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孙秀艳)从2013年10月起,环境保护部持续开展“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督查”,对全国近40个重点城市,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督查,每月对问题企业进行一次“回头看”,每月召开一次新闻通气会。这样的工作频率,以往很少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这些工作已经成为常态。 环境保护部以“扭住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整治”“扭住基层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问题重点整改”“扭住职能所及范围的焦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扭住影响长远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建章立制”四项工作为抓手,将解决“四风”问题与现实工作相配合,想百姓所想,急群众所急,力求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 百姓最关注空气质量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之后,环境保护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22项配套政策措施。同时,围绕保障群众环境健康,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3万余人次,检查企业71万余家(次)。 针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过多问题,环境保护部坚决把文件数量减下来,2013年计划部署工作发文降幅达34%,2014年在此基础上再核减26%;坚决把会议活动控制住,2014年,除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外,其他全国性会议原则上采用视频形式召开。 针对“环评重审批轻监管、分类管理不完善”问题,下放25项环评审批权限,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编制范围,简化减少环评审批项目,降低企业成本;针对京沈客专建设环评公众关切,主动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