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细抓实

qzlx.fjnet.cn 2014-04-29 07:19  田向利 来源:人民日报 

370年前的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演绎了“打江山18年,坐江山18天”的历史悲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作风腐化、脱离群众,为后世留下骄必怠、奢必贪、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教训。作为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发生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把甲申历史教训列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反面教材,深入开展“鉴史明得失、察今励精神”主题教育,告诫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始终保持走好群众路线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将教育实践活动抓到细处、落到实处。

心中装着群众,就能带着真情走进群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一个“远”,一个“难”,反映的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秦皇岛市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坚持把活动沉到基层,从市级领导班子做起,要求每名领导干部都联系一个村、企业、项目和贫困户,深入基层蹲点服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做到机关干部蹲点、挂职、包村全覆盖。按照市委书记走遍乡、县委书记走遍村、乡村书记走遍户的要求,笔者率先开展了“练就铁脚板·永走亲民路”百乡踏访行活动。今年以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3万余条,梳理解决了一批关系发展和民生的重点问题,有效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初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群众路线并不遥远,为民就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是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秦皇岛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民生小事不能小视,注意从群众身边事抓起、从日常工作做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容貌整治,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一批社会关注的重点工程建成通车,“堵心路”变成了“连心桥”。以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待,实施“十项惠民举措”,把更大精力、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今年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80%以上,切实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交通、社保等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解决群众反感的事,把改进作风落实到群众“家门口”。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秦皇岛市注重以问题查摆开局亮相、以问题剖析切中要害、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着力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狠刹各种不良风气,在市直部门广泛开展“两转三服务”和提素质提质量提效率活动,组织千名社会各界代表对市直部门进行作风评议,集中处理一批违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改立行,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即正风肃纪行动、深化提素质提质量提效率行动、项目建设落实年行动、环境整治攻坚年行动、基层工作服务年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群众更关心、更期待;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就要着力纠治群众最反感、最厌恶、最抵触的问题,确保活动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际成效。

智慧在基层,从群众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员干部都应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善于集纳群众智慧,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积极探索汇民意、集民智的新机制新做法,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能力的增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当前,秦皇岛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把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好机遇、促进工作落实的动力源和党性党风党纪状况的大检验,以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奋斗目标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事业发展在既有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丽红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