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闽西苏区践行群众路线的经验和启示 □ 曾汉辉 在闽西,毛泽东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初稿等光辉著作,成为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毛泽东把调查研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在闽西苏区,他每到一地,不是召开调查会,就是深入农家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1929年3月中旬,毛泽东邀请汀州城里的钱粮师爷、老衙役、老裁缝、老佃农等各阶层的人,到辛耕别墅召开“六种人”座谈会和调查会,了解长汀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风俗民情。根据调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打击豪绅地主活动,同时制定了各项城市政策,发布了《告商人知识分子书》《告绿林分子书》。1930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到上杭才溪进行社会调查,推动了才溪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才溪乡的互助合作组织成为全国最早的农业合作组织。 1932年冬,只剩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空衔的毛泽东,来到汀州福音医院休养。期间,他仍然以一半以上的时间紧张地进行社会调查工作,并把群众反映的情况写成文章,一张张贴在墙上。这篇文章也就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最初的草稿。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随即率中央政府检查团到上杭县才溪乡进行调查,先后召开由工人、农民和乡苏干部等参加的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还走访红军家属和贫苦农民,对乡苏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随后,写出《才溪乡调查》。这个调查全面地总结了才溪乡苏维埃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的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个重要问题。 在闽西期间,毛泽东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勤于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吸收营养,在不断总结苏区军民创造的最新经验中概括出指导工作的理论,为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最好的政策。 毛泽东刚到蛟洋时,中共闽西特委正准备召开闽西一大,他发现会议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乃提议会议推迟一周召开。由代表们回原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他自己也参加调查。这次调查对开好中共闽西一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会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总结了闽西土地斗争经验,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确定了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由于党的政策的正确,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300多里的地区内,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积极从事生产,提高了生产,改善了生活。” 毛泽东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群众着想。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由闽西特委驻地上杭苏家坡抵达大洋坝,参加当地人民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两周年举行的军民示威大会,并会见红军领导干部和当地党政负责人,听取关于土地革命进展情况的汇报。对红四军第一纵队部分干部说:农民分了土地,你们部队要保护群众收到谷子,这样我们就站稳脚跟了。1929年12月,在新泉整训期间,了解到望云草室旁边的水井因没井栏有小孩掉下井里,他立即组织战士帮助群众用砖砌起了一米多高的井栏,避免了同类事情再次发生。1932年冬,在汀州休养调查期间,了解到大半个长汀城的群众要饮用的老古井因长期使用而泥沙淤积、青苔淤塞、井水混浊,立即和警卫战士一起清淤,很快地使井水变清了,汀州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解放后的1962年,毛泽东还就长汀老古井的水还能不能喝的问题专门询问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得到肯定答复后毛泽东欣慰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