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要闻时政 > 正文

第二条龙来了!“赑屃”驮碑亮相威远楼

2024-01-21 11:38:40 王金植 张素萍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萌萌的“赑屃”吸引群众打卡

“赑屃”的龟背不简单

继19日下午“蒲牢”在泉州中心市区西街亮相后,20日下午3时许,“十龙九子”龙年艺术装置第二个作品——“赑屃(bì xì)”亮相威远楼,立即引来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打卡,“一眼就喜欢上”。

“赑屃”还没出场,市民游客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下午2时许,威远楼前就聚集了许多人,翘首以盼“赑屃”的到来。下午3时,“赑屃”被运抵泉州威远楼广场,群众纷纷跟随“护送”,现场十分热闹。经过卸载、组装,并在周边加上围挡,“赑屃”正式落座威远楼。

记者看到,“赑屃”外形似龟,背上驮着写有“勇”字的石碑,龟壳上还附着些许绿色苔藓。“赑屃”有一双软萌大眼睛,露出短短的獠牙,配上一脸笑容,憨态可掬。

“我一眼就喜欢上它了。”游客陈小姐说,“赑屃”很喜气,造型很萌,讨人喜欢。

“祝福自己龙年福气满满!”游客王先生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国人独有文化的凝聚与积淀,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里。“龙年要到了,特别过来瞧一瞧,沾点龙子的福气和喜气。”

匹克国创设计总监卢建军介绍,赑屃是龙之六子,外形似龟,身强力壮,善驮重物,是长寿吉祥健康的象征。“我们根据神兽的特点,让其背驮石碑,石碑上的‘勇’字突出闽南语谐音‘龙众勇’之意。”而“勇”在闽南语中代表着强壮,“龙众勇”寓意“大家身体都强壮”,以此祝愿所有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赑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卢建军表示,由于赑屃在传说中是以“驮碑”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在设计之初便敲定了整体仿石头的效果,在团队探讨过程中,有人提出在龟背上放置苔藓来丰富雕塑的质感,于是他们使用了不同颜色的毛线,并用钩花工艺,通过厚薄疏密、层层叠叠的摆放,使得原本材质单一的作品更具视觉张力,“我们想以此营造出神兽历经千年长出奇花异草、散发出蓬勃生命力的氛围,这也呼应了新春‘万物生发,锦上添花’的含义”。

“相比‘蒲牢’又奶又凶的风格,‘赑屃’更奶萌。”高校教师、青年雕塑家陈海影及其团队参与了“十龙九子”艺术装置的创作,她说,每条龙的材质、颜色、神态、寓意都不同,9条龙9种风格,值得期待。

活动现场还向游客们分发“十龙九子”贴纸。“这些贴纸是‘十龙九子’的设计图,实物更可爱更鲜活,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十龙九子’的出街活动。”鲤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菲介绍,“蒲牢”和“赑屃”相继亮相后,“十龙九子”其他装置也会在接下来的周末,陆续在古城世遗景点、街巷、文创园区亮相,其中传统非遗大型青龙装置“龙鲤鲤”将于2月初压轴登场,给大家送上“拢总好”的美好祝福。(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王金植 张素萍 文/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