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近日央视走进泉州拍摄《非遗里的中国年》,泉州(李尧宝)刻纸入镜。节目将在春节期间播发,届时海内外观众将领略泉州非遗独特的魅力,一起品味非遗里的中国年。 福建三项非遗入选节目 上个月26日至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中心《非遗里的中国年》节目组来闽拍摄。福建省遴选推荐了佾(yì)舞、泉州刻纸、岚台传统灯笼三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拍摄,以展示、展演、访谈等形式,突出闽地春节浓浓年味,展现福建非遗魅力,促进福建与港澳台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 《非遗里的中国年》以非遗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将高光打向民族非遗传承中的“事与人”,赋予文化传承鲜活的生命力,充分展现非遗传承过程的生动细节,带领观众感受不同非遗技艺诞生地的风土人情,让更多观众看到非遗精湛技艺背后多彩的民族文化。此次节目通过港澳台视角,多维度呈现福建非遗的历史底蕴、创新成果、民间智慧、东方美学。节目将于春节期间在“看台海”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微信公众号、央视频、微博、抖音、头条等平台同步播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丽凤向节目组展示了泉州(李尧宝)刻纸技艺。泉州刻纸是一种流行于泉州市的传统民间艺术,相传始于唐代而盛于宋代。最早刻制的是传统民间红笺、福符,家家户户将刻纸贴在门楣或春联上端,迎风飘展,以增节日喜气。也有一些刻纸用于节庆物品装饰,后来更多的是与泉州花灯相结合,成为花灯艺术重要的造型手段。近代,泉州刻纸运用更为广泛,如陶瓷器、刺绣等。泉州刻纸以精细秀丽,线条流畅,富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闽南风韵而著称,内容大多表现吉祥、喜庆、祥和的花鸟走兽、人物博古等。著名艺人李尧宝经过长期艰苦摸索,在继承中国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对泉州刻纸艺术发展有较大影响,他的作品造型优美、工整、清新、鲜明,深得群众喜爱,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泉州(李尧宝)刻纸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泉州保护非遗成效显著 近年来,泉州通过对非遗的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非遗“传”起来、“活”起来、“美”起来,让泉州非遗深入百姓寻常生活,进一步传播泉州非遗内涵,打响泉州非遗大市的品牌。 目前,泉州拥有世界级非遗6项、国家级非遗36项、省级非遗128项、市级非遗262项、县级非遗729项,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非遗项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城市,共有各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88个。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6人、省级128人、市级472人、县级传承人1121人,形成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等传承模式。(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