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委员长重要批示和尤权书记指示精神,以完善民情工作机制、帮助群众解难事为工作重点,结合借鉴上杭经验,进一步深化完善“三级联动、重心下移”和民生“110”机制,着力构建富有南平特色、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促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把网络联接乡村,畅通传导汇民意。将市、县行政服务中心触角延伸,在乡镇(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构建村收集、乡梳理、县研处、市统筹上下联通的传导系统,确保下情及时上传。群众有问题可以直接在村代办点反映,由干部免费全程代理,能解决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乡每周、市县每月对下级报送的问题及时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村、社区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把农村设为村、小组、若干农户三级,把社区设为社区、小区、楼幢三级,实行三级网格一天一收集、二级网格一周一集中、一级网格一周一例会的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理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实现联系群众无死角,解决问题无障碍。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群众反映事项24.8万件,办结率为96.8%,为群众节省开支1500多万元,群众反映的诉求绝大部分解决在乡村基层。 二是把干部导向基层,进村入户访民情。以考评、督查等制度硬约束推进力量下沉,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完善乡镇干部驻村蹲点制度。乡镇干部一人包一村,每年住村服务不少于3个月,全市1630个村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全覆盖,今年以来,驻村干部累计住村5.18万天,入户走访16.9万户,为群众解决问题1.6万件。(2)完善部门挂钩帮扶制度。102个市直部门挂钩帮扶51个村,848个县(市、区)直部门挂钩帮扶784个村;开展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一帮一”活动,全市4.6万户贫困户每户都安排至少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3)完善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市级领导班子每年至少1次集中到贫困村住村蹲点调研,个人每半年至少到联系点或扶贫开发重点村蹲点调研1次,每次住村时间不少于2昼夜。市、县机关每年至少2次集中组织处、科级党员干部到挂钩帮扶村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办实事,累计时间不少于15天。今年以来,市级领导蹲点调研91人次,走村入户拉家常122户,面对面直接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165条,现场解决问题38件;市、县机关干部蹲点调研3.2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98万条,现场解决问题5600余件。 三是把资源有效整合,建好平台解民忧。以县为单位建立一体化民生“110”服务平台。实行“三统一”:一个号码对外。将各种为民服务电话进行整合,开通统一的民生“110”24小时服务热线。一个平台受理。依托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整合原有各类为民服务平台,设立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受理民生事项台账。一个中心处置。由民生“110”服务中心限时转办、督办和反馈,联动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专人负责解决,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通过建立民生“110”服务平台,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以来,全市民生“110”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电话3.2万个,已办结3.16万个,办好事实事750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