应民生关切,今年以来,泉州市加快实施“一城一网一平台”建设,推行车位资源数字化管理,着力提升停车收费管理服务的精准透明度、停车周转率和管理效能。那么,目前的工作成效如何?问题是否得到改观?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采访。 数字化管理 车位日均周转率提升逾3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泉州私人轿车保有量达115.6万辆,车位供需两端矛盾日益凸显,由此滋生出占道停车、乱收费等现象。对标先进城市,今年2月1日,市政府明确授权市城管局委托泉州金控集团权属企业畅顺公司,对中心市区道路停车泊位实行统一运营服务,向“存量”要“增量”,推动车位资源盘活利用。 3日,记者来到畅顺公司调度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施停车泊位精细化管理。“通过大屏幕,可以实时查看泉州联网停车路段的进出场车辆数量、停车实时画面、泊位周转率等数据。”公司董事长杨桂宇介绍,“市民只需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快速查找到具体道路的空闲车位。”预计到8月底,该服务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空闲车位搜索从“道路级”迈向“泊位级”,“市民可以精准查找到具体哪条路段的哪个车位是空闲的,并迅速通过内设导航找到目标车位。”目前,停车管理平台已经联网近万个车位,基本覆盖泉州市中心所有权属明晰的道路停车泊位及所管路外停车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推动每个车位日均周转率从1.2个跃升到近4个,提升逾3倍。 标准化建设 近万个停车位获智能化改造 截至目前,畅顺共管理着中心市区1.59万个停车泊位,其中有6000多个车位是今年按照市政府部署统一接管而来。接管时限短、车位数量多、遗留问题纷繁复杂,如何快速高效实施有效管理?据介绍,每接管一处车位,该公司就按照统一标准,对停车场道闸设置、泊位施划、安保设施、场点清障、环境保洁等开展规范化整治,具体到各个车位标线是否完整、清晰,公示牌有没有牢固整洁、内容准确。 针对道路停车泊位存在难管理、乱收费等现象,中心市区8000余个道路泊位实施智能化改造,采用“地磁+二维码+手持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让停车收费管理服务更加精准透明。 3日上午11时许,在泉秀街一繁华路段,准备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市民刘先生轻松找到车位并停车。此时,安装在泊位上的地磁会向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推送数据,开始停车计时,现场管理员随即赶到停车位,通过手持机录入车辆信息打出二维码小票并拍照取证,待刘先生扫码付费并驶离,地磁也会推送数据给后台,停止计时。“智能化停车收费,相比人工收费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扯皮,路上少了很多‘僵尸车’。”刘先生表示,“这也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办事效率,停车位有一定的免费时长,对于短暂办事的人来说很便利。”据悉,为满足市民群众短时停车需求,畅顺严格执行道路停车泊位首30分钟免费停车政策。 规范化服务 多措并举在一线树立“铁律” 在对停车泊位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畅顺还对停车泊位现场管理人员推行统一培训、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亮证服务,并实行网格化、常态化一线巡检监督。“我们配置了行风督导员,每天都有人下沉一线巡检,平均每4天就可以覆盖全部250多处停车位。”杨桂宇说。 在开展一线监督方面,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也发挥了“数字化”作用。系统可以监测分析各处停车泊位的平均周转率、日收入额等,只要数据波动较大,偏离正常水平,就会收到预警,然后派出巡检人员进行重点监督。 与此同时,畅顺建立了专业化客服团队,畅通市民投诉和监督,今年上半年共处理投诉、咨询件9280余件,“12345”投诉254件,接通率99.33%,满意率99.05%,48小时工单处理及时率94.67%。 记者走访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市民停车体验,部分停车点试点推出奉茶、共享医药箱、共享雨伞等免费服务。(泉州晚报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薄鲁晖 李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