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冲在前 风雨之中显担当 ——泉州2.5万名干部筑起防抗台风“红色堤坝” 与风雨竞速、与时间赛跑,面对来势汹汹的第3号台风“格美”,泉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房屋除险加固、人员转移安置、险情排查处置等防台风工作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红色堤坝”。 记者从泉州市委组织部、市防指获悉,自7月22日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以来,全市累计下沉干部2.5万人,预置应急救援队伍610支约3.3万人、救援装备27368台。 闻“风”而动 把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格美”作为今年西太平洋首个超强台风,也是今年登陆福建的首个台风。经历了去年“杜苏芮”的考验,泉州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陈国材清楚此次“格美”来袭,同样是一场“硬仗”。 “必须以最坏打算做最全准备!”陈国材连续5天4夜坚守防汛指挥“中枢”,认真分析复盘“杜苏芮”台风的防御工作和风雨影响,上传下达、出谋划策、协调各方,以实际行动当好群众“守夜人”。连日来,他参与了50多场会商调度、工作部署会议,撰写防御部署材料、工作动态信息等80多份,确保指挥部高效有序运转。 “做好灾前减风险、灾中少救助,为实现‘不亡人、少损失’的防台风目标创造条件!”同样闻“风”而动的,还有包括泉州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游劲汉等一批干部。他们注重前移救援关口,坚持防、管、救相衔接,协调了237支、1.3万多人次救援队伍协助配合属地政府转移安置群众、交通管制、海岸管控、加固公共设施、防灾避险宣传等,并派出无人机巡查队83人次、157架次。 “水库、山塘均控制在汛限水位下了。”作为丰泽区东海街道防汛经验最为丰富的干部之一,东海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郭志锋在防抗台风“格美”期间,不慎把手摔骨折。“防汛工作不能没有我,还是要去看下。”为此,他手缠绷带,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前往辖区9座小二型水库、山围塘、小型水闸,再三确认水库、山塘是否全部开闸放水腾出库容,水闸是否全部启闭正常。 在蟳埔二级渔港,郭志锋指导沿线安装12个云广播喇叭,确保辖区317艘渔业船舶全部船进港人上岸。“台风就要来了,一刻也不能松懈。”这边刚查看完渔船回港靠岸情况,他随即回到街道防汛仓库,清点防汛物资,确保物资、设备随时可用。看着这位风雨里“带伤上阵”的同事,单位老同志纷纷竖起大拇指,“小郭同志真正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 冲“锋”向前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哪里风强雨大,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冲锋的身影。 “格美”台风给泉州带来了较强的雨情,特别是德化县、泉港区、惠安县等地。 “地灾点要不间断巡逻,确保发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连续的降水,让德化县水口镇党委书记蔡伟明感受到了台风“格美”的威力不容小觑,化身成为群众的“第一安全员”。 走现场、查险情、防隐患,蔡伟明组织干部对低洼地区住户、高陡边坡住户等耐心劝导、反复劝说,将全镇164处危险区域528名常住人员全部转移到安置点。“汛情不停,战斗不止”,一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蔡伟明的为民情怀与责任担当。一处处险情被排除,转移安置的村民看在眼里:“有蔡书记在,我们很安心!” “书记啊,我家前面的水沟堵住,雨水漫到路面上来了,你快来帮我看下。”7月25日晚11点,家住德化县葛坑镇葛坑村莲花角落的陈阿伯发现雨水漫到自家门口,马上给葛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昌打去求助电话。 陈永昌立即披上雨衣赶往村民家中,迅速组织村干部清理沟渠中的树枝、杂草等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处理完陈阿伯家中险情,陈永昌又马不停蹄对辖区其他沟渠进行隐患再排查,清理堵塞杂物5处,确保周边民房不被雨水倒灌。陈永昌还带头宣传台风防御知识,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6人,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践行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7月26日凌晨,“格美”台风过境泉港区南埔镇,给当地带来了风情雨情。 “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两手都要抓!”台风过境前,南埔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庄向阳昼夜带队对低洼地区、高陡边坡及危旧房屋等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采取措施严防转移人员私自回流,提前安全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9户177人,实现应转尽转、妥善安置。 针对船舶纳管数量多的实际情况,庄向阳组织队伍强化澳口、海堤巡逻,24小时不间断监测渔船在港情况,组织停靠加固渔船872艘,及时撤离渔船、渔排群众939人,实现“见船见人”精准管理。“台风虽已过境,但降雨仍在持续,安全防范工作不容有丝毫松懈!”庄向阳说道。 记者了解到,截至26日18时,全市已转移群众12.72万人,未接报较大以上险灾情,防汛防台风形势总体平稳。泉州市提前预置好应急队伍、抢险物资,统筹调派消防、燃气、供水、电力、通信、市政园林等力量,加强避灾点和安置场所管理,保障转移安置人员的生活需求。(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唐熹霖 侯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