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法院在职党员与美仁社区签订“在职党员进社区承诺书”。 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林哲烽)根据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部署精神,结合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底以来,市委组织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村居服务群众”活动。全市广大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积极进村镇,入社区,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居民家中传来党员的谈笑声、社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在职党员的身影……随着在职党员到村居为群众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们成了村居群众的“知心人”、“好朋友”,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美丽社区。 今年开始,居住在金桥社区的居民注意到,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党员佩戴党徽,已经到社区举办了三场免费法律咨询便民服务活动,为352名群众解答各类涉法问题。“他们解答得很详细,让我感受到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真心。”居民黄阿姨动情地表示。 几个月来,如此平凡的“小故事”,在思明区96个社区不断演绎着。这些“小故事”的“主角”,就是思明区的在职党员。思明区委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目前已有5329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实现“八小时之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 做好发动 引导在职党员“回家” “为什么要到社区?怎么到社区报到?到社区要做什么?”这是很多在职党员心中的疑问。思明区委组织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地提出了3种报到方式、3个发动层级、7类操作范本和1本服务手册,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依据指南就可以实现“一揽子”操作。 “我们要先行动起来,不能让下面等待观望”。区委书记游文昌带头到深田社区报到,区四套班子领导纷纷到社区报到,了解社区情况,参与社区工作。在区级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下,全区掀起了在职党员“回家”热潮。目前,全区已完成区直机关及下属单位,区属企事业单位,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的集中报到工作,报到率达到100%,且范围逐步向非公企业在职党员延伸。 量体裁衣 满足群众个性需求 “他们到社区来做什么?”“会不会是来作秀的?”群众也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面对疑问,最好的答案就是行动。思明区委明确规定,每个在职党员至少认领2个以上服务项目,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服务活动。为此,思明区委从社区群众需求出发,精心设计了政策咨询、法律宣传、健康顾问等14类“订单式”服务参考菜单,实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让在职党员自主认领、群众自主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在职党员亮出了“十八般武艺”:区法院立案庭蔡晓文庭长到美仁社区,解答群众关心的诉讼实务问题;区文体局在职党员到前埔北社区教居民跳舞、绘画;区疾控中心二科科长华菊萍到虎溪社区向市民讲解疫苗接种知识……这些只是思明区在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缩影,在思明区的大街小巷,还有更多在职党员活跃的身影。 发挥作用 共同缔造美丽家园 校园门口停车难、不安全,这是长期困扰群惠小学师生的难题。如今,得益于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这个“老大难”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思明区区直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林燕莉以普通在职党员身份到仁安社区报到后,牵头制定了《群惠小学刘惜芬公园》设计方案,小学门前小公园的美景很快将呈现在居民的面前。 松柏社区某小区有一个已停止使用的变电站,迟迟无法拆除,可能威胁人身安全。而今,变电站不仅已经拆除,而且留下的空地将改造为休闲小公园。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功于赴社区报到的区人大副主任韩静江,正是他多次找市供电局联系协调,最终取得了市供电局支持,成功解决安全隐患。 从形式具化到内容,从制度内化到自觉,思明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正在成为党员传播正能量、与群众“心连心”的又一新平台和新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