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夯实基层基础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qzlx.fjnet.cn 2014-10-21 10:38:54 卢漳华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创新完善机制 整治“四风”显成效

针对党员干部工作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在工作执行中变了样、打了折。同安区新民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将反对“四风”与推动工作落实相结合,以转变工作方式促工作作风转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地理信息电子定位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过程跟踪,创新打造全省首个电子督察系统。电子督察促进了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改观,效率大幅度提高,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记者了解到,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同安区从上到下都压缩了会议、精简了文件,减少了评比达标、迎来送往等活动,全面清理了超标超配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多占住房,普遍压缩了“三公”经费、停建了楼堂馆所,狠刹了公款送月饼、贺卡、节礼、年货和中秋博饼等行为,坚决整治了“会所中的歪风”、“裸官”、“走读”、“吃空饷”、“收红包、购物卡”以及庸、懒、散、拖等问题。较活动开展前,区级会议压缩19.72%;区级文件压缩24.73%,区级表彰压缩32.76%,调整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0个,将全区114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审批时间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5%以内;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共查处“庸懒散拖”问题24件24人,调整清退公务用车15辆。抓住建章立制这个关键,区委常委班子坚持破立并举,带头制定了《区委常委会改进作风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各级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列出制度建设计划,做好制度规定的废改立工作,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全区累计出台各类规章制度167个,废除72个,修改完善340个,这些制度有效堵塞了滋生“四风”的漏洞,进一步完善了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四风”的整治,促进了干部转变作风,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同安区广大党员干部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富美同安”结合起来,强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共评,军营白交祠“五位一体”试点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溪林村由往日的“三臭”村变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针对“就学难”问题,今年全区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项目10个,新增170个班,5155个学位,并实施“三通两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水平;针对“就医难”问题,加大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群众就诊;针对“出行难”问题,增加对厦门最远、最偏僻的莲花镇西坑村正式开通606路公交车,实现全区“村村通公交”等等;在工作过程中也涌现出为工作而无私奉献的蔡金铿等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幸福晚年计划”惠及民生,截至今年9月,被征地人员和退养渔民保障性就业补贴申请累计办理22054人,发放补贴金额4393.30万元。被征地人员和退养渔民困难家庭老人养老补助申请累计办理10963人,发放补助金额1830.62万元。被征地人员累计参保27303人,领取退养金人数25721人。厦安高速、白云大道、滨海西大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等困扰已久的征拆难题都取得较大突破,一系列重大难点问题都得到比较好的破解。

夯实基层基础 凝心聚力筑堡垒

“三忠新村建设推进速度很快,村民都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洪塘镇党委书记林进柱介绍说,之前因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协调,存在意见分歧,新村建设推进速度慢,村民很不满意。当时针对三忠村基层建设薄弱这个情况,镇党委对症下药,特别召开专题座谈会,进村入户、梳理汇总问题,向三忠村下派区派挂职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通过健全支部议事制度、便民服务制度、学习制度、民主公开制度;做好村务党务公开,尤其是做好宅基地分配、低保、财务等民生事务的公开,确保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党员干部的干事服务的激情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目前取得了不错成效,三忠村的新村建设进展迅速。

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安区注重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明年村(居)换届选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集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全区确定18个村(居)和23个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作为重点整顿对象,目前已基本完成验收销号工作,组织战斗力大大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通过推行“民情123”工作法,“五个一”形式,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走村(居)入户进万家”活动,全区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2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124个,4228名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深入126个村(居)报到,认领服务项目700多个,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53户,提出社区发展建议300多条;走访农户70100户、居民户47982户,一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全面推行农村党建“123”工作模式,大力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安排58个区直部门挂钩联系56个经济薄弱村(居),培育了汀溪镇顶村村、洪塘镇郭山村、新民镇梧侣社区等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典型,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倾向,更好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