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也已“走在路上”。和第一批活动相比,第二批活动涉及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单位更多,与人民群众联系更密切、更直接,面对的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基层单位产生了“畏难”的思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因前面横亘着“硬骨头”,就选择“绕边走”或者敲起“退堂鼓”,那么教育实践活动只能永远“在路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迎难而上,刮骨疗伤,不容降格以求,否则,必将导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悲剧,最终落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窠臼。 务必困难想到前头,做到有的放矢。“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和高标准,争取赢得“开门红”。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全面的分析,想到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抢先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预案,将矛盾提前化于无形。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局面。 确保勇毅贯彻全程,实现攻坚克难。“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发现问题不易,整改落实更难。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证明,生活作风涉及到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涉及的利益交织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和硬,就偃旗息鼓、退避三舍。要用“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勇气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爬坡涉险,攻坚克难。 坚持一以贯之收尾,完善建章立制。“行百里路者半九十”。随着活动的深入,势必有一部分人会产生停一停、松一松、歇一歇的心态。这种心态势必会蔓延至整个单位,让前期工作“功亏一篑”,让后期工作“流于形式”,任人民群众“寒了心肠”。所以越是到了最后一公里,越是要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成果,保障日后工作正常开展。 “不容降格以求”既是对攻坚克难的预判也是对整改落实的要求。贯彻群众路线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只要坚持做到劲不松、手不软、心不慌,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