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开展以来,建瓯市徐墩镇、小桥镇、东峰镇紧扣当地实际,立足解决突出问题,找准穴位,持续用力,扎实推进整改,用真改实改的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 徐墩镇:细化责任分解抓整改促落实。一是加强问题收集力度。镇党政班子把收集问题、边整边改贯穿活动始终,带头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走出机关,深入全镇19个村(场、居),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收集问题,将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建立整改落实台账。目前,共收集干部作风、重点项目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两违整治等方面问题54个。二是明确问题整改责任。对收集到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仔细研究、认真分析,根据每个问题所属类别,在公开栏、LED显示屏、闭路电视上公示,确定一个牵头领导,明确问题整改责任的站、所、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具备条件的立即整改;对一时条件尚不成熟的问题,制定计划限时整改;对一些长期反映改进不大的疑难问题,从制度机制上分析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加以巩固和改进。截至目前,全镇已整改“四风”问题19条、帮助群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30项、采纳活动意见建议4条。三是加强问题督查办理。抽调专门的督办专员负责群众意见建议办理的动态管理,采用现场抽查、电话回访、定期通报等方式及时跟踪落实,做到交办时有要求、办理中有跟踪、办结后有检查。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协调、处理,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承办工作,定期将任务办理进度及时汇报镇教育实践办,做到定人、定责、定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小桥镇:以表、图、网“三位一体”抓好整改落实。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列出“清单表”。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类,建立“问题清单”,由镇党委书记抓总,班子成员牵头逐项落实,责任到单位,提出具体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建立领导班子改进作风、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机关作风整顿等13项制度,列出制度清单,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促进问题整改常态化、长效化。班子成员对问题整改和制度建设结合各自分工进行认领,对号入座,不推不让,做到责任有人认、任务有人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铺设“路线图”。对突出问题、急需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重点改”,集中精力,以扎实的整改行动倒逼作风转变。着手实施开辟集镇第二水源、引进生态农业观光园、完成省道303线百丈路口至玉山段集镇范围内道路和桥梁的路灯安装及路口监控摄像头的安装等11项群众最期盼最关注的民生项目。针对驻村干部不下村,下村坐不住等问题,镇党委出台驻村干部管理规定,购置了13辆自行车用于驻村干部日常下村工作,并对每辆自行车进行编号管理,指定人员对用车进村次数设立台账进行登记和随机督查,在制度上保证驻村干部“坐”在村里,更好服务群众。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违”猖獗问题,专门组织大规模的打击“两违”行动,并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常抓不懈的态势,做到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打击一处。截止目前,全镇共拆除34处违章建筑,拆除面积1.32万平方米。三是坚持群众评议,编织“责任网”。创新建立“群众参与评议制”,引导群众由“看客”向“考官”的身份转变。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广播图文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一个窗口受理、后台核查的投诉模式,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不满意的整改项目,责令班子成员牵头“加火回炉”。每季度召集“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媒体代表、群众代表对整改情况实现动态评议、量化打分,对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重新进行整改。同时,扩大整改情况社会公示范围,从6月开始,在《闽北日报问茶周刊》每周定时刊登信息,让外地工作的群众看得见家乡的整改变化。 东峰镇:直面问题抓整改。针对登革热疫病防控问题,全镇干部职工组成14个入户组和1个攻坚组,参与防控疫病攻坚战。入户组每天入户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动员群众灭蚊、帮助群众翻盆倒罐清积水,做到室内外零积水,并劝说发烧病人及时到卫生院就诊,确保不漏1户1人。攻坚组负责做好无人居住、出租屋、菜地、荒地、天台、地下室等死角的灭蚊和翻盆倒罐清积水工作,确保灭蚊零死角。针对农民增收难题,镇村干部和215户困难户结对帮扶,通过引进项目、发展产业、争取惠农政策等措施助农增收。其中,引进温氏鸡业项目,已在杨梅、井歧、长溪等村发展养殖户15户,每户预计年增收5万元以上;引导村民种植雷竹和大棚蔬菜,已种植雷竹1800多亩、蔬菜2300多亩。此外,为帮扶对象争取信用贷款2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针对机关干部作风转变问题,进一步完善《东峰镇机关考勤制度》,建立《机关人员末位淘汰制》、《东峰镇不能马上办理事项报备制》等制度,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办事约束机制。同时,及时调整有关人员岗位、有效整合部门职能,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