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但收尾不是收场,应把整改后续工作进行到底。然而一些单位把民主生活会当成了“终点站”,不少人更是急急忙忙地写总结、搞汇报,活动没结束、整改未见效,真正直接推动发展和造福群众的“可见可摸”成果还没有,就想草草了结、完事大吉,暴露出形式主义等“歪风”余孽。 究其原因,与少数领导干部持“闯关”思想,整改过程没有真正建立起内外监督体系有关。整改不能“可有可无”,也不能虚化飘渺,不能纸上谈兵、做尽表面文章,也不能只看领导“眼色”。有些部门“通病”普遍“感染”,却只让少数人“问诊治病”,即便“闯过一时”,种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可能死灰复燃。 整改急着总结“画句号”,把实践活动草草了事,显然违背了活动初衷。更何况有的单位和个人的总结里只见“成绩、亮点、创新”,不见“缺陷”、“毛病”,总结成了“颂”而不“揭”。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督导组和上级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一把手”要带头整改到底,带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稳扎稳打、到边到沿。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监督体系,坚持开门搞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公开作出整改承诺、定期晒晒“路线图”、剩余问题“台账”,多让群众“把关”“打分”,把整改自身问题情况与干部考核使用相挂钩,确保活动善做善成、常态长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