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屿保税区推进自贸建设 助推"美丽厦门"产业升级

qzlx.fjnet.cn 2014-08-27 11:16:06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象屿保税区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球物流公司党支部开展“助孤助困、结对帮扶”活动。

保税区的新试验

高端进口

加快建设信诺、宝象两个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国际高端进口商品进入闽南市场第一站。

简化审批

加快外商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9月1日试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

两岸合作

推动厦门与台湾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建设两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对接平台。

销售探索

借鉴上海外高桥森兰“前店后库”模式探索试点保税商品区外销售。

区港联动

推进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实现“区港联动”。

园区拓展

推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已批准尚未开发的0.44平方公里,以置换的形式,积极向上申设空港综合保税区。

厦门日报讯(文/通讯员 许建民 记者 崔昊 图/记者 梁伟)

厦门岛北端有个从海上升起0.63平方公里的象屿保税区,在第一次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凭借着邓小平“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嘱托和“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今,在上海自贸区掀起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中,厦门自贸区建设工作正积极推进,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象屿保税区正是其中的核心片区,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开辟文化保税“先河”到引进厦门第一单飞机融资租赁,从对台海运快件业务的开展到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兴建,从高端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搭建到借鉴上海外高桥森兰“前店后库”模式探索试点保税商品区外销售……象屿保税区的探索之路一直在前进,接轨上海自贸区,打造保税区“升级版”,助推“美丽厦门”产业升级。

  成绩:小天地有大作为

园区坚持改革,以延伸“保税”的功能作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经济和平台建设,最终实现经济飞跃

0.26平方公里的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是全国“个子”最小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但却是单产最高的。2013年,进出口额44.43亿美元,单位面积进出口额每平方公里49.92亿美元

在厦门岛有一块0.2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据统计,全球物流、日通、近铁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成为DELL、ECCO、台湾金门高粱酒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大陆及亚太分拨中心。物流业巨头的汇聚,让保税区供应链外贸不断扩展,成为链接国内国际的“高速路”,展现出强大的“吸虹”能力,引领着海西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前不久,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获评“2014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综合评定位列全国第15名,是福建省惟一获此殊荣的物流园区。然而,面对发展空间受限、同质竞争等挑战,如何在转型升级中闯出一条新路子,继续发挥“试验田”的作用,象屿保税区的回答是,改革创新是最好的试验。

象屿保税区把推进自贸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把拓展“保税”的政策优势,延伸“保税”的功能作用作为打造新优势的突破口,不断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要素资源优势,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发挥平台经济效应,在“存量”上下功夫,在现有平台上先行先试,带动园区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为将来升级到自由贸易园区做足功课。

专业市场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公共平台的建设,就是象屿保税区经济的一大特色。以进口酒专业市场为例,在不到1万平方米的进口酒交易中心集聚了近七十家的进口酒类企业。一开始,象屿保税区就注重打造特色品牌,率先实施进口酒标签检验资质管理,实行从源头到仓储、流通的全程监管,推动组建保税区进口酒专业委员会、酒类企业党总支、酒类企业联合工会等,提供制度化、规范化和全方位的服务。两岸贸易中心(一期,2700平方米)聚集效应凸显,引进了89家台湾企业及商协会入驻,引资约4亿元人民币。厦门口岸联检中心日均人流量2万人次以上,年总审单量超过60万票,约占厦门关区进出口货物总量的60%。

在这小小的“试验田”,已形成了进口酒交易、城市生活资料配送、闽台农水产品交易、对台小额商品交易、五金机电物流配送等专业市场,搭建了保税物流中心、两岸贸易中心、口岸联检中心、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发展了保税融资租赁、文化保税、高新技术检测维修、对台海运快件、冷链物流、互联网金融等诸多新型贸易业态,这些“市场”、“平台、”“模式”互动运作,有效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成为厦门改革先行的领路者、成为驱动园区经济内生式增长的不竭动力。当前,借自贸区建设的东风,象屿保税区正积极推动保税物流园区已批准尚未开发的0.44平方公里,以置换的形式,向上争取设立机场综合保税区,以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打造保税区升级版,成为美丽厦门经济升级版的“试验田”。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