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苏区干部好作风——访老红军林攀龙

qzlx.fjnet.cn 2013-08-09 08:08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8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林斯乾)

8日,在才溪镇发坑村,记者走进林攀龙家时,这位老红军正与老伴一起看电视。

林攀龙今年95岁,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1933年,他参加红军,经历过著名的新泉整训;1934年,红军长征,他留下打游击。

林攀龙依然能唱出当年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过去,苏区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现在,‘四下基层’活动热烈开展,我觉得,当下确实需要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他说。

林攀龙所在的发坑是下才村的一个自然村,原名“衰坑”。“是毛主席为我们改的名。”林攀龙自豪地说。80多年过去,他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仍然记忆犹新——

土地革命前,村里80%的土地被地主豪绅占有,佃户们过着“无谷进仓,肚子贴脊背”的生活,外村人认为这是个倒霉的地方,就称之为衰坑。好多人拖家带口四处流浪,林攀龙的祖父也被迫移居广东,直到才溪苏维埃政权建立,才回到家乡。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9年5月,红四军来到上杭,支持才溪人民武装暴动,建立了政权。富有创造性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政策在这里形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为总结推广才溪人民以革命战争为中心,搞好政权、经济、文教等建设的先进经验,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三次来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

一天,毛泽东在衰坑组织调查会时,亲切地对代表们说,“衰坑”村名不好,不如改为发坑吧。代表们听后,高兴地表示:“改得好,改得好!”

《才溪乡调查》发表时,“发坑”被写进著作里。毛泽东为村子改名,给予发坑人极大的鼓舞。此后,发坑人民在粉碎敌人经济封锁、军事围剿的土地革命斗争中表现卓越,被誉为模范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在才溪的著名论断,今天依然熠熠发光。

“如今,才溪的党员干部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又发扬起来。”林攀龙指着身边的一位中年人说,“他就是党员,叫林新荣,是村里的好榜样!”

林新荣爷爷是林攀宗烈士,叔公是开国将军林茂。作为红军的后代,他热心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还是远近闻名的养蜂专家,破解了一系列山区养蜂方面的技术难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他的带动、指导下,下才村已有9个养蜂专业户。

林攀龙说,像林新荣这样的好党员,在才溪还有很多。例如,溪北村的土路原来窄小,仅1米多宽,女支书林连英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从1米多扩到3米。最近,他们又投资30多万元,把路建成5米宽、9.6公里长、通往4个建制村的水泥路。再如,中兴村支书刘芹丰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村里的建设越来越好。

“党员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才溪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林攀龙说。

责任编辑:黄丽红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