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腐败,人们往往想到贪污受贿。它令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扭曲践踏了法律、引起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 然而,腐败并不止于贪污受贿。一些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尽职、不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麻木不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庸懒不作为,同样是一种腐败。它“腐”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责任和信任,“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 透过现象看本质,领导干部庸懒不作为的主要原因是“懒、怕、贪”在作怪。 首先是懒。存在“享乐主义”思想,贪图享受,对有关问题学习了解不够,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慵懒松散、不思进取,自然不想干事、干不成事,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其次是怕。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为了避免犯错误宁愿不作为。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之后,觉着管得紧了、约束多了,宁可无功、但求无过,甘做“太平官”。这其实也是私心在作怪,和相关要求背道而驰; 再就是贪。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把追求钱权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变成为个人谋私利的平台,不给钱就不办事,不给好处就不作为。 古人云,当官者怠惰与贪官酷吏无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领导干部庸懒怠惰,懒作为、怕作为、不作为,与贪污一样,贻误了改革发展事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难得机遇,正是领导干部大有作为的时候。要想抓住机遇、推动发展,就必须坚决克服“懒、怕、贪”的思想。去除这些“毒瘤”,关键在于坚持标本兼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谨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治庸治懒专项整治,给那些“在岗不敬业、履职不尽责”的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要针对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行为矫正、纪律问责等,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常态化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铲除庸懒不作为的腐败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