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骑向更大文明 “海沧不仅生态美,而且‘心态美’,公共自行车的成功运营与海沧的城市文明息息相关。”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系主任卓越教授说,通过一辆辆小小自行车,海沧正在开创共同缔造的社会治理大文明。 运营半年多来,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始终坚持广泛征集民意,共收集3万多条意见建议,8.62万人参与讨论,创新性地打造“政府+企业+社会”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公共自行车志愿者轮值机制的高效运转,市民自觉爱护公共自行车实现运营半年“零缺损”,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捐赠自行车、捐建站点……这些事例生动地展现了海沧市民的高素质和责任心。 再次翻开海旅集团汇总的公共自行车的意见征集,记者发现不少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已被采纳,并落到实处:“海投大厦这一带站点有潮汐人流,上班的时候公共自行车大量涌入找不到还车位,下班的时候常常无车可借,建议根据自行车系统的统计数据增设车位和自行车。”“站点还不够密集,不少人烟密集的地方都没有站点,如海沧国美附近人流量很大却没有对应的站点”……市民反映的这些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海沧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吸收百姓的智慧,共同缔造美丽“新家园”,这是社会治理理念的变化,也是海沧城市文明程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之路。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在厦门著名人文学者、闽南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彭一万看来,海沧公共自行车背后的文化是很深远的,通过共同缔造,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诚信、互助、友爱,提升道德水平。 共同缔造是活力之源。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徐勇说:“像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这些展现城市文明的细节非常有活力。只要海沧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扩大市民参与度,转变老百姓意识,就有望成为全国城区社会治理的典范。” 绿色出行,骑向更好未来 随着东孚片区公共自行车的顺利投用,海旅集团董事长汪宁表示,预计到今年底,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将建成120个站点,投入近4000部车辆,形成覆盖全区的大骑行网络。站点不断加密,绿道不断延伸,关于建设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金点子”仍在不断涌出。 日前,作为最早参加公共自行车建设提案的一员,民革厦门市委宣调处主任科员兰岚从宣传、维护等多方面,为运营半年的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又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 记者在风景优美的海沧湾公共自行车道旁,看到一块“美丽家园共同缔造”宣传栏,上面这样写道: “……我们正致力于打造山海岛城相互辉映的美丽厦门新城区,共建勤勉自立、互信互助的美丽厦门新家园,在美丽景观与遐想呈现的背后,是我们的价值共识与自强不息;是我们的共建共享与合作无间;是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我们的价值和尊严。 城市之魅力,家园之温馨,生活之幸福,来自于我们同心和行动;来自于我们的爱心和奉献。让闽南神韵和红花白鹭相依相随,让我们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相伴相长,共同开启我们理想家园之文明。”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第一声”,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一鸣惊人”,享誉两岸。业内人士表示,希望通过不断完善,使公共自行车迸发出更大生机与活力,引领市民骑向更加生态、文明的美丽“新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