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卢氏县,县委机关干部们至今仍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起的土坯房中办公,这些低矮的房屋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在山区农村也已明显落伍于时代。“有钱还是要先尽着老百姓。土坯房里办公,冬暖夏凉,群众来办事,心里也平衡。所以我们既不高尚,又不窝囊。”卢氏县县委书记如是说。县委大院两公里外,是投资亿元供群众“遛弯”的卢园广场。该广场集生态、娱乐、文化、健身于一体,最多时涌来居民两万多人。(人民日报 8月27日) 堂堂县委大院用了60年,至今仍是土坯房,与那些动辄耗资亿元修建的豪华行政大楼相比,反差委实太大,让人难以置信。是否该县十分贫困盖不起大楼?答案是否定的。卢氏县自2005年,财政收入就已经超亿元,千八百万的行政楼钱还是能拿出来的。据悉,近几年卢氏县已先后投入30多亿元,改造旧城,改善民生,却对办公用的土坯平房修修补补,“难舍难弃”。这其中透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服务精神和公仆意识,让人交口称赞。 反观有些地方政府,却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办公大楼修缮地极尽奢华,仿佛自身形象和自信全部体现在豪华大楼上。殊不知,豪华大楼盖起之日,就是自身公信在群众心中轰塌之时。与此相比,卢氏县委书记的一句“有钱还是要先尽着老百姓”更显难得可贵。 当然,老百姓也不一定希望自己的县委政府过于“寒碜”和“破烂”。“官衙”简陋不要紧,但一定要保证安全和效率,要做到“简约不简单”,确保办公秩序的流畅运转。不能今修明补,影响正常公务和为民服务。只有在尽到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的前提下,使“简约”的形象与“饱满”的内涵和谐统一,才是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和民心所向。 “最陋县衙”受热捧的背后,是民意的真心期待。因此,各地修建 “官衙”时,必须走出“官大一级,楼高一等”的陈旧等级观念,按照实际需要和“经济适用”的原则来修盖。否则,就难以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最后,希望各地政府都能在卢氏县“最陋县衙”的“刺激”下,摆正观念,奋起直追,在为民服务、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将“官不修衙”演绎成为时代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