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大同街道党员进社区 接地气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qzlx.fjnet.cn 2014-04-25 13:47   来源:厦门网 

大同街道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紧紧依靠结对帮扶活动、干部驻村联户、驻村干部“固定服务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载体,以“零距离”方式贴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海西晨报记者 刘宇瀚

近日,当记者来到同安区大同街道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永忠正在与辖区几个社区工作者一起,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交心讨论。

据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工作安排,大同街道党工委从3月份就开展了相关工作。街道实践办收集机关干部承诺事项,开展“为民服务作表率、践行宗旨树形象”结对帮扶活动,坚持和完善干部驻村联户、驻村干部“固定服务日”等制度,结合走村(居)入户、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实施方案,要求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每周至少固定1天走村入户,每月解决1-2件群众关心的难题,以“零距离”方式贴近群众,解决矛盾。

此外,为了让街道及辖区全体党员干部明确“活动怎么搞,问题怎么找”,街道实践办还提前设计、印制形式多样的征求意见函,共发放了70份问卷,确保机关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参与到活动中。在问卷调查表中,还梳理出了“四风”方面的6个典型问题,鼓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对街道党工委的平日工作作风进行评价。而在党员进社区活动当中,街道下辖各社区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帮助,且很多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相关新闻

城西社区

倾听民声求民意 筹建孝德文化园

通过查找不足,大同街道及下辖各社区的党员干部们增进了了解,明确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下来的任务和方向,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问题。

街道实践办制定了学习和活动步骤。首先,深入思想发动,通过集中研学、领导讲学和典型引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搞好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立问题台账。其次,形成“四风”具体表现材料,集体对照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最后阶段,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发动群众、整合资源、落实责任,把活动激发出的能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现教育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地处同安老城区的城西社区,由于辖区内老人较多,社区便准备在振兴小区的纳凉点位置筹建一个孝德文化园。而该园要如何规划才能更贴近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此,城西社区的党委书记李淑娥便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居民意见征求会,还带着居民在社区内走访,实地查看情况,共同规划孝德文化园。

不仅如此,李淑娥平时一有空,便在社区内到处转转,哪个地方需要添加设施,哪棵树木要赶紧修枝,她都想在前头。“尽管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刚启动不久,但群众路线教育已经对社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大家的工作态度和方法都有很大转变,都会主动找上门去询问群众的需求,甚至提前解决一些群众还没有提出来的问题。”李淑娥说道。

后炉社区

挂钩党员来协调 改空地设读报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全覆盖式地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后炉社区居民叶素卿今年67岁了,是一位热心人士,从2002年开始,每个月的16号,她都会召集社区内的退休老人一同前往后炉花园保安室旁的读报点进行学习交流,为一些不识字的老人讲一些国内外大事,普及健康知识。这一做,就是13年。

然而,随着后炉花园内私家车数量的不断上升,保安室旁的读报点逐渐成众多车主的“拦路虎”。由于老人数量较多,聚集在保安室旁活动,使小区内的车辆进出不方便。为寻求一个专门的读报点,叶阿姨向后炉社区提出了建议:能否征得居民同意,利用保安室后的空置地,铺上水泥,弄些绿化,做一个专供老人读书看报的读报点?

了解到这一情况,与后炉社区挂钩“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同安区委宣传部的在职党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并与街道方面积极沟通处理。最终,确立了设立读报点方案,并建议在读报点上方建一个雨棚。

此外,在居民的建议下,后炉社区的一个废旧厂房也将得到修缮。这个厂房原是绣花厂厂房,因长久废置,社区便借来当党员活动室。但由于厂房是砖瓦结构,每逢雨天便出现漏水状况。这次,在宣传部及街道的帮助下,也将进行修缮。

近日下午,在叶阿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后炉花园。记者看到,保安室后的空地已铺上了水泥,还摆放着一些休闲座椅,显得特别温馨。“接下来还要在这里摆一些盆景。”叶阿姨兴奋地告诉记者,等读报点施工完后,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叶阿姨的这个读报点,办得太好了!”后炉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素珍告诉记者,叶阿姨不仅仅是宣读国内外大事,还经常为社区老人排解烦恼。

责任编辑:邹玒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