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走基层,一些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见闻,值得深阅读。 一位组织部长逛街时上了趟公厕,这次“方便”让他感到极为不便:公厕空间太小,起蹲很不方便;相邻隔板过低,容易造成“走光”;墙壁没有挂钩,随身包没地方放置……随后,他对邻近街道的公厕进行了“遍访”,发现中心城区的公厕都存在这些“通病”。调研清楚情况后,这位部长随后去城管局交换意见,县城管局将公厕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即知即改事项,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拓宽“单间”面积、加宽隔板高度、增设便民挂钩,让市民如厕更方便。 一个边远贫困村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听取意见环节,有群众反映个别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在“吃低保”。为此,村上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低保户进行清理,没想到上任不到一年的村支书在会上率先“举报”自己的哥哥、姐姐不符合低保政策,并建议取缔他们的低保待遇。村支书的“不近人情”打消了大家的顾虑,“知根知底”的村民代表们很快就让低保名册“瘦了身”。 公厕蹲位的空间、隔板的高低、墙上的挂钩,平日里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哪怕不解决也不会有人认为是什么大问题。个别基层干部在执行低保等惠农政策时,优亲厚友现象时有发生,不少人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但是,遇上了“爱管闲事”的组织部长和“不近人情”的村支书之后,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情”,作风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这种“较真劲”和“纯作风”,是多数基层干部的天然属性和习惯品性,因为没有经过深度挖掘的“加工”、总结提炼的“宣传”,也就没有贴上群众路线的“标签”,而鲜为人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现实中,很多基层干部与上述见闻中的组织部长和村支书一样,他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在践行群众路线,因为没有贴“标签”,不少干部对此却浑然不知,有的甚至还在为“群众路线怎么走”而感到困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实,党的群众路线不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不需要漫无边际的标榜论道、华而不实的作秀摆拍、自吹自擂的乱贴标签。实际上,践行群众路线关键是看有无一颗服务群众的真心,若能随时与群众顺畅脉动,时刻能感受到民生温度,干部们那些看似习以为常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会充满公仆情、民生味,身边的百姓就能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