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九个突出问题

qzlx.fjnet.cn 2014-09-03 17:15: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一是解决城区群众出行难。投入1600多万元,建设城区公交首末站和LNG加气站,新增公交车42辆,新开辟公交路线11条,优化2条老公交线路,新增公交停靠站点90个,并将票价下调至1元,实行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军人免费乘车以及在校学生七折优惠的政策,缩短了候车时间,方便了群众出行。

二是解决群众办事难。按照省里提出的建设标准化行政服务大厅的要求,对县行政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整合,于7月31日搬迁至县农业企业总部大厦统一集中办公。目前,已有39个行政审批单位、15个公共服务部门入驻,设置服务窗口63个,可办理各类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235项,打造集行政审批、建设项目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方便了群众办事。今年以来,共减免了29项行政审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

三是解决农民工和外地务工人员孩子进城上学难。整合公办教育资源,多方筹措资金,按省级示范校的标准新建城关第三小学,开设1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000多人。规划建设社区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动工新建第二实验幼儿园、东兜幼儿园,建成后可新增24个标准教学班,可容纳720名幼儿,有效缓解城区幼儿入学难的问题。

四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着力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全县参保率达97.64%,今年来,发放医保基金补偿金额7000万元,有12万人次受益。全面实行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每年让利患者1200万元。总投资1.8亿元实施大田县中医院迁建项目,预计2015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床位300张;投入550万元,与珠海市蓝海之略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医疗技术扶助合作,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投入380万元,对建设、屏山、吴山、济阳卫生院等一批乡镇卫生院实施危房改造和改扩建。此外,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制定出台《大田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今年已招聘61名本专科卫技人员充实医疗卫生机构。

五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先后出台了《大田县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暂行管理规定》、《大田县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规定》、《大田县限价商品住房暂行管理规定》以及相应的评分办法,扩大保障覆盖面,今年来,投入1.7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135套,并先后两次调整保障性住房政策,分配保障性住房746套,解决了2600多人住房问题。

六是解决特殊人群生活困难。提高农村低保五保对象补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标准由1900元提高至2100元,人均补差由120元提高至135元;分散五保户生活补助金由每人每月410元提高至466元,集中五保户生活补助金由每人每月530元提高至600元,惠及农村低保户9600人、五保户1500人,社区低保户2300人。针对退休劳模提出的补充养老金标准偏低问题,我们积极向上反映、上下联动,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7月10日研究确定,省级以上退休劳模的荣誉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50元,市级退休劳模的补充养老金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我县有80名省市级退休劳模享受了新的补贴标准。提高随军待业家属的待遇,每人每月的补贴由320元提高到600元。

七是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行“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县直部门帮扶、一名乡镇领导挂包、一个工作组驻村”的“四个一”整顿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一村一策”台账,明确整顿时间节点、整顿措施、整顿责任人等,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向软弱涣散村倾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发展难题。目前,全县26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得到了转化。

八是解决群众健身活动场所不足。总投资1.7亿元,新建拥有标准田径场和多功能体育馆的县体育文化中心,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成为我县广大群众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今年9月初,还将作为在我县举办的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的主场馆。

九是办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精力办好年度投资6.2亿元的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专项督查通报等方式,加快推进苏区公园、城区自来水厂、污水厂的扩建、屠宰场、城区网格数字化城市建设、均溪沿河市民休闲栈道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