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项目资金帮扶,小到特制汤匙”,厦门市同安区在推进全区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党员干部“走村(居)入户,听民意解民忧”,贴心为特殊群体开起了“特殊小灶”。 连日来,同安区实践办领导和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党员深入走访全区残疾人,了解他们的衣食冷暖、致富经验、生活现状,并征询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反馈意见建议,为特殊群体“购菜”、“下单”、“买单”,定制了温馨的“特殊小灶”,包括增加残疾人危房改造数量、制作发放惠民手册、落实残疾人种养业扶持政策等。 政策帮扶 促成特殊群体自主创业 分散就业屡屡碰壁,自主创业困难重重,这成为了很多残疾人就业的真实写照。 4月10日下午,同安区委教育实践办领导、区残联有关人员走访了该区两户残疾人种养殖业者,实地查看了生产生活情况,谋划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对残疾人种养业扶持政策。 在四林村西红柿基地,区委教育实践调研走访领导详细地了解了厦门源鹭鑫食品公司负责人郭火炮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西红柿的品质、亩产情况、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等。郭火炮今年42岁,是一名肢体残疾人。10年前因车祸丧失了部分劳动力。身体的残疾,命运的不幸,没有压垮他的脊梁,他承包了一百多亩的田地,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专业户。 在郭火炮的西红柿基地,记者看到工人正在剪收西红柿,准备装箱运往外地。郭火炮介绍说,他的西红柿品质一流,除了供应给麦当劳外,还深受市民的喜欢,供不应求。当记者问起一年能赚多少钱时,郭火炮自豪地咧着嘴笑:“虽然当农民比较辛苦,但赚得还不错,一年下来能赚上百万。” 在郭火炮的云洋大棚蔬菜基地,区委教育实践调研走访人员向郭火炮讲解了设施农业政策,并现场帮助他联系了农林局,对接落实大棚种植补贴事宜,帮助他扩大生产。 据了解,同安区目前已开展了全区农村残疾人种养户补贴摸排和实地核查工作,共有53名农村残疾人符合种养业扶持条件,届时将根据残疾人的畜类养殖数量及种植面积进行补助。 因需派单 丰富“小灶”满足特殊群体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同安区残联组织人员进村入户了解特殊群体需求,因需派单,多措并举,积极为残疾人开设特殊“小灶”, 提升他们自食其力的本领,增强他们的自身“造血”功能,努力提高残疾人生产生活品质。 今年3月,区残联整理编制了同安区残疾人惠民手册,里面共有涉及康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14项优惠举措,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让残疾人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更多残疾朋友受益。 在市残联的支持下,目前,同安区残联已启动了2014年白内障“复明工程”,首批10名患者已在3月24日入住厦门博爱康复医院,今年计划为100例无职工医保待遇、经济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第一季度重度残疾人居家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款项已全部下拨到各镇、街、场。第一季度为享受居家护理补贴的130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补贴131.78万元;第一季度全区1701名困难残疾人享有生活补助,发放生活补助金154.5万元。同时,还要加大力度为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在每年15户的基础上再增加35户,争取达到50户,让更多的贫困残疾人能住上安心、舒适的新房;在新民禾山、蔡宅、汀溪褒美、五显垵炉等四个村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入户适配工作,免费为整村残疾人适配所需的护理床、轮椅、拐杖、助听器等辅助用品,方便残疾人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