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 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机制,促成福州首家“月子中心”诞生
领到营业执照的傅炎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温海龙何海铭/文池远/摄 本报讯 这些天,傅炎铃的心情很不错。只花了4天时间,她就把公司的营业执照办了下来,福州首家“月子中心”横空出世,公司的台湾老板王彬人直夸她能干。 不过,小傅还是有“自知自明”:“要不是窗口办事人员帮忙想办法,我再能干,也不一定能拿到执照。”昨天中午,记者采访傅炎铃时,她对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赞不绝口。 今年初,王彬人从上海飞到福州寻觅商机。经过近两个月的摸底调查,他决定在福州创办一家“月子中心”,办理营业执照的任务就交给了傅炎铃。 经过前期的咨询和准备,4月1日,小傅走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待她的是工商窗口的工作人员陈芝钦。审核完材料后,陈芝钦告诉小傅:“你们的申请,可能无法审批下来。” 一盆冷水浇下,小傅一下懵了。“先别急,我们再研究研究。”陈芝钦安慰小傅。 “当时我就想,完了,这得研究多久啊?‘月子中心’,该不会像坐月子一样难熬吧?”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傅离开了服务窗口。 出人意外的是,3天后,小傅就接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打来的电话:来领执照。将信将疑的她再次来到服务中心,顺利领到了营业执照。 不是说无法审批吗?怎么这么快就批下来了呢?小傅对此很好奇。 陈芝钦解释说,不能批,是因为小傅的公司申请的经营范围包含“母婴护理服务”,而行业分类中没有这一项。按规定,分类中没有的,就不能审批。因此,别说福州,全省工商部门也从未做过类似的审批。 不过,陈芝钦觉得,看似“不能办”的事,或许有别的办法挽救。她马上发动同事研讨,发现我省相关部门上月下发的在养老院审批方面可以先发执照的文件,再参照上海、苏州等地已办理的实例,将公司经营范围纳入“家政护理类”,审批难点就可迎刃而解。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省市工商部门的肯定与支持。最终,福州首家“月子中心”获批落地。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类似这样的事还有不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中心结合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传统,力求做到“改不能办,为怎么办”“改帮人办事,为为己办事”“改别人来办,为我替他办”,想方设法打通百姓办事“最后一公里”。今年一季度,中心共受理申请15.35万件,当场办结率80.78%,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99%。 心中有群众 办事路路通 ■刘复培 市行政服务中心突破“条条框框”,促成了福州首家“月子中心”的诞生。这说明只要心中有群众,即使某些表面上看来是“不行的”,也会开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让“不行”变成“行”。 从“不能办”,到“怎么办”,看似小事,其实就是作风建设的大事情。早在2000年6月15日,本报就刊发言论《随便说“不行”就是你不行》,文中说“‘行’与‘不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它从一个方面直接反映了机关干部的人生观、自信力、效能水平、主观能动作用的差异”。今天读来,仍令人颇受启发。 心中有群众,办事路路通。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开在百姓家门口”的活动,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期待着,广大党员干部多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以务实为民的成效,推动作风建设破冰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