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晓霞 王晓华 李涓)“‘烟后稻’和晚稻已进入分蘖阶段,大家要根据地块肥力、禾苗长势等因素,追施壮苗肥,确保平衡生长。”昨日,在漳平市南洋镇党口村“烟后稻”高产示范片里,20多位村民围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陈金土周围,认真听解晚稻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 今年来,南洋镇紧紧围绕设施农业大棚蔬菜、水稻、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创办“田间课堂”、“田头培训班”,把“农技教室”设立在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根据农事季节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该镇通过教、引、传、帮、带等多种举措,选拔、培养30多名留得住、用得上、讲得出的村民“土专家”,使他们成了农村“田间课堂”的讲解骨干、种养的行家里手。同时,该镇还组织20余名机关干部、技术人员组成3个支农服务小分队,分片包干,巡回全镇各行政村组开展“田间课堂”科技培训,并现场跟班技术指导。 “今天,在田头听了一堂技术课,学到了不少技术知识,为接下来管好‘烟后稻’充了电。我们老百姓非常喜欢这样的‘田间课堂’,现场讲课我们听得懂,看得到,效果好。”该镇党口村村民陈天魁高兴地说。如今,像这样的“田间课堂”正在南洋镇悄然兴起。梧溪村村民王力民种植蔬菜,他靠着从“田间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管理技术,今年仅一季花椰菜亩利润就达5000多元,收入十分可观。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采取“田间课堂”、“田头培训班”、农家书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村民2400多人次,目前,5200亩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为秋季农作物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