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老年食堂吃出“幸福味”,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上演“变形记”,长护险拓面提质让失能人员“老有所护”……2023年,这些看得见的实事和摸得着的温暖,化作人民群众的笑语欢声,一点一滴刻进晋江民生发展的印记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晋江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超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办成24件为民实事、166件民生微实事,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聚焦“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最实在的民生。2023年,晋江锚定守护“一老一小”幸福目标,在群众期盼的“关键小事”上下功夫,用一个个暖心措施,回应群众托幼、养老等民生需求。 “这里的老师都是持证上岗,在照顾孩子方面很专业。孩子也很喜欢来这里。”在位于梅岭街道御景花园的地球宝宝托育园,来接孩子放学的贝贝妈妈对托育园提供的托育服务赞不绝口。 贝贝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今年3岁半,家里老人无法帮忙带娃,自己和丈夫都要上班,于是就把孩子送进托育园。原先,她还担心孩子太小会不适应。没想到,进入托育园后,贝贝通过和小伙伴们的接触,社交、动手能力都进步了不少。 为破解“生娃没人带”“双职工带娃难”等育儿难题,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普惠托育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连续四年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14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示范机构。截至目前,晋江已建成托育服务机构81家,48家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全市可提供托育位7319个。 除了托育机构外,2023年,晋江还有4所名校分校区正式开办,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中南园区、晋江市第六实验幼儿园山仔园区等多所公办幼儿园也相继投用,累计增加优质学位1.2万个。 一顿热乎饭,托起老年人幸福“食”光。 临近中午,梅岭街道竹园社区的长者食堂饭菜飘香。71岁的庄幼治和许多老人照例在这里用餐。“这里的饭菜很不错,菜色丰富还实惠,一荤两素一汤一饭,只要9.9元。” 庄幼治对新办的长者食堂赞不绝口。 东石镇坑园村老人吴树林也是长者食堂的“忠实粉丝”。“自从食堂开始试营业后,我们两口子就报了餐。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送上门。”吴树林笑着说,送来的饭菜新鲜、温热,有荤有素还有汤,菜品更丰富,比他们自己煮方便多了。 一份老年餐,一片孝老情。2023年,晋江将“建设10个长者食堂、10个助餐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解决老人“三餐之困”。此外,晋江还聚焦老年人生活诉求,为全市4668名残疾人、失能老人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完成1000户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项目,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聚焦精准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现在,房门拓宽了,我可以坐着轮椅到家里任何一个地方;洗手间也装了扶手和智能马桶;睡觉前也不用费劲去关灯关窗帘,通过智能的‘小爱同学’就能搞定。”深沪镇科任村残疾人林孙贵对政府提供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连连称赞。 目前,晋江全市共有持证残疾人2.77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人9749人。2022年,晋江在全省率先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试点,以“整镇推进”“一户一案”等模式,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整体化建设方案。2023年,晋江共为1000户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帮助他们解决出门难、洗浴难、做饭难、如厕难、沟通难等“五难”问题。 此外,晋江还将“残疾人康复和帮扶工程”纳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残疾儿童康复方面,共完成499名残疾儿童审核,发放救助金345万元;在帮扶就学方面,确定965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为帮扶对象,拨付资金108.7万元。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大多数失能人员所在家庭仅靠自身力量无法破解的困局。2020年7月起,晋江在全省率先试点“长护险”,失能人员只需每年缴交几十元的参保费,就有专人或机构提供护理服务。 西园街道王厝社区62岁的叶阿婆就是“长护险”的受益者。“每个月,护理员上门服务10次。在护理员的照顾下,老伴的身体比之前好多了。我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叶阿婆的爱人陈老伯说,2022年7月初,叶阿婆突然中风,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多亏有‘长护险’,护理员定期上门提供各项照护服务。”陈老伯说,除了洗发、洗澡、修剪指甲等日常生活照料外,护理员还会为老人提供翻身、按摩、关节功能锻炼等健康服务。 据统计,晋江“长护险”已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对象和全市近五分之一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近24万人,已累计为2725名待遇对象提供失能护理服务近24万次,群众服务满意率达100%。2023年来,晋江还在全市开展失能人员全面评估普查,评定失能人员5700人,夯实了参保拓面基础,为失能家庭增添了一份温暖守护。 “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丢一人”,这是晋江给出的承诺。扶危、济困、救急……晋江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聚焦普遍受益 增进民生福祉 “改造前,小区路面坑洼不平,下雨常常积水;改造后,小区不仅统一规划了停车位,还对道路、墙面进行了‘美容’。小区变漂亮了,我们住着更舒心。”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家住青阳街道普照社区公安局宿舍小区的居民庄文凯高兴地说。 2023年,晋江持续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五交化大厦、华友大厦、审计局宿舍楼等10个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精致感满满的现代化小区。 而这,仅是晋江围绕民生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一个缩影。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晋江接续推出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招聘夜市、访企拓岗、送岗留才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持续优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05场,服务企业3186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3.39万个;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近4000人。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离不开健康。2023年,晋江成功“牵手”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落地多个名医工作站;获评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加快推进实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中医院急诊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实现全市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福建和敏医院)开工,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蹄疾步稳…… 构建15分钟健身圈,点燃全民“健身热”。2023年,晋江聚焦打通基层体育设施“最后一公里”,推动体育设施向镇、村延伸。原计划建设30个基层体育设施,最终完成36个场地设施建设,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交通畅通、安全和便捷,也是群众的一致期盼。2023年,晋江开展公共自行车无桩化升级,加装2200个公共自行车停车架,投放1500辆新式公共自行车;投建3000个停车泊位;整治10处交通事故多发点、10处交通易堵点;新增G1路公交线路,优化Z9路、2路及46路公交线路;完成新建或改造20座候车亭。 文化惠民,润泽民心。2023年,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晋江“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以跨时空的叙事方式,呈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件艺术精品;“符码演映:数字织造的路径”数字艺术展开幕,为市民带来另类的观展体验;“村BA”、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国际篮球博览会等多场赛事活动轮番登场、精彩不断…… 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一张张幸福面孔笑靥如花,共同构成了晋江百姓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画卷。 晋江市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民生痛点,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2024年,晋江将继续坚定不移为民办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