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6月17日电 (记者王建新)6月15日夜晚,重庆铜梁县南城街道牛王农民新村,刚安装好的路灯亮了起来。“以后晚上再也不用摸黑了,不少人正约着到小广场跳舞健身呢。”村民张大祥高兴地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城街道投入30多万元,为新村安装了30盏路灯和广场灯,还整修了进村公路,配备了垃圾箱。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同时做好加法和减法,既“为群众办好事”,又“让群众好办事”,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在基层负担上做减法,在强化保障上做加法。为期3个月的集中清理工作,有效杜绝随意向基层摊派任务现象,全市村(社区)负担普遍减少40%以上。同时,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今年内城市社区活动面积将全部达300平方米以上,村(社区)办公经费补助提高25%。 在“四风”问题上做减法,在服务本领上做加法。全市调减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近50%,并对基层干部办事不公等10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纪违法问题97件次。同时,抓住村(社区)换届契机,把会服务、懂经营、能带动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两委”班子,并对全市村(社区)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 在软弱涣散上做减法,在服务体系上做加法。对存在群众反映事项长期得不到解决等6方面问题的难点村(社区)逐个研究、挂单整改。全市781名区县领导干部包点联系,1935个部门对口帮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饮水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1934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