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县(市、区)委书记赴东山县学习谷文昌精神纪实

qzlx.fjnet.cn 2014-08-05 11:06:4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先祭谷公 后祭祖宗”

——泉州市县(市、区)委书记赴东山县学习谷文昌精神纪实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有这样一位县委书记,他虽然已经去世33年了,但他一直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逢年过节,为他扫墓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在东山县相沿成习。他,就是谷文昌同志。

谷文昌生于1915年,河南省林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81年在龙溪行署副专员岗位上去世。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特别是在东山任职14年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拼搏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为东山迈向国家生态示范县、全省首个小康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谷文昌精神。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关键环节之时,泉州市委和省委第四督导组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委书记、市委派驻县(市、区)督导组组长来到东山县学习。学习团一行瞻仰了谷文昌纪念碑,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察看了金銮湾生态木麻黄片林示范点,听取了谷文昌先进事迹介绍,并就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都为东山从半个多世纪前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凉海岛蜕变为今日美丽富饶的“东海绿洲”所震撼,对谷文昌这位党的好干部和人民的好书记无不由衷钦佩、肃然起敬。

勇探索、百折不挠治风沙

千百年来,风灾、沙灾、旱灾像三座大山压得东山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刚解放时,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147亩林木,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间,风沙吞没了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当时的东山正被灾荒和贫困所笼罩,有田无法种,种了无收成,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比比皆是。

面对多灾多难的群众,谷文昌经常怆然泪下、寝食难安。他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群众分到了土地,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

“挖掉东山穷根,必先降伏风沙”,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宣战,踏上了治理风沙的漫漫征途。从苏峰山到澳角山,从亲营山到南门湾,他走遍了东山的大小山头,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详细记录下来。他走村串户,和村干部、老农民促膝长谈,制定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

从1955年到1957年三年间,东山县委先后八次组织全县人民与风沙搏斗,先后种过十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但都失败了。谷文昌没有在众人摇头叹息、悲观失望中退却,他指天为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1958年大种木麻黄,因为突然降临的倒春寒,又一次受到重大挫折。但当发现白埕村有九株幸存木麻黄时,谷文昌绿化东山的希望再次燃起,他鼓励干部群众:“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了再干,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气概和风格!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万,绿化全东山。”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把精力转向科学试验,带领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组成试验小组,坚持“旬旬种树”,日日观察,风雨无阻,终于摸清了木麻黄的生长习性,总结出沙地木麻黄“造林六大技术要点”,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经过艰苦努力,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完成绿化,3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