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伟 通讯员 马斌 林海滨 昨日,永定县峰市镇领导来到城郊乡龙门岗,协调解决被称为闽西“西伯利亚”的桃泉、高山、俄生3个村村民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问题,为下一步勘探、设计和施工设备进场作准备。 2000年,因棉花滩水电站蓄水,桃泉、高山和俄生3个村的1479位村民生产、生活、就医、就学难问题凸显。自那时开始,村民就一直盼着搬离大山。在今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村民终于圆梦,龙门岗便是他们异地安置点之一。 人与飞禽走兽之争 棉花滩水电站蓄水发电后原有的交通道路和峰市集镇及周边村庄被淹,桃泉、高山、俄生3个村成了偏远的“西伯利亚”。 在俄生村,我们看到村民许日昌正坐在自家的稻田旁,带着草帽,手拿锣鼓和树杆。“麻雀、野猪、害虫经常破坏庄稼,我们要从天亮守到天黑,用这些‘家伙’驱赶山麻雀。”许日昌说。村主任许道柱说:“蓄水后,中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老人靠种些水稻给自己攒些口粮。而就这点口粮,他们还要同飞禽走兽作斗争。” 发展生产更是难上加难。桃泉村的肖春洲养了100多头猪,因为路途远,买饲料运费每公斤要比别人贵0.1元,而卖猪时,猪贩子又要把收购价每公斤再压低0.4元,每头猪的饲养成本比别处要高100元左右。 生产、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村民盼望着走出大山,一盼就是十几年。 安置体现以人为本 今年3月,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永定县委、县政府把桃泉、高山和俄生3个村的搬迁工作作为“立说立行、即知即改”的重点,决定把3个村居民列入受棉花滩蓄水影响实施“造福工程”搬迁计划。 安置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村民意见,提出的安置方案多样化、人性化。 永定县提出4种方案由村民自主选择其中一种。一是在峰市集镇“一户一幢”集中安置;二是城郊乡龙门岗“一户一套”公寓式安置;三是城郊乡古镇安置房小区优惠买房安置;四是货币安置。 为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省、市、县三级财政加大补助资金投入。对符合造福工程搬迁对象的,每人有6000元补助金。计生户、贫困户、革命基点村群众还有金额不等的补助。而受棉花滩水电站蓄水影响需要搬迁的对象,还给予每人1.1万元的补助金。 搬迁后移民发展之路 目前,桃泉、高山和俄生3个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有315户村民选择的龙门岗安置用地勘探工作即将开始;选择在古镇安置房小区安置的69户村民已经领到购房通知书;选择在峰市集镇安置的4户村民已经定好地块;58户货币安置户已经领取货币补偿款。 但搬迁并非只是一搬了之。村民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家园后,生产出路怎么办?留在大山里的生产资料怎么办?峰市镇和3个村的“两委”干部正围绕着这个问题做文章。 “搬得出还要能致富。”峰市镇镇长游连盛说,镇里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搬迁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技术培训,并实行小额信贷扶持,帮助搬迁户发展生产。 3个村的村“两委”干部则在山、地上做文章。他们准备实施旧宅基地复垦,把抛荒撂荒的农田复垦回去,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水果,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打造一座“花果山”。 “能否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尺。永定县领导在帮助村民走出大山,走出“西伯利亚”的同时,更多考虑的如何让他们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