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晓波 林露虹)长长舒了一口气,内厝社区党委副书记王玉霞从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抬起头来。在她面前摆放的,是内厝社区居民为“社区园圃”行动写下的点点想法——自从得知厦门日报与鼓浪屿街道联手推动“社区园圃”行动以来,居民反响强烈,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有不少居民将手上的闲置空地提供给“社区园圃”行动,譬如,内厝澳路119号的居民们。 龙头社区,同样反响热烈。鹿礁路居民胡先生就强烈建议,名人蜡像馆后侧空地“年久失修”,应该借这次社区园圃行动好好提升一下;家住永春路的袁先生则对门球场边上的空地颇有想法——连日来,“社区园圃”行动的消息激发了鼓浪屿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住户积极报名参加“认养”园圃,或主动提供闲置地块,希望将它们纳入到“社区园圃”行动中。 种菜影响邻里关系 种花成为众望所归 “在漳州路17号庭院内种些花草,把这块闲置空地绿化起来吧!”看了厦门日报的报道后,漳州路17号居民黄阿姨马上找到龙头社区居委会,提出了这一想法。 漳州路17号庭院,曾是一个蚊虫聚集、臭气弥漫的地方——少部分居民利用这块空地,施肥耕地,种起蔬菜。在家门口过把“农夫瘾”的同时,施肥的气味、撒到路面的泥土,却苦了好些街坊邻里。龙头社区居委会主任徐晖介绍说,“种菜”不仅破坏了绿地环境,更成了邻里矛盾的引爆点,“时常有居民之间为了种菜的事闹得不愉快。”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在龙头社区定期收集上来的居民意见中,总少不了有关漳州路17号的意见和建议。 听说鼓浪屿要推出“社区园圃”行动,漳州路17号的常住居民们坐到一起,开了几场“庭院会议”,终于使“老大难”不再难:种菜的居民同意清除菜地,把土地提供出来,邻里之间共同组建园圃互助会,把冲突的“导火线”改造成温馨亮丽的“社区园圃”。 居民有诉求、有期盼,社区也在积极推动。“有了社区园圃行动的推动,相信居民关于优化漳州路17号闲置空地的愿景将很快实现。”徐晖说,社区园圃行动的推出,在居民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借“社区园圃”东风 让闲置绿地再现芳华 顺着漳州路17号往海边走,不出十分钟,就能在鹿礁路东升拱照附近发现一块百来平方米的“绿地”。之所以称之为“绿地”,是因为上面还栽着花、种着草,但是再多看两眼,不免让人无法直视——这些花花草草枯黄的枯黄、萎蔫的萎蔫,东倒西歪一片狼藉,枯枝败叶散落一地,大块大块的泥土“重见天日”——就是这样一片闲置空地,在社区园圃计划推出以来,成了附近居民最为关注的焦点。 “这块绿地曾经很美,但是这几年随着周边常住居民搬出,就渐渐破败成现在这样了。”想起曾经的“芳华”,住在边上的鹿礁路居民胡先生忍不住叹了口气。借着“社区园圃”的东风,将曾经的“芳华”还给这块绿地,成了周边居民的强烈期待。“这不,我们周边几户最近正商议着,要向居委会提议,把这块地列入社区园圃行动中!”胡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