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改进创新,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泉州: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在推动泉州城市文明建设奔向高质量、提升城市文明成色上,泉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近年来,泉州市委文明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大局,突出改进创新,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突出利民惠民 践行“创建为民”初心 对群众而言,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市委文明办抓住提高群众满意度这个重点不放,有效回应群众关切。 泉州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交通秩序、占道经营、公共环境3项整治行动,推进落实文明村镇、公益广告、设施建设、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5项提升行动,有计划有批次加快“补短板”。 在泉州,文明“齿轮”一直在转动。近年来,各级文明办、创建部门对15500个问题清单迅速整改,解决“关键小事”6530个,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将城市文明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相结合,实施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工程,建成文明乡风联系点65个、家风家训馆65个、城乡复兴少年宫372所、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159个,石狮、晋江、德化获批首批省级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 突出主责主业 凝聚“以城为家”民心 没有群众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就如“空中楼阁”。一直以来,市委文明办抓住提升市民素质这个核心不放,致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泉州在全省率先建立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中心、开办精神文明教育讲堂,1775个各级文明单位全面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打造“全民创建”特色亮点。举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全省率先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系统深入思考探索文明城市建设的创新思路。 持续开展“文明刺桐城 有礼泉州人”“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等主题活动2000多场次,在全省率先建成“道德模范馆”。目前,泉州7人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9人次获评省、市道德模范,296人次入选中国、福建好人榜,93人次获评全国、省、市级新时代好少年。 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进圈入群”、先进模范示范引领等形式,提升宣传“到达率”,让群众通过身边事了解创建初衷、成效,真正把精神文明创建做到群众心坎上。 突出共建共享 考验“城市治理”巧心 市委文明办抓住基层基础创建这条主线不放,积极呼应“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环泉州湾文明城市群创建工作,指导推动石狮、晋江、德化获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是全省地级市中拥有全国文明城市最多的城市,建成全省最大文明城市群。 近年来,泉州建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715个、实践点1129个,县级行政区建设覆盖率达100%,推动建成企业类文明实践点63个。全市235万名志愿者群体托起“志愿情 泉州红”品牌,1.4万多家志愿服务组织、150多万人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积极探索文明城市创建数字化建设,推广文明实践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激发创建活力。 突出见行见效 砥砺“文明创建”恒心 创建不易,守“城”更难。市委文明办抓住夯实创建机制这个基础不放,将城市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各个方面,将各类创建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体系综合考量,提升整体质效。 近年来,我市出台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文明城市创建考评办法,建立落实市民文明巡访团巡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对相关县(市、区)开展调研,以点带面推动各地梳理存在问题、破解创建难点。明确考核办法,推动各系统各单位将文明创建与业务一并部署推动,提升创建动能。 泉州市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四个突出”立足的是创建实际,呼应的是民生民意,彰显的是治理智慧,紧扣的是时代关切。准确把握文明城市创建改进创新实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创建工作,“以更加出新出彩的工作实绩,推动泉州在城市文明建设上奔向高质量,让城市文明成色更足!”(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卢远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